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动物

高中实行义务教育并职业技术化,缓解家长教育焦虑可行吗?

问:高中实行义务教育并职业技术化,缓解家长教育焦虑可行吗?

现在年轻人多不愿生育,教育医疗房子三座大山压得多数夫妻都焦虑。其中教育成本高且初中毕业硬性生分流是主要原因。现在,学生家长们的普遍心理,多是希望国家一定要给孩子们,去读高中的机会,能考上好大学,即使高中学习成绩不理想,高考后迫不得已,只能选择报读高职专科院校,邮时候孩子也成年了,心智也更加成熟,选择专业时考虑的综合因素,肯定比初中毕业选专业要好得多! 其实,试行实施高中职业技术化,一般地方(省及以下属)和民办普通高校职业技术多样化,加快高考改革步伐,分甲乙两类考试卷,甲类试卷考有较大难度的基础学科,适合科研类院校招生。乙类试卷考职业技术学科,适合职业技术类院校招生。 高中纳人义务教育,小学初中高中缩短两年学制,总共10年义务教育。高考由各大学实行学科大类联合招生,一年可分春秋两季。由高中毕业生自主报考。 高中全面多样职业化发展是众多家长愿意看到的。高毕业分流优于初中毕业分流。初中毕业时孩子才14-15岁,让他去干什么?在学风不好的学校,大多会变差学坏。高中毕业孩子17-18岁,明事理也多不叛逆,家长也就放心多了,教育焦虑的家长会少很多的了!

答:

感谢提问:

社会财富配给相对越均衡,人民生活的幸福感越浓

《道德经》:“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chú)狗。”天地看待万物都是一样的,不会对谁特别好,也不会对谁特别坏,一切随其自然发展。生命,被赋予了繁殖能力+生长周期+小部分损伤自愈功能的自然物质组合形态,也就是说繁殖是生命物质延续存在的基础、外部营养物质是确保生命存活的基础。

人类,自然生命体系中综合智商最高、成长发育最慢、成长可塑性最强的社群性胎生哺乳动物,也是自然生命体系中唯一具备按照自主生存需求通过主动劳动创造生活消费物资的动物族群。然而,人类并不会漫无目的的从事主动劳动创造,比如农耕是为了获得稳定的食物补给、畜牧是为了得到优质&可控的动物蛋白、采矿—>冶炼—>制作生产劳动与生活辅助用具是为了更加便利地从事劳动创造、医药是为了帮助人类抵御疾病......那么,为什么说社会财富配给相对越均衡,人民生活的幸福感越浓呢?

无欲则刚,没有世俗的欲望,就能做到一身正气,刚直不阿。《论语·公冶长篇》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白话文:孔子说:“我没有看见刚强的人。”有人回答说:“申枨(应该是一个刚强的人)。”孔子说:“申枨个人欲望多,怎么能刚强?

平原比山区植被更丰茂、沼泽比荒漠植被更丰茂、植被越丰茂的地区动物族群越多......为何?因为,水是自然生命之源、阳光为自然生命提供成长能量,地势越平缓的地区水资源和阳光能量的分配就相对更均匀。同理,翻阅人类社会文明进化历史便会发现一个基本人口繁衍规律——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

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意思是钱财过分集中在国家手中,人心就会离散,钱财分散于百姓手中,人心就会聚拢。当然,进入工业信息时代之后,人类劳动创造分工协作机制愈发繁杂,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已然成为辅助国家调配社会消费财富聚散的“二传手”。银保监会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商业银行净利润录得2.2万亿元,所有商业银行合计员工不过250万人、据国家烟草专卖局消息,2021年烟草行业实现工商税利总额13581亿元,烟草行业带烟农从业人员大约500万人、通讯及互联网行业2021年净利润亦超过5000亿,从业人员近1000万人、2021年,我国粮食总产量13657亿斤,全国粮食收购均价约1.5元/斤,整个农业从业人口超过5亿.......

季氏将伐颛臾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白话译文:我听说士大夫都有自己的封地,他们不怕财富不多而怕分配不均匀,不怕民众不多而怕不安定。财物分配公平合理,就没有贫穷;上下和睦,就不必担心人少;社会安定,国家就没有倾覆的危险。

20世纪50年代,我国以货币计价的国内生产总值只有数千亿元。2022年,我国以货币计价的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0万亿元。从人均可支配消费物资的货币面值看,我国人均生活富裕程度至少应该提升百倍。然而,实际情况却是普通劳动者家庭从储蓄过度到了负债,据央行公布的数据,截止2020年底,我国居民负债金额达到200多万亿元,人均负债高达14.3万元,实际负债人群的平均负债额必然更高。国家债务增长、地方政府债务增长、家庭债务增长、个人生活债务增长......巨额债务之下,有一个现实问题不可回避——我们的钱去哪儿了

能量守恒定律(Law of conservation of energy),一般表述为: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它物体,而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特定历史时期,人类社群主动劳动创造的综合可消费财富也必定保持相对恒定,极少数富有人群的资产增长必然抢占其他人可自由支配的消费财富。

网络数据显示:中国富豪排行,榜首1999年80亿—>2021年超过4000亿,身价提升超过500倍、第50名拥有财富1999年5000万—>2021年超过700亿,门槛抬升了1400倍;2020年阿里巴巴高管中不含期权年薪约3亿、小鹏汽车高管总年薪4.4亿【总裁一人超过4.3亿】、腾讯7名董事合计年薪超5亿;曾任恒大集团【负债近2万亿的地产大头】董事局副主席&总裁的夏海钧,在职期间的平均年薪高达1.5亿,2011年年薪最低4000万-2020年年薪超过2亿。

俗话说:"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傻把式,又练又说真把式。"教育不是一个可以完全独立呈现物质劳动成果的人类主动劳动创造职业,教育工作的终极目标是要把孩子送上包括农牧业在内的各个劳动创造岗位。因此,教育工作的目标不是要把每个孩子送进大学校园,也不只是要把学历证明核发给孩子们,更无须要求每个接受教育的孩子都必须考试得高分。

人们常用“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比喻不论干哪一行,只要热爱本职工作,都能做出优异的成绩。但是,如果不同职业岗位的综合劳动薪酬差距大、体力劳动者被刻意轻慢之下,便没有人乐意干辛苦劳累且收入低的活儿,更没有家长乐意看到自家孩子早早地被教育分流、分流去干体力活儿。所以说,社会财富配给相对越均衡,人民生活的幸福感越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