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海昏侯与长沙马王堆对比,哪个考古意义更大?
导语:南昌海昏侯与长沙马王堆对比,哪个考古意义更大?
马王堆汉墓,是1972年至1974年在长沙市区东郊浏阳河旁的马王堆乡挖掘的。因曾被讹传为五代十国时楚王马殷墓,故名马王堆墓。共三座汉墓,一号墓是汉初丞相轪侯利苍,二号墓是利苍的妻子,三号墓是利苍的儿子。地面是两个大小相等的土丘,高约16米,底径约40米。墓坑的形式基本相同,都是长方形竖穴,北侧有墓道。
一号墓的规模最大,墓口南北长19.5米,东西宽17.8米,有4层台阶,再下则是斗形坑壁,直达墓底。另外两座墓较小,只有3层台阶。墓底和椁室都用木炭和白膏泥密封,这使得墓里的东西能够完好保存。马王堆汉墓共出土了3000多件文物,因墓的建造和密封条件良好,多保存完整。其中珍品多多。一号墓的丝织品,品种多,做工精美,反映了当时高超的手工艺技巧。特别是素纱禅衣,重量仅有49克,薄如蝉翼。还有一号墓中的彩绘漆棺,时隔千年,依然色彩鲜艳,造型精致,活灵活现。三号墓出土的10万字帛书,记载了古代的历史、哲学和科学等内容,整理后发现了许多佚书,如《五十二病方》,弥补了史学研究的诸多不足。
二号墓更是出土了一具湿尸——辛追,外形完整,身体还很柔弱,关节甚至还能活动,几乎与刚死之人一般,这是世界上保存时间最长的一具湿尸。它与尸腊、泥炭鞣尸、埃及的木乃伊都不同,是另一种特殊的尸体,震惊世界。马王堆汉墓的发掘,为研究西汉初期的手工业和科学技术,以及社会和文化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实物史料。
南朝西汉海昏侯墓,是2011年发掘的一座西汉古墓,是汉代铁河古墓群的组成部分。到2015年10月底,已完成对墓园、3座祔葬墓、主墓藏阁和1座陪葬车马坑的清理工作。根据汉中出土的文物带有“南昌”、“汉”、“昌邑二年造”、“昌邑九年造”等文字,基本可以判定墓的主人是汉武帝之孙、第一代海昏侯刘贺。
墓园以海昏侯墓为中心,面积大约有4万平方米,外围有保存完整的墙。现发现有8座墓葬,1座车马坑。出土的文物有上万件,包括有10余吨的西汉铜钱、诸多的青铜器具、成套的编钟、珍贵竹简等等。展示了西汉贵族统治者的奢侈生活,也反映了当时最高的手工业水平,以及社会、文化状况。发掘至今,已创下了多个“首次”和考古之最。如主棺室中出土的一组漆器屏风,上有孔子的画像以及有关孔子生平的文字,可能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孔子画像。主棺的外棺中有多件马蹄金、麟趾金和金饼,总重超过78公斤,加上这些,整个墓出土的金器数量刷新了中国汉墓考古金器的纪录。墓中出土的竹书《论语·知道》篇有可能是《齐论》版本,如果完全解读,将会给学界带来新的研究成果。另外,这还是中国迄今发现的保存最好、结构最完整、功能布局最清晰、拥有最完备祭祀体系的西汉列侯墓园。而对于海昏侯墓的发掘与整理仍在继续。
这两座汉墓都是我国考古的重大成就,都出土了非常珍贵的文物,为研究我国的历史,弥补空白,起了重大作用。从规模上来说,海昏侯墓规模更大;从出土文物的数量来说,海昏侯墓之丰厚也十分罕见;但就考古意义上来说,两者各有千秋,都有特殊的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