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育儿

钱像潮水一样涌向银行,银行快接不住了?存款利率还得降!

【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下“关注”,方便与您讨论分享,也能及时观看下一篇精彩文章。非常感谢您的关注!】

疫情放开前,大多数商家都担心商品不符合市场暴涨的需求,彼时的商家们却没想到,疫情放开之后,市场根本没有需求。甚至我国部分地区的经济不见起色,不少实体商户都关门大吉了。

根据最新的额数据显示,我国第一季度的人民币存款增加了15.39万亿人民币。三月底为止,M2的余额已经超过了281.46万亿人民币,创造了历史记录。

原本出现在市场上流通的钱,一股脑全都涌进了银行。现在连银行也顶不住这种大额货币的压力了,前不久多家银行已经开始了新一轮的降息潮。

放开了,没人花钱了

曾经,民众想花钱没一点门路都花不出去。现在放开之后,不少人都开始了存钱大计,花钱有了门路但是不想花,成了最大的问题。追根究底,就是三年疫情给人们的消费观念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曾经国人存钱的欲望是顶尖的,毕竟“手上没钱,心里就没底”。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情况下,不少年轻人开始了超前消费。这是他们对自己消费能力和工作能力的自信,但疫情的冲击让这一代年轻人也开始有了“存钱的意识”。

毕竟未来和意外,没有人知道哪个先来。

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存钱,今年第一季度刚过去,我国民众存入银行的钱就达到了15.39亿之多。但这个数字的增多可不是一个好现象,国家要运行经济要发展,就需要资金不断从个人的手中流入市场。

只有流入市场的钱,才能在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中产生经济效益。但现在大额资金都流入了银行,存到银行的钱越多,就说明市场上的钱越少,带动经济发展的能力也就越弱。总的来说,人们越不花钱,最可能造成的结果就是越没钱。

这是个经济上的“恶性循环”。可能大家不太相信,觉得市场上的钱花出去就没了,但存到银行的钱,属于自己的钱总不会减少。

银行压力

大家能这么想其实也是个好现象,说明我国民众对银行的信任度是很高的。但这就把所有的压力给到了银行,钱全都在银行这里存着,到期之后民众可以去银行取回本金和利息,肯定是赚了。

可这么多人的钱,银行从哪里盈利呢?说的再直白一点,银行发给大家的利息要从哪里来呢?更何况除了利息之外,银行还需要维护自己的人工和维护成本。

这就要求银行的客户经理,在收到一笔钱后,最好就要放出去相应数额甚至更多的“贷款”。只有采取这种“钱生钱”的方式,银行才能经过“引入和流出资金”的过程,助力当地的经济建设。

这就关系到了社会上的另一个问题“超前消费”。而贷款的本质,就是“向未来的自己借钱”,从定义上来说,和超前消费如出一辙。因为无论是贷款创业,创业成功之后还钱,还是贷款购物,然后分期还款,都是“将个人能力抵押”的一种经济行为。

银行付出了资金,民众在劳动(创业/工作)的同时,都无形中推动了城市建设和经济增长。曾经银行贷款的大户不是“房地产行业”就是“工厂老板”,但从今年的经济情况看,房地产行业低迷,工厂老板更是战战兢兢。

在经济不稳定的条件下,大家都不敢扩大生产,否则市场不景气,连回本能力都没有。所以现在贷款端的人越来越少,存钱的人越来越多,但这种矛盾和冲突都是市场因素引起的,客户经理也无力改变。

如果曾经的房地产可以搅动市场经济,盘活市场上多余的钱,那现在的房地产整体低迷,就无力改变。

银行的对策

为了减低大量涌入银行的先进带来的压力,我国多地的银行都开始下调存款利率。包括河南、广东、内蒙古、陕西等多地的中小银行,已经进行了第一步存款利率的下调。

对广东银行来说,这是从2017年11月到现在,第一次对存款利率进行调整,4月以来,下调存款利率的银行已经有20家之多。在经济市场不稳定的前提下,无论是银行还是个人,都要重新思考对个人财富的配置。

到底如何安排才能在安全的基础上,抵御现在不稳定的经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