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财经

副镇长开网约车背后:基层条件艰苦,为何还要当公务员?

导语:副镇长开网约车背后:基层条件艰苦,为何还要当公务员?

顶端新闻首席记者 韩忠林

安徽歙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副局长洪升职务变动,引发大家对基层公务员工作、生活状态关注。

6年前,时任副镇长的洪升,为补贴家用兼职开网约车陷入舆论漩涡。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大部分基层公务员背后,是一个个普通家庭,他们的真实生活状态是怎样?

开网约车“副镇长”职务变动引关注

近日,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洪升职务变动引起广泛关注。

简历信息显示,洪升曾长期在乡镇工作。调往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前,曾担任过副镇长、副科级干部、四级主任科员等职务。可以说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基层干部。

他之所以受到关注,是因为6年前兼职开网约车引发的舆论风波。

2016年,洪升在歙县王村镇担任副镇长一职,因为工资低、生活困难,利用休息时间当起网约车司机。一次,他前去开会途中,“顺道”接了一单业务,被举报至纪委。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洪升说出了自己的苦衷。他和妻子因感情问题离异,10岁的儿子正在读书,年近70岁的母亲丧失劳动能力,他肩上的担子越来越大。

此外,洪升还患有痛风,为治病欠下1.5万元外债。而他当时作为一名副镇长,每个月工资只有3000元左右,很难支撑起整个家庭的开销。

洪升的一席话,道出了很多基层公务员的心声。“说实话,基层公务员的日子还是有些苦的。很多年轻公务员结婚时需要买房,根本买不起,大家都好面子,也不好意思跟同事借钱。”

有人加班成常态,有人工作较清闲

研究生毕业后,90后姑娘马欣通过选调生考试,进入豫北某县农业农村局工作。经过两年艰苦地驻村生活后,她被调回局办公室。平常主要工作内容是写各种各样的材料。

“大大小小的会议随时都可能接到通知。”马欣向顶端新闻记者介绍,或许是因为自己科班出身的学历“光环”,单位一把手、二把手都喜欢把讲话材料交给她写,办公室主任也会安排一些任务给她。

“有时候上午通知下午要,晚上通知第二天早上就要。”虽然不是具体业务科室,但马欣每天都忙碌于各种各样的“文山”当中。

特殊的工作性质,马欣如履薄冰,从自己手中出去的讲话材料,她总是小心翼翼地检查几遍,生怕出现错误。尽管如此,很多时候还是会被领导打回来重写,经常需要修改四五遍才能过关。

对于马欣来说,加班已经成为常态。平均每周两三次,周末在家也闲不下来,随时都可能接到领导电话。“最长的一次从早上7点干到第二天凌晨1点,在单位睡了一会,又接着上班。”

赵敏是西部某省一名区税务局公务员。她告诉顶端新闻记者,相较于单位业务部门,自己所在的纪检部门工作相对轻松一些,但也经常需要加班。“我们主要是任务不均衡,忙起来感觉喘口气的时间都没。”

而在河南某区级检察院负责宣传工作的李红同样告诉顶端新闻记者,单位工作压力非常大,加班现象非常普遍,很多时候中午都顾不上吃饭。

李红坦言,在单位也有个别人看上去没那么忙,领导也很少会给他们派活儿。原因主要是,有些人业务能力跟不上或思想觉悟跟不上,总是不能按时、按标准完成任务。

魏芳是中央驻地方单位公务员,她告诉顶端新闻记者,自己单位工作性质具有季节性,每年高峰时段会比较忙,其余时间则相对清闲一些。“一天上班时间7个多小时,平常基本不加班,除了一些业务科室。”

一些基层公务员,到手月收入只有三四千元

洪升之所以兼职网约车司机,很大程度上因为本职工作收入不足以应付家庭开支。

大部分基层公务员,从事着与我们一样的普通工作,背后也都是家庭生活的柴米油盐。那么基层公务员收入水平如何呢?

赵敏向顶端新闻记者介绍,自己的工资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由中央提供,另一部分由地方提供。

赵敏在单位工作已经五六年,入职初期,年到手工资能达到11万元左右,2020年单位工资进行调整,她到手年薪降到了93000元左右。

“这收入在我们这也就一般吧。”赵敏和爱人都是公务员,目前有一个孩子,双方父母身体都比较健康,家庭年支出20万元左右。她觉得目前的收入支撑整个家庭,还算过得去。

相较于赵敏,某乡镇副科级公务员胡闯,收入有些“不够看”。胡闯告诉顶端新闻记者,他每个月到手的收入,包括补贴在内共计三四千元,顾不住家庭开销。

胡闯工作的乡镇,距离自己家比较远,出于家庭和睦考虑,他基本上每天都要开车上下班,每个月光油费都得1000多元。

“以现在的物价水平,剩下那点钱,不够孩子用。”前不久,胡闯的儿子出生,他感觉到自己的压力倍增。

“我们单位科员每月到手就3000元。”马欣向顶端新闻记者介绍,自己是副科级别,每月到手3500元左右。与很多单位不同,她所在单位没有食堂,每天都得想办法解决吃饭问题,这是一笔不小开支。

魏芳则告诉顶端新闻记者,自己所在单位每个月到手收入大约5500元,年终奖6000元。虽然不算高,但工作相对轻松。家庭条件还算可以的她,非常满意自己的工作。

基层条件艰苦,他们为何还要当公务员?

除了收入问题外,很多基层公务员的另一项压力来源于晋升空间。赵敏介绍,自己成为公务员至今,职级始终没有变化。

“我们单位一共300多人,正式公务员编制大概四五十人。”赵敏说,单位一把手才是正科级,大家想要晋升,都得挤破脑袋,竞争压力十分大。

赵敏的爱人是市直单位公务员,入职7年解决了副科编制,虽然相较于很多同行不算快,但已经让赵敏羡慕不已。“原来我老公的待遇没我好,现在比我好了。感觉家庭地位变化了。”赵敏打趣说。

马欣所在单位共有300多人,正式公务员编制只有20多人,其余大部分为事业编。因为是硕士学历选调生,入职两年后,马欣可以享受副科待遇,但是并没有解决副科实职,她的工作与之前没有明显变化。

马欣向顶端新闻记者介绍,单位“老龄化”严重,平均年龄超过35岁,不少人都还没有得到过提拔。“晋升渠道有,但很多人在基层一待就是一二十年,有的只是来回平调,这很常见。”

工作压力大、晋升空间相对狭窄,为何一些基层公务员依旧没有重新择业呢?

“我是在社会上工作过一段时间,才考的公务员。”赵敏告诉顶端新闻记者,相较于社会上很多工作,公务员收入更加稳定。

赵敏介绍,她的父亲当了半辈子基层公务员,后来被调到市里边干了几年就退休了。每个月退休工资6000多元,在当地算是很不错的了。“虽然晋升空间比较小,只要不是追求特别高,一般都能熬出来。”

马欣选择成为一名基层公务员,是因为当年觉得收入稳定,有五险一金,周末可以双休,但实际情况与她所想有一些出入。

不过,马欣觉得公务员的社会地位还是比较高的,能够让自己更加体面,还能够帮自己结交更多人脉。“我一直都在准备参加遴选,希望能够到更高的平台。”马欣说,自己没有关系,工作能力也不是特别突出,想要改变现状,只能付出更多努力。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副镇长开网约车背后:基层条件艰苦,为何还要当公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