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电器

孔子的诗歌理论有哪些(孔子的诗学理论)

1.兴观群怨说

孔子对诗歌美学的最大贡献之一,就是对诗歌社会功能的全面界定。《沦语·阳货》记载孔子的话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兴”就是诗歌的感动、启发作用;“观”就是诗歌的观察、认识作用;“群”就是诗歌的团结、协调作用;“怨”就是诗歌的批评、讽刺作用。它们以“兴”为核心,而产生诗歌审美心理的连锁反应,因为“观、群、怨”都离不开“兴”,这是抓住了诗歌艺术本质特征的一种动力学的诗歌审美观,一切其他作用,都必须通过感动、启发作用,才能真正发挥诗歌感人的力量。 对于“兴观群怨”四者的关系,清代学者王夫之认为:“于所兴而可观,其兴也深;于所观而可兴,其观也审;以其群者而怨,怨愈不忘;以其怨者而群,群乃益挚。”现代学者叶朗则认为:“在孔子看来,艺术欣赏活动(美感活动)不单纯是感性的活动,它同时包含有理性的内容;艺术欣赏活动不单纯是认识活动,它同时是情感活动;艺术欣赏活动不单纯是被动的接受,它同时是主动的抒发;艺术欣赏活动不单纯是个人的活动,它在本质上是社会性的活动。”王夫之和叶朗的观点,可以说基本上总结了孔子“兴观群怨”说的精神实质。

在这里,我们还要注意到,孔子已经认识到了诗歌的多方面的教育作用。他说:诗歌可以“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对人有着丰富知识的功效。把诗歌学好了,就可以“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做到齐家治国平天下。孔子教育自己的儿子孔鲤:不学诗,无以语;不学诗,无以行。都说明他把诗歌的社会功能和教育功能看得很重。

2.思无邪

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思无邪,原是《诗经·鲁颂·驹》的篇首词。“思”是语气辞,并无实际意义。“无邪”的本来含义,也只是描写牧马人放养时专心致志的神态,并无多么深刻的思想。而孔子则采用“断章取义”之法,改变了原意,赋予这句话以全新的思想内涵,形成了中国诗史上最早的关于诗歌美学思想的著名观点,带上了政治、伦理的烙印。要理解孔子这句话的含义,就要读懂《论语·卫灵公》中孔子所称“放郑声,郑声淫。”清代袁枚《随园诗话》卷十四说:“三百篇中,贞淫正变,无所不包。”就是说,《诗经》中既有歌功颂德的美诗,也有批判黑暗的刺诗,同时还有大量描写男欢女爱的情诗,而孔子则主张一切诗歌都要“无邪”,都要“雅正”。

孔子的“思无邪”的思想,是评判他那个时代诗歌、音乐的一个儒学标准,是合乎“礼”的规范,带有明显的时代统治思想的印痕。

3.文质观

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是指人的外在文饰,“质”是指人的内在思想品质,“文”与“质”应该是统一的,“文”与“质”的统一,也就是美与善的统一。推广应用到诗歌,则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孔子论“文”与“质”的关系,原本不属于诗歌艺术范畴,但却有着非常深刻的理论意义。孔子把诗歌与人的品德修养结合起来,说明了内容决定形式,只有文质并重,才能相得益彰,才有无限的生命力。

4.比德说

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后来战国和汉代学者纷纷对孔子的这个命题进行解释和发挥,形成了所谓“比德”的理论。朱熹的解释言简意赅地说明了孑L子的意图:“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这种以山水的自然形象的某些特征来象征人的道德品质,实质上是主体的意念对客体的转嫁,因此表现在审美特征上就是主体对客体的强行人格化。这种审美观念对后来中国诗、书、画等艺术形式的影响是巨大和深远的,其主体所包含的联想和客体所赋予的象征义也不断地丰富和扩大。如屈原的《橘颂》,几乎句句都是比德。唐宋诗词中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等;中国画中的松、柏、梅、竹、兰、菊等,也都是比德的或者是象征的。

远古先民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拟人化而创造出的众多神话传说是产生这种审美观的土壤和氛围。《夸父逐日》、《后羿射日》中的“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鲧禹治水》中的“水”,实质上是人对旱灾和水灾这些自然现象的艺术化,是在庞大的自然力面前感到无能为力,或力不从心,或渴望战胜它而产生的幻想或孕育的愿望。因此就有了日神、月神、风伯、雨师、雷公、电母等自然力的神化和人化,也就是自然神的产生。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优秀作者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与我们取得联系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碧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