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伤口和中华文明的创建
导语:地球伤口和中华文明的创建
时光隧道深度游(一)
如果外星人看人类文明,一定会对中国历史的样本最充满敬意,因为放眼全世界,只有中华民族的历史,在时间线上几乎全程覆盖了整个的文明编年史。
古人类的漫长时代的生活,我们不称作历史,只称古人类史,只有进入农耕社会之后的现代人的生活史,我们才称作历史。
它们的区别主要在于,古人类的生活只能依赖大自然固有的食物链,食物有供给的终极限制,而现代人创造了一个新的食物链,这就是农耕,通过农耕可以几乎是无限的获得自己需求的食物,因此,人们往往把食物链的变更的农耕社会的开创当做文明史的开端。
但是,放眼世界去看,在农耕社会起跑线上最早注册的农民伯伯的脚印大都非常的模糊,而且基本上无法判断它们是今天哪个文明,或者哪个民族的源头。
然而,只有中国是一个例外,因为中华民族不仅在农耕社会的源头发现了清晰的脚印,而且可以跟踪这个脚印一直延绵不断的走到今天。
那么,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如此的具有生命力呢?
很大的原因是因为她拥抱了我们这颗星球最好的资源,而其中最重要的,是一条大裂谷——汾渭裂谷。
图一,渭河平原
汾渭裂谷现在已经被诸如盆地,平原之类的地质概念替代得很低调,但,它应该得到至高无上的荣耀,可以说它是华夏文明孕育化蛹成蝶的孵化器。
裂谷是什么,它的学科定义是:地球板块构造伸展的产物,它使岩石圈减薄和破裂,地壳完全断离,并以线状洼地的形态出现。
图二,汾渭裂谷
这个裂谷定义或许过于专业,我们只要知道它是地球皮肤深层很难愈合的伤口,并且陆地上很罕见就可以了。
汾渭裂谷的真正价值,在于它曾经是一个巨大的湖泊,比太湖大了几十倍,由于它是裂谷构成,非常的稳定,一般的湖泊的寿命最多只有一万多年,而这个汾渭大湖居然存在了一百多万年,创造了一个极其出色的生态环境,因此,就在这个大湖的周围,形成了层次极为丰富的,古人类通向现代人的进化流水线。
它们是:泥河湾人(直立人,180万年前),蓝田人(直立人,135万年前),周口店人(晚期直立人,60—28万年前),大荔人(早期智人10万年前),丁村人(早期智人,10到6万年前),峙峪人(晚期智人4万年前),山顶洞人(晚期智人暨现代人,3万年前)。
这还只是一个不完全的统计,在这个区域里,还有很多进化的闪光小节点由于并不影响这个大的框架,就一一不列举了。
然而,更为精彩的是,这个裂谷,不仅以百万年湖水构筑的生态环境,完成了古人类进化成为现代人的“毕业典礼”,而且还为稚嫩的现代人的未来创业,启动了一个造福万代的基建工程,这就是当古人类即将在生理上“蝶变”成为现代人的时候,它开闸放水,制造了黄河。
黄河的诞生,汾渭大湖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汾渭大湖的寿命大约在十万年前开始进入倒计时,它使用了百万年的湖盆终于出现破损(庆幸裂谷的湖盆材料终于出现了质量问题),到大约5万年前,湖盆东端三门峡附近的基岩坍塌,溃决发生了!
这是一个惊天动地的溃决!也是华夏文明创世的剪彩!
汾渭大湖里被禁锢了百万年的储水如同脱缰的野马,居高临下冲向了东方一望无际的太平洋海湾(那时的海岸线大体在太行山沿线,河南,河北,山东等省在土地意义上还不存在,它们还在海湾里)。
同时,裂谷里流动的水就开始犀利的切割各种地质缝隙,黄土高原上很多不清晰的沟壑,特别是各个地质板块之间的古老结合部,逐渐被冲刷打磨出了河道,它们一段一段的拼接在一起,最终形成了一条通向太平洋的长河——黄河。
可以说,黄河的河道是用汾渭大湖储存了百万年的巨量湖水冲刷出来的,黄河,就是汾渭大湖的转化产品,甚至可以说是汾渭大湖“剖腹产”的新生儿。
贯通的黄河从雪山下来,向大海奔去,依托着高原落差而得到的澎湃动力,一路搞起了物流运输,它闯入地球上最大的黄土聚集地——黄土高原,以一个游龙般的“几字形”大拐弯,反复穿梭在黄土之中,“贪婪”的吞噬着黄土,把自己变成了世界上最沉重的泥河。
而在黄河流向的东方,是一片极为辽阔的大陆架浅海湾,也是黄河“夹带”的黄土的天然“卸货场”。
图三,黄河冲积扇
滚滚的黄河河水日夜不停地把吞噬的黄土倾倒在这片海湾上,铺出了一块世界上最大的,平均厚达200~300米,广袤而柔软,细腻而肥沃,平坦而光滑的,充满新鲜有机物的黄土地,
就是黄河给未来将要上岗的华夏农民打造的无比奢华的新摇篮。
我们所说的母亲河的真正意义,其实就是黄河千里迢迢从黄土高原搬运的这些泥土,把它们日复一日免费铺在了东方太平洋的海湾里,给中国奉献了几十万平方公里的优质土地。
在某种意义上说,如果其它的地域文明刚刚进入农耕社会的时候,他们最早的家园或许是毛坯的,而我们祖先的家园绝对是精装修的,这就奠定了我们的文明拥有长寿基因的重要基石。
本文作者已经出版了一本书——【裂谷长河 悠悠中华】,从源头的脚印开始,竭尽洪荒之力的汲取所有的考古成果,努力把我们祖先的脚印,从远古的尘埃中一点点的扫描出来,让人们可以看到一个完整的从黄土中崛起的中华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