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万历二十二年的大灾荒,四千万人受灾,大明却应对有方,卓有成效

导语:万历二十二年的大灾荒,四千万人受灾,大明却应对有方,卓有成效

引言

万历二十二年,刑部给事中杨东明上疏明神宗朱翊钧,描绘河南地区的发生的灾荒情况,《河南通志》有载:

......经大雨数旬,平地水深三尺,麦禾既已朽烂,秋苗亦复残伤,且河决堤溃,冲舍漂声,沃野变为江湖......民乃既无充腹之资,又鲜安身之地,于是扶老携幼,东走西奔,饥饿不前,流离万状,夫妻不能相顾,割爱离分,母子不能两全,绝裾抛弃,老羸弱方行而辙什项刻身亡。......投河者葬身鱼腹,自缒者弃命园林,凡此皆臣居乡时闻且见者也。
万历二十二年的大灾荒,四千万人受灾,大明却应对有方,卓有成效

洪灾场景

万历二十二年,中原灾荒

万历二十一年,河南大部,山东,江苏局部,因黄河决口,遭受洪涝灾害,中原地区变成一片泽国。万历二十二年,水灾之后,随着民房的损坏,粮食作物的绝收,中原地区又迎来了一次大规模的饥荒。

中原地区各府州县纷纷向朝廷上疏,请求帝国中枢立刻着手赈灾。杨东明甚至还另作了《饥民图》御呈于上。神宗在看完画作之后,为之动容,下令朝廷全面动员救济中原灾民。

明代是中国历史上灾害较为严重的王朝之一。据不完全统计,仅在万历朝,就发生过大小水灾156次,旱灾85次,地震183次,雹灾45次,瘟疫42次。

万历二十二年的大灾荒,四千万人受灾,大明却应对有方,卓有成效

旱灾

河南地区,因为坐拥黄河,淮河,海河,长江四大水系,故而洪灾频发。仅万历朝,河南地区黄河决口就达十次之多。

洪灾之后,往往就是随之而来的饥荒。大批饥民流离失所,去他乡乞食。因为食物的短缺,又引发了人道主义灾害。事实上,万历二十二年的这场饥荒,在大明朝廷开始重视起来之前,灾民中已经出现了“割死尸,杀生人而食”的可怕现象,穷苦灾民典卖妻女,只求换取几升斗米的事,更是时刻都在上演。

“人相食”和大批饥民饿殍的出现,还导致了公共卫生问题,致使灾区出现了瘟疫流行之迹象。又有大批没有出路的灾民,为了求存,不得不聚众落草,占山为匪,打家劫舍,甚至演为民变,严重破坏了灾区的社会秩序。

万历二十二年的大灾荒,四千万人受灾,大明却应对有方,卓有成效

民变场景

万历二十二年的中原地区灾荒,是由洪灾引发,而导致的流民饥民遍地,饿殍遍野,瘟疫流行,民变频生的重大政治社会事件。

自古以来,河南因为靠近京畿,为天下安危之所系。如果中原地区一旦发生严重的社会动荡,势必会波及京畿地区,甚至直接切断王朝的生命线——漕运,演变成一次足以摧毁大明统治的农民运动。

救灾,刻不容缓。

钟化民救灾——明代教科书式的救灾典范

钟化民这个名字,可能大家比较陌生。《明史》有钟化民传,其最大的功绩,就是代表大明朝廷主持了这场中原的救灾。

朝史暮想写了明代众多的帝王将相,封疆大吏,却很少从一名基层官员的视角,去解读那些每天沉在一线,实实在在为百姓做事的官吏。而钟化民卓有成效的救灾工作,堪称晚明最经典,最成功的一次政府救灾行为。

万历二十二年的大灾荒,四千万人受灾,大明却应对有方,卓有成效

明代官员

钟化民以光禄寺寺丞,兼河南道监察御史的身份,赶赴河南,主持救灾工作。《赈豫纪略》记载:

公去仪从,选捷骑,素服驰巡,昼夜寝食鞍马间,随行止精力胥吏六人。不两月,巡历各州县,所至止食厂粥,禁供给,不坐公署。随地问民疾苦。

钟化民带着六个精干的官员,在两个月时间里,身影出现在灾区各地,在一线指挥救灾。我们一起看看钟化民做了什么。

设粥厂

立厂施粥是古代救灾时,在钱粮有限的情况下,耗损最低,受益面最广的应急措施。此举能够直接解决灾民的温饱问题,保证基本限度的生命安全。

钟化民设立粥厂,每天施粥两次,每次每位灾民大概得到两勺量的粥。为了防止灾民重复领取,钟化民为每个前来的领粥的灾民登记造册,做成身份标牌,写明其籍贯,姓名和具体的领粥点。

对于受灾较重地区的灾民,钟化民要求粥厂设立的时间足够持久,以保证灾民能够熬到麦熟之时;对于受灾相对较轻地区的灾民,钟化民在短暂地设立粥厂之后,便发钱赈救,希望他们能够尽早回到家乡,重建家园。

万历二十二年的大灾荒,四千万人受灾,大明却应对有方,卓有成效

老照片 灾区粥厂

在粥厂的选址上,钟化民针对各个地区的受灾程度和灾民的分布,提出“宁移官就民,勿劳民以就官”的观点,即宁可让官吏辛苦些,也要尽量减轻灾民的劳顿。

粥厂的管理人员,全都是从乡民中选出的“富而好义者”,并由各地州府隆重地颁发聘书。如此保证了粥厂管理人员选拔的高标准,也加强了其荣誉感和责任感。

施粥之举,在第一时间挽救了挣扎在垂死边缘的大批灾民。

散赈银

所谓赈银,就是发银子,发钱给灾民。

对于那些离家乞食的灾民,钟化民鼓励其回家重建家园,并且给予“散银”。对于不方便来粥厂的灾民,亦同样给予钱财上的救助。

灾区有读书人。很多读书人秉持着“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顽固思想,把自己去粥厂领粥视为奇耻大辱。所以他们居然愿意饿死在家里,也不去粥厂。在我们现代人看来非常可笑的一套理论,在当时却被读书人视为关乎生死的”气节“。

钟化民也是读书人,他明代这些书呆子的想法。于是,钟化民就让当地主政官员,或者自己亲自上门,送上赈银。而且还得强调这是当今天子的赏赐。打小被忠孝思想熏陶的读书人,一听是皇帝的赏赐,感动得痛哭流涕,并且心安理得地接受了赈银。

受灾的,除了这些百姓,还有一批宗室。大明朱家,经过两百余年的繁衍,已经发展出了庞大的宗室群体。从明代中期开始,由于财政的困难,和宗藩人数的迅速增大,国家财政已经无力保证一些“远亲”能够体面地生活。

万历二十二年的大灾荒,四千万人受灾,大明却应对有方,卓有成效

朱元璋 像

而朱元璋规定,这些宗室子弟是不允许当官或者从事其他职业的。于是在这次荒灾中,有大量受灾的贫困宗室子弟受灾,并且生活无着。《赈豫纪略》记载了钟化民给明神宗关于此事的上疏:

臣入中府,宗室一万四千六百余位皆称贫乏。臣仰体皇上笃厚同宗之仁,分别贩济。共散过银二万二千七百六十六两二钱九分。

这么看起来,这些宗室也是真的可怜,拢共也就拿到两万多两银子。要知道后来神宗的幼子福王就藩的时候,几乎是搬空了一半的国库。

散赈银作为设厂施粥的配套手段,提高了赈灾物资款银的利用率,体现了救灾手段的灵活性。

理户籍

每当有大的灾害发生,对于灾民的登记管理工作便显得非常重要。一则,对灾民的分类审查,可以最大限度地对灾民进行统一管理;二则,可以得到最真实的一手信息;三则,可以预防一些游手好闲之人,混入灾民队伍,造成救灾物资的浪费,和救灾秩序的破坏。

万历二十二年的大灾荒,四千万人受灾,大明却应对有方,卓有成效

老照片 清末灾民

钟化民命令各地州县一把手,亲自走访审查灾民受灾情况,以受灾等级划分为上中下三等。并且根据灾民的具体情况,在救灾中分别对待,做到了物尽其用,充分利用了救灾物资,同时稳定了灾区的社会秩序。

宽刑罚

大灾之时,灾区人心必定浮动,社会秩序也肯定受到冲击。而封建政府为了维护统治安全,往往会加强刑罚的管理,甚至发生很多不必要,可以规避的误会。

钟化民在灾区强调宽刑罚,对于受灾的中下贫苦百姓给以多一点理解和体谅。

对于在灾区发生的一些小的治安案件,政府就直接不予授理。不要觉得这个做法破坏法治。要知道,在政府机构所有部门都忙着救灾的时候,一些微小的,没有引起大骚乱和舆情的案件,在诉讼上进行限制,能够显著节省行政资源,提高救灾效率。而明代一些严苛的刑罚,往往都会有连坐,从而引发更加繁杂的诉讼。

万历二十二年的大灾荒,四千万人受灾,大明却应对有方,卓有成效

古代衙门 诉讼大堂

大规模的灾荒容易导致那些生活无着的灾民发生民变。很多灾民啸聚山林,打家劫舍,其初衷绝大多数也不过是为了一口饱饭。钟化民非常理解这些灾民的苦衷,对于这些沦为匪寇的灾民,以安抚遣散为主。钟化民曾经几次单独前往“匪巢”,对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告知其朝廷的救灾政策,且强调既往不咎的态度,成功地让这批“灾匪”放下武器,就地解散还乡。

重医护

大灾之年,往往伴随着重大的疫情发生。

为了防止出现不可控的重大疫情,钟化民首先收殓了大批暴尸荒野无人理会的灾民尸骸。接着利用在各地设立的惠民药局(官办药局),对灾民进行诊治。并且专门从救灾款里拨出一部分,用以医务人员的招聘和药品的采买。此举大大保证了灾区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

对于大批灾民的聚散地,钟化民提倡小股分散安置,避免因为灾民的大量聚集,而导致疾病的快速传播。

万历二十二年的大灾荒,四千万人受灾,大明却应对有方,卓有成效

老照片 灾民

赎人丁

明代政府规定禁止人口买卖。但是在大灾之年,很多灾民为了活下去,不得不变典妻卖女,朝廷也知道无法杜绝此类现象。

但此举势必造成家庭的人伦悲剧和社会混乱。钟化民曾经形容过这样亲人骨肉分离的场景:

中州割人食肉,至亲不能相保。苟图活命,贱瓷他人,妻季跟随后夫,寸肠割断,子女飘零异域。五内倾颓,原非少恩,实出无奈。

字字揪心,句句悲情。被卖的妻子跟在买主身后亦步亦趋,三步一回头地望着原先的丈夫;子女被买走后,自此天各一方,无望再见。

钟化民提出以官府赎买的形式,把被典卖的人口赎回,送归其家。一方面,发动政府的力量,寻找被贩人口下落;一方面,从救灾款项里拨款专门用于赎买;同时,鼓励民间富户善心者,集资赎买。

万历二十二年的大灾荒,四千万人受灾,大明却应对有方,卓有成效

灾民 剧照

在钟化民的努力下,于这次大灾中,共赎回四千多被典卖的人口,使其回归家庭,为灾民家庭的圆满,消除对未来生活的忧虑和灾区的秩序稳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兼重建

钟化民明白,不论是散发钱款,还是设厂施粥,都只是一时应急之策。要想让灾民长久无忧,灾区彻底恢复稳定,就必须让灾民今后的生计有着落,不论是迁居他乡还是重归故土,灾后的重建,发展生产是重中之重。

钟化民以“工赈”的方式,一面救灾,一面着手重建工作。钟化民让灾民参加朝廷的公共建设工程,如灾区的修城,筑堤,建桥,疏河等。既可以让灾民获得报酬,解决了灾后的生计问题,又能完成公共工程,可谓一举两得。

钟化民专门采买了一批种子和耕牛,用于灾后农耕生产的恢复;在得知部分灾区缺少创收项目时,钟化民经过亲自实地调研,从纺织造衣,到种植各种经济作物,从派遣技术指导,到终端销路的帮扶,钟化民俨然是当时大明最杰出的“扶贫达人”。

万历二十二年的大灾荒,四千万人受灾,大明却应对有方,卓有成效

经济作物 棉花

除以上之外,钟化民于救灾期间,在官员队伍进行肃贪惩腐,从防灾救灾角度对仓储制度进行革新完善,利用经济杠杆平抑米价,教化灾民等方面,都颇有建树。

毫不客气地说,因为钟化民一系列适当,及时且富有成效的举措,极大地保护了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缓解了灾区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亦为灾后重建,民风的改善作出了巨大贡献。

而钟化民这次对中原灾荒的一系列救灾举措,堪称晚明时期最成功的救灾典范,亦为后世留下了积极的借鉴意义,影响深远。

大明最后一次富有卓效的救灾之举

在我们对钟化民救万千民众于水火的举措投去敬仰的目光时,也不得不承认,这次救灾的卓有成效,是建立在大量物质基础之上的。

万历二十二年的大灾荒,四千万人受灾,大明却应对有方,卓有成效

白银

为什么我们说这次对中原地区的救灾,是晚明最后一次成功的救灾?

其一,明代对于防灾救灾体制已经发展得非常完善了。

其二,此后,大明帝国因为各种内忧外患问题,在遇到大灾之时,已经没有足够的财力去支撑类似的救灾项目。

事实上,这次的救灾,同样面临着严峻的财政问题。明神宗初期对于河南灾情的不予理睬,除了其长期的习惯性怠政外,亦深知当时国库空虚,文官集团势必要求其从内库出资补贴政府的救灾项目。

而后来事态的发展也的确如此。在看到杨东明的《饥民图》之后,神宗意识到灾情的严重,决定救灾。当时神宗已经在通过向全国派遣矿监税使圈钱,他内库的情况相对而言比国库要好一点。但为了应对中原这次的荒灾,亦要鼓励后宫女眷捐资。

万历二十二年的大灾荒,四千万人受灾,大明却应对有方,卓有成效

明神宗 朱翊钧 像

当时两宫太后捐资三万两,郑贵妃捐资五千两,其他女眷亦有所捐赠。时人内阁首辅的申时行,更好带头捐献俸禄,并且号召同僚踊跃捐款。

朝史暮想由此可判两点:

第一,此次对中原地区的救灾,整个大明朝堂都众志成城,竭力救灾。

第二,此时的大明帝国,财政状况已经非常糟糕。

所以,万历二十二年,朝廷对中原地区的积极救灾,也如同大明朝的国运般,是消逝前最后一次的闪耀。

结言

万历二十二年的这场中原荒灾,并不是明代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灾害,但在应对上,却是明代晚期最为成功的一次救灾。

此次救灾,共惠及灾民四千六百五十余万,极大地稳定了万历朝的社会秩序。毫不夸张地说,因为神宗及整个朝廷中央对此次灾荒的重视和上下齐心,竭力地提供大量粮款保障,再有如钟化民等官员在一线主持,始才没有酿成大祸,避免了类似崇祯朝时流寇四起,足以覆灭整个王朝的巨大社会动荡。

万历二十二年的大灾荒,四千万人受灾,大明却应对有方,卓有成效

崇祯朝 李自成 画作

但,明朝灾害频发,俨为历代之最。其特点为数量多,影响大,频率高,严重损害了大明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加重了大明的财政压力,激化了社会矛盾,亦为明朝最后的覆灭埋下了隐患。

尽管对于这场灾荒,朝廷应对得法,但依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进一步掏空了本就拮据的国库,其对明朝之后的朝局,亦产生了重大深远的影响。

而后人在读这段历史的时候,除了对灾民悲惨遭遇的同情外,也要居安思危,防微杜渐,珍惜现在安定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借鉴先贤在防灾,救灾上的积极经验,更要记住那些在危难来临之际,为了底层民众劳苦奔走的英雄和奉献者。

朝史暮想认为,我们读历史,看的是我们民族的过去,思考的是民族的未来,指引的是我们当下。

参考资料:《明史》,《赈豫纪略》等。

朝史暮想,总有些干货可以在历史中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