一夜之间银行业变天,美国银行再次陷入危机,银行集体降利率
这两天关于银行业的消息不少,正好均来自于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美国和中国。先来说说美国的事情。
全美第14大银行再次陷入现金流危机
大家应该还记得前段时间美国银行业的暴雷事件吧,包括硅谷银行在内的至少三家银行陷入流动性危机最终破产清算被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接手。原以为此事告一段落了,没想到美国银行业上演了危机2.0版。
全美排名第14位的银行第一共和银行昨日股价暴跌近50%,目前的股价仅为8.1美元,要知道2个多月前该银行的股价可是超过了145美元。
导致第一共和银行股价大跌的原因与之前硅谷银行们的差不多,总结起来就9个字:存款流失、现金流吃紧。
具体来说,第一共和银行发布的2023年一季度财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底第一共和银行的存款余额为1045亿美元,相比于上一季度(2022年四季度)末少了超过700亿元,环比减少幅度为40.8%。要知道此前为了保护第一共和银行,美国的11家大型银行从自己兜里拿出300亿美元存入其账户内,如果去除这300亿美元则意味着第一共和银行在三个月里流失了50%以上的存款
为了缓解现金流压力,第一共和银行昨日宣布将要出售500亿至1000亿美元的金融资产,这些资产主要是长期债券和抓房抵押贷款。
多么熟悉的味道啊,硅谷银行暴雷之前也是这么操作的,卖掉了大量的美债导致浮亏变成了实际亏损。第一共和银行的处境更加艰难,其主要资产为抵押贷款,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房贷,这些贷款都是在低利率环境下发放出去的,现在的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可是从0.25%上升至了5%,要想卖掉只能低价出售,这将给第一共和银行造成更大的损失。
正是因为以上两个原因才导致了股价的崩塌,事情还没完。人们看到银行股价崩盘的第一反应是什么?赶紧去银行取现或者把存款转移至其它规模更大、风险更低的大银行,第一共和银行的存款余额可能更少,由此形成死亡螺旋。
国内诸多银行净息差跌破“合格线”,降低存款利率迫在眉睫
美国银行业风雨飘摇,中国的各家银行日子也不好过。
去年开始贷款利率不断下调,五年期LPR从4.6%一路下滑至4.3%,而居民贷款的大头——住房抵押贷款利率更是经历了断崖式下跌。同一座城市两年前的首套房商业贷款利率还在5.5%以上,今年一季度下降到3.8%甚至更低。
银行是靠利息差赚钱的,低利率吸纳存款后高利率贷款出去,当中的差价便是营业利润,利息差越小利润率就越低。
根据各家上市银行的2022年财务报告显示有包括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北京银行在内的8家银行的净息差跌破了1.8%的“合格线”。净息差是衡量银行经营效率与风险的重要指标,监管部门在对进行风险进行分析时会对净息差低于1.8%的银行进行扣分,如果净息差低于0.8%,那么该项评分项目将被赋予0分。
为了维持净息差,不少银行已经开始从负债端入手,降低融资成本。对于银行来说储户的存款就是负债,存款利息是成本支出,降低存款利率成为维持净息差的主要手段。根据TVB财经频道的消息,全国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近期开会指导银行调低利息,某沿海地区要求相关银行至少在现有存款利率的基础上下调10%。
如果说去年的存款利率下降主要发生在四大国有行业以及股份制上市银行身上,那么今年主动降息的轮到了中小银行。
4月初已经有一部分银行下调了定期存款利率,最近又有不少中小银行加入了降息队伍之中,本月以来山东、陕西、河南、湖北、广东、山西等多地中小银行相继调整了定期存款利率,部分银行降幅高达45个基点。
这一轮利率下调将使得市场整体存款利率进一步降低,短期内再下调的概率不大,但不排除下半年刮起新一轮的降息风,中国的存款利率水平正逐步向发达经济体银行靠拢,不知道十年后我们会不会看到0.5%以下利率的定期存款。
存款利率下调既是防范金融风险又是支持实体经济,未来还会下调
其实国内大银行的盈利水平还是相当高的,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去年全年的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3605亿元、3239亿元、2591亿元和2274亿元,均实现同比上涨。
四大行一年的盈利总额达到了惊人的1.17万亿元,无愧“赚钱机器”的称号。
不过,中小银行的日子就没那么好过了,各地城商行和农商行的盈利水平因贷款利率下降以及市场贷款需求减少而降低,长此以往可能会引发金融风险。美国出事的银行也都是地区性的中小银行,所以防范发生类似的现象成为监管部门不得不重视的问题。因此,主动调低负债成本是中小银行必须要做的事情。
另外一方面,存款利率低了银行才有资本不断下调贷款利率。
金融支持实体是我国的战略方针,如何支持呢?除了提供更多的融资资金外最直接的途径便是减轻制造业企业的融资成本,未来贷款利率还会进一步走低,银行要让利于实体企业,同时又不能影响正常运营,存款端降息迫在眉睫。
2023年第一季度居民部门存款金额增加了9.9万亿元,这个数字超过了2022年全年住户存款增加额的一半,与2021年全年住户存款增加额持平。如此高的存款额显示出老百姓缺乏信心,不断进行预防性存款,不消费、不投资,经济如何企稳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讲也得降低存款利率,“逼”大家取钱消费。如果没有效果,那么还会再继续加码。
2023年全球金融体系由于美国和中国两大经济体银行业的变化走到了十字路口,盛还是衰犹未可知。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王五说说看,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