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里的时代故事
导语:档案里的时代故事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不久前,在韩国安东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由中国提名的“大生纱厂创办初期档案(1896—1907)”通过评审,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
清末企业家张謇1895年创建的大生纱厂,是中国及东亚棉纺业萌芽期的龙头企业。“大生纱厂创办初期档案(1896—1907)”共205卷,现保存在江苏省南通市档案馆。这批档案形成于1896年至1907年,包含手稿、账册、地图等,是大生纱厂在早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历史记录。“这份档案是记录中国早期股份制企业管理、运营的可靠文献。”南通市档案馆馆长陈海兵说,其记录的不仅是当时中国社会变革发展的时代背景,也见证着中华民族的探索和奋斗。
陈海兵说,保存在档案中的大生纱厂账册,记录事无巨细,反映中国传统记账方式的全面与精细;每日、每周、每月核校的圆戳印记,体现工作流程严谨有序;账册中的草码,展示了中国传统的记账方式。张謇留存的文书,集馆阁体、行草、行楷于一体,厂房、股票设计图纸,体现出工业美学的风格。
据介绍,大生档案得以存续,离不开张謇较强的档案意识,他在大生纱厂筹建之初就明确企业的档案管理部门和负责人。目前南通市档案馆珍藏着大生档案近万卷,“大生纱厂创办初期档案(1896—1907)”是其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初期档案形成于大生沪所。”南通市档案馆研究馆员朱江介绍,大生沪所是大生纱厂驻沪办事机构的统称,负责大生纱厂资金的筹措,置办大生纱厂所需的各种机器和物料等。在此过程中形成的档案一直被员工精心保管。大生沪所撤销后,这批档案被运回南通,此后被移交给南通市档案馆。经过几代人的接力保护,如今,大生档案已实现数字化,成为研究南通近代史乃至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依据。
世界记忆名录是一项旨在提升人们对珍贵文献遗产重要性的认识,从而对其开展有效的抢救、保护及利用的国际方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2年启动了这项计划。目前,我国已有《黄帝内经》《本草纲目》等14项档案文献遗产入选。朱江介绍,“大生纱厂创办初期档案(1896—1907)”申报工作于去年4月正式启动,经国家档案局评审通过后,申报文本提交世界记忆项目亚太地区委员会。
“‘大生纱厂创办初期档案(1896—1907)’最独特的价值在于,记载了张謇关于实践创新与社会责任并重的企业家精神的思考——张謇开创并融入了一条企业不仅追求利润,而且关心改善社会状况的发展新路径,是珍稀、不可替代的文献。”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田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