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人群易长颈动脉斑块,这样选药,既降压又可缩小斑块
导语:高血压人群易长颈动脉斑块,这样选药,既降压又可缩小斑块
相比于非高血压人群,高血压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高三至四倍,因此是颈动脉斑块的好发人群,由于颈动脉斑块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因此高血压患者降血压的同时还应注重抗动脉粥样硬化治疗,在常用降压药中,部分药物不仅可降血压,还有助缩小动脉斑块,合理选药可一举多得。
颈动脉是大脑重要的供血通道,它主要供应大脑前2/3及部分间脑的血液,虽然它有粗大的管径,但在高血压的持续损害下也可出现狭窄,而高血压对颈动脉的损害起源于内皮细胞,内皮细胞是位于血液与血管之间的上皮组织,它可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改变血管舒缩功能的作用,可调节血压,但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壁承受的压力较高,内皮细胞会不同程度受损,颈动脉内皮细胞受损后一方面会削弱血压的生理调控机制,一方面会削弱对颈动脉的保护作用,使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子—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进入动脉内膜下,从而引发颈动脉粥样硬化,并形成颈动脉斑块。
当然,高血压对颈动脉的损害是逐渐加重的过程,在没有明显颈动脉狭窄与不稳定斑块的情况下,大脑供血不会受限,但需要早期干预,一方面需要控制血压以延缓颈动脉损害,一方面需要抗动脉粥样硬化治疗。抗动脉粥样硬化有他汀类药物可供选择,但若颈动脉狭窄低于50%且没有不稳定斑块形成,无需使用他汀类药物,主要干预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即高血压,此时以降血压为主,部分患者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即可控制血压达标,部分患者需要在此基础上给予合理的药物降压。在降压药的选择上,部分降压药不仅可降血压,还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合理选择可进一步减轻颈动脉损害。
常用的降压药有钙通道组阻滞剂、ACEI、ARB、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这五大类,相关研究显示这五类降压药在控制血压达标后,均可延缓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增加速度,但以钙通道阻滞剂作用较为显著。钙通道阻滞剂通过阻滞钙离子内流进入细胞发挥降压作用,血压下降后改善了颈动脉内皮细胞功能,减轻了炎症损害与氧化反应,从而可减轻血管损伤,稳定颈动脉斑块;同时,过多钙离子内流进入血管壁细胞也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因素,而钙通道阻滞剂减少了钙离子内流,也是其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重要机制。
常用的钙通道阻滞剂有硝苯地平、氨氯地平、拉西地平等,以硝苯地平控制片与利尿剂对比研究后发现,相比于利尿剂,硝苯地平控释片明显延缓颈动脉内膜中层的增厚速度;以氨氯地平进行研究后发现,服用氨氯地平的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减少了126微米;以拉西地平与阿替洛尔对比研究后发现,降压作用相当的前提下,服用拉西地平的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的增厚速度明显低于阿替洛尔。因此,钙通道阻滞剂的作用不限于控制血压,颈动脉狭窄低于50%以及无颈动脉斑块的高血压患者,选用钙通道阻滞剂有机会延缓颈动脉粥样硬化,有助于缩小颈动脉斑块。
当然,颈动脉斑块的危险因素不仅仅只有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疾病,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均会加速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所以对颈动脉斑块的防治应从生活方式干预做起,减少吸烟、饮酒,饮食尽量以低盐、低热量、低胆固醇为主,若合并糖尿病与血脂异常,生活方式干预无效的情况下,还应给予药物控制相关指标达标。若颈动脉狭窄已经达到50%,或已经形成不稳定动脉斑块,那么高血压患者在降血压的同时,还应使用他汀类药物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逆转斑块,但他汀可引起肝功能异常、肌肉损害等不良反应,在用药4-6周后应注意复查转氨酶、肌酸激酶等指标,以评估能否长期服用或调整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降压药的选择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降压且兼顾抗动脉粥样硬化可选择钙通道阻滞,但其它降压药也可抗动脉粥样硬化,且不同降压药具有各自的优势,如利尿剂在老年高血压、盐敏感性高血压、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等患者可发挥更好的作用;ACEI即普利类降压药,它可逆转心室重构、改善左心室功能,因此优先用于心肌梗死、左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也可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还可减轻蛋白尿、保护肾脏,合成这些疾病的患者降压优选ACEI;ARB即沙坦类降压药,它的作用同ACEI;β受体阻滞剂可减慢心率,因此适用于合并快心率的高血压患者;β受体阻滞剂可改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及预后,合并这些疾病的高血压患者也可首选该类药物。所以,降血压不一定以钙通道阻滞剂为首选药。
综上,高血压可加速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随着病情的进展可加重颈动脉狭窄,或降低斑块的稳定性,重者可增加脑卒中的发生风险,需要早期干预,延缓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的药物以他汀为主,但若颈动脉狭窄低于50%或无不稳定斑块,无需使用他汀,此时可选用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降压药,钙通道阻滞剂具有一定优势,ACEI及其它降压药也具有一定作用,合理使用有助缩小颈动脉斑块,但颈动脉斑块可由多种疾病及不良生活方式引起,因此在干预高血压的同时还应改变生活方式,及时治疗糖尿病、血脂异常等疾病,颈动脉狭窄达到50%或已经形成不稳定斑块的高血压患者,应早期使用他汀类药物。由于降压药的选择需兼顾多种因素,且不同降压药具有各自的优势,因此选择降压药并非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为主要目标,应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选择。
感谢大家的阅读!
若有不妥,敬请斧正!
欢迎评论区咨询与交流! 注:本文内容仅作为健康科普,不作为医疗建议或意见,不具备医疗指导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