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旅游

岳母去世,该怎么称呼?为什么不能称慈岳?

问:岳母去世,该怎么称呼?为什么不能称慈岳?

答:

在农村,岳母去世,该怎么称呼?实际上,这是女婿和女儿在随礼时,礼品纸条上的书写格式。

岳母去世,该怎么称呼?为什么不能称慈岳?

按农村传统规矩,岳父母去世前,眼看老人不行了,一般要及时通知女儿和女婿前往“送终”,老人的儿女越齐全越圆满。如果老人突然去世,女儿和女婿来不及“送终”,要通知他们参与整个丧事。

这一方面,儿子儿媳和女儿女婿差别不大。主要区别在于办丧事过程中,儿子儿媳的身份是主人,女儿女婿的身份是客人。

按照农村传统,办丧事的开支,儿子和外嫁女儿分开。比如,老人生前做棺材费用由儿子出,女儿稍微表示,给个小红包,寓意“添寿”。寿服和寿被则由外嫁女儿做好,不用儿子管事。

老人去世后,办丧事时,整个的费用由儿子支付承担,但还有的方面则形成固定的习俗,由外嫁女儿承担。不同地方,女儿承担的费用不太一样。

岳母去世,该怎么称呼?为什么不能称慈岳?

比如,我家乡湖南农村一些地方,岳母去世,“散花”、“破血盆”等仪式,费用由女儿女婿承担。湖北农村一些地方,扶柩与打金井等由女儿女婿承担。

除此外,女儿女婿还要像亲戚朋友一样,随一份吊唁之礼。在随礼的过程中,过去农村,女儿女婿除了送礼金外,通常还要送挽幛。挽幛上就写去世岳母的称呼。

挽幛,又称礼幛,这是过去农村亲戚朋友去吊唁去世之人,所送的一种哀悼礼品。旧时主要用布或绸布做成,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农村开始用床单或毛毯、被套、被子印心和被子代替。

挽幛的使用方式,与现在的花圈类似。通常悬挂于灵堂内,出殡时,做一个简易木架,悬挂于架子上。一幅挽幛相当于现在的一个花圈,举挽幛的人走在送葬队伍的最前面。

岳母去世,该怎么称呼?为什么不能称慈岳?

为了悬挂方便,挽幛为竖幅。挽幛上通常用纸写好文字多为竖写,写好后后贴在布上。

挽幛的文字一般分三部分,按照人面对挽幛来说,右边竖纸条靠上角贴(上款),为逝者的称谓,中间为一个大的“奠”或“挽”,也有写挽词,比如,音容宛在、德高望重、梓里同悲等,左边竖纸条靠下角贴(下款),为送挽幛之人的落款。

如此,这就关系到女婿对去世的岳母,如何在挽幛上的称呼问题,也是此文重点要回答的问题。

按照农村的传统做法,所送的礼金和其他礼品,通常由专门挂账的人记账,不用写文字,只有在挽幛上才写文字。

这与现在一些农村有所区别,现在一些人通常封白包,上面就有写上去世之人和送礼人。格式与写挽幛的字条类似,与花圈上和字条差不多。

岳母去世,该怎么称呼?为什么不能称慈岳?

那么,过去农村,女婿给去世岳母送挽幛如何称呼呢?

这个问题,可以说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在传统农村,虽然各地都有固定的格式,但是,在具体使用上还是有所区别的。

按照农村的传统,女婿给去世岳母送挽幛上款的称呼,通常有以下三种格式。

第一种:托父母之名

如果女婿的父母健在,或者父母还有一人健在,为了表示郑重,按照旧格式(农村至今还有的地方讲究这种旧格式)。其中又分为两种格式。

岳母去世,该怎么称呼?为什么不能称慈岳?

1、明托格式

在农村通常又分新旧两种:

旧格式

上款:

大懿德(大淑德等,地方不同赞美之词有别)某(岳父姓)府某氏(岳母姓)姻嫂(妹)亲家孺人仙逝(千古)

下款:

姻愚弟(兄)率男某某(女婿姓名)鞠躬敬挽

如果父不在了,母健在,则为:

奉慈命孝婿(愚子婿)某某某(女婿姓名)顿首哭挽

新格式

上款:

沉痛悼念某(岳父姓)府某氏(岳母姓)姻嫂(妹)亲家孺人仙逝(千古)

下款:

姻愚弟(兄)率男某某(女婿姓名)敬挽

岳母去世,该怎么称呼?为什么不能称慈岳?

2、暗托格式

旧格式

上款:

(大泰水)或(尊岳妣或母)某(岳父姓)府某氏(岳母姓)某某老孺人仙逝(千古)

下款:

普通型:孝婿(愚子婿、黍子婿,哀婿)某某某(奉命)顿首哀挽(泣挽、拜挽)

特指型:孝婿(愚子婿、黍子婿,哀婿)某某某(奉祖爷命,或奉父命,或父不在了,母健在,为奉慈命)顿首哀挽(泣挽、拜挽)

新格式

上款:

沉痛悼念尊岳妣(母)某(岳父姓)府某氏(岳母姓)某某老孺人仙逝(千古或万古流芳)

下款:

孝婿(愚子婿、哀婿)某某某(奉命)顿首哀挽(泣挽、拜挽)

注:

按理说,岳母去世,女婿理所应当前去,为什么在送挽幛的时候,还要托父母,甚至爷爷之名呢?

岳母去世,该怎么称呼?为什么不能称慈岳?

这种做法与旧时一些农村传统礼节有很大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旧时传统的“父母之命不可违”。旧时农村,儿子结婚是“奉父母之命”,传统结婚请柬上就有“奉命完婚”的说法。

岳母去世,女婿“奉命悼念”,说明女婿是一个讲究孝道的男人,既孝顺父母,也孝顺岳父母。这与“奉命完婚”是一脉相承的,前后呼应,表明儿子不违父母命,夫妻婚姻牢固,让去世的岳母放心,让妻子的娘家人放心。

二是悼念礼节档次的提高。“奉命悼念”说明女婿向自己父母报告此事后,父母对此事非常重视和关心,命儿子要尽女儿和女婿的孝道,不得有违。这样就把儿子夫妻间的事,就成了大家庭的大事。同时也向外人表明两亲家之间关系非常和睦。

岳母去世,该怎么称呼?为什么不能称慈岳?

第二种:以女婿之名

旧时为男权社会,《仪礼·丧服·子夏传》:“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因此,在传统农村红白喜事的落款,均以男性为主,女人之名大多情况下被忽略。过去农村,岳母去世,女儿女婿所送挽幛的下款书写,往往只写女婿的名字,原因就在于此。比如:

上款:

(大泰水)或(尊岳妣或母)某(岳父姓)府某氏(岳母姓)某某老孺人仙逝(千古)

下款:

孝婿(黍子婿,愚子婿、愚婿、哀婿)某某某顿首哀挽(泣挽、拜挽)

注:

关于女婿在挽幛下款的自称,各地习俗不同,自称也不相同,一般用“孝婿”比较普遍。俗话说,女婿是半边子,这个“孝”字,就含有“半边子”的意思。

当然,也有一些地方直接在在挽幛下款写“半子”的,但是,这种写法很少。

也有的人用黍子婿、愚子婿、愚婿、哀婿的,按照传统做法,愚子婿、愚婿通常在祭祀时,写包封(包袱)时用得比较多。哀婿的使用相对比愚子婿、愚婿要多一些。

岳母去世,该怎么称呼?为什么不能称慈岳?

第三种:以女儿之名

岳母去世挽幛的变化,从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开始,中国社会上掀起思想解放的潮流,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男权主义也在抨击。新文化运动影响到乡村。

有一些地方岳母去世后,女儿女婿写挽幛的下款,开始出现女儿的名字,甚至对去世老人的称呼也以女儿为主。

主要有两种格式:

第一种以女婿为主的格式:

其一

上款:

沉痛吊唁岳母大人仙逝

下款:

孝(婿某某某,女某某某,并列写,女婿在前,女儿在后)敬挽(拜挽、泣挽、哀挽)

其二

上款:

岳母大人千古

下款

孝(婿某某某,女某某某,并列写,女婿在前,女儿在后)敬挽(拜挽、泣挽、哀挽)

岳母去世,该怎么称呼?为什么不能称慈岳?

第二种以女儿为主的格式:

其一

上款

沉痛吊唁母亲大人仙逝

下款

孝(女某某某,婿某某某,并列写,女儿在前,女婿在后)敬挽(拜挽、泣挽、哀挽)

其二

上款:

母亲大人千古

下款

孝(女某某某,婿某某某,并列写,女儿在前,女婿在后)敬挽(拜挽、泣挽、哀挽)

岳母去世,该怎么称呼?为什么不能称慈岳?

注:

名字并列写的前后之分,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现代方式,即而对挽幛,从左到右,上款在左,下款左边的名字为前,右边名字为后:二是传统方式,即面前挽幛,从右到左,上款在右,下款右边名字为前,左边名字为后。

由于第三种格式比较简单,且不容易出错,闹笑话,通常来说,现在农村年轻人都采用这一种。

不过,由于各地风俗不一样,所使用的敬词和谦词区差异比较大,因此农村关于挽幛书写格式繁多,入乡随俗,还是以当地流行的格式为准。

至于岳母为什么不能称“慈岳”,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严父慈母,是只对自己的父母而言的,包括养父母,岳母属外人,内外有别。

二是“严”和“慈”,活在世上的父亲和母亲而言的,过去在农村是有严格使用规矩的,忌讳使用于去世父亲和母亲。

岳母去世,该怎么称呼?为什么不能称慈岳?

一般用“先父”和“先母”表示敬称,少数德高望重之人用“显”表示褒扬。

现在一些人,不论是送挽幛、花圈,还是立墓碑,都喜欢用“严父慈母”。按照农村传统规矩是不太合适的。

过去农村很多传统文化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乡村变化很大,变化得也很快,还有谁像过去的农村民众,为坚守乡村传统文化而咬文嚼字或者较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