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20年,人们还能领自己缴纳的养老金吗?20年后退休,怎么办?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2023年我们将实现退休人员养老金的19连涨。养老金水平越来越高,很多人担心,以后领不到自己缴纳的养老金怎么办?特别是有人还指出,2035年我国的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将耗尽,那是否就意味着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破产吗?
说实话,确实我国老龄化程度在不断加剧,但是肯定不会出现养老保险基金破产的情况,人们的养老金肯定能够按时足额发放到位的。
首先,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耗尽,不意味着养老保险制度破产。累计结余指的是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从建立以来开始,逐年积累的资金。按照1991年《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养老保险基金的设立是以“以支定收、略有结余、留有部分积累”的原则统一筹集的。
我们要明白“以支定收”的道理。也就是说即使没有任何结余,我们养老保险基金也是有收入的,也能够为老人们发放养老金。不过通过这一原则我们也知道了,实际上我们当年缴纳的养老保险费,早就在当年花的差不多了。
退休老人领取的养老金是年轻的在职人员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并不是自己积攒下来的积蓄。但是也不是说退休老人要趁年轻在职人员的情,因为这也是履行国家义务、承担社会责任,然后享受国家赋予的权利。
第二,关于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耗尽是怎么一回事呢?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2050》,经测算2035年前后将耗尽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
但是有关精算报告也是以自己的假设前提为基础。实际上,养老保险基金的累计结余是养老保险制度的一项缓冲。当养老保险制度出现冲击时,国家会动用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应对压力。我国第1次动用养老保险基金的累计结余是2020年。当时国家推出了基本养老保险的社会保险费的减免政策,当年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减少了6000多亿元。
第三,国家不可能坐视不管,眼睁睁的看着累计结余耗尽养老保险基金破产。
《社会保险法》早有明确规定,当养老保险基金支付不足时,由政府财政予以补贴。另外,国家还建立了全国社会保险基金,每年通过财政拨款的方式,进行一定的积累。截至2021年末,我们已经有2.59万亿元的全国社保基金权益,这是整个社保制度的缓冲垫。
2021年,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总收入为60455亿元,支出为56481亿元,当年的累计结余为52574亿元。根据财政部公布的社保基金收支数据,2021年我国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为96876.79亿元,保险费收入为69100.85亿元,财政补贴收入为22606.32亿元,另外还有利息收入和委托投资收入约2,700亿元。
为了着手应对未来的老龄化压力,国家十四五规划已经非常明确的表示,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随着延迟退休的实施,养老保险基金支出的压力将会缓慢减小,而养老保险缴费的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就能够逐步缓解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压力了。
所以说,不用担心我们的养老保险基金收支问题,大家能够确保退休人员有一份稳定的养老金,而且待遇水平不会降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