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母机:国产替代加速突围,产业链龙头全梳理
导语:工业母机:国产替代加速突围,产业链龙头全梳理
国资委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经验总结与未来展望》中提出,更大力度布局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等领域加快补短板,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
近年政策频繁释放积极信号,对工业母机重视程度逐步提升。
《“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将工业母机作为重点领域进行支持,提出研发智能立/卧式五轴加工中心、车铣复合加工中心、高精度数控磨床等工作母机,到202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普及数字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初步实现智能转型。
“高端化+更替需求”是工业母机长期景气度核心。高端数控系统是大国博弈制高点,也是“卡脖子”的核心资产,当前国产化率低于10%,自主可控意义重大。
工业母机行业概览机床是将金属毛坯加工成机器零部件的机器,是制造机器的机器,因此也被称为“工业母机”。
机床作为装备制造业的工业母机,机床行业为装备制造业提供生产设备,并直接服务八大类126小类细分产业的设备制造。
因此,机床是制造“大国重器”不可或缺的利器,是衡量一国高端制造水平的标准。
随着2011年采购的设备的老化,机床设备将产生大量更新需求,目前仍处于更新需求持续放量阶段,有望托底机床行业需求。
机床的品种、质量和加工效率直接影响着其他机械产品的生产技术水平,因此,机床工业的现代化水平和规模是一个国家工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五轴联动数控机床是解决航空发动机叶轮、叶盘、叶片、船用螺旋桨等关键工业产品切削加工的唯一手段。
从过去的“巴统清单”到现在的“瓦森纳协定”,西方发达国家一直把五轴数控系统及五轴联动数控机床作为战略物资实行出口许可证制度,对包括中国在内的诸多国家实行了严格的技术封锁。
国产高端数控机床国内市场占有率相对较低,而军工、航空航天领域对高端数控机床有迫切的需求,我国在高端数控机床领域亟需制造自强。
我国机床行业集中度提升,但各企业在行业中的市占仍较小,机床行业竞争格局仍然分散。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统计,以产量为统计口径计算市占率,创世纪、秦川机床、沈阳机床、浙海德曼、海天精工、纽威数控、国盛智科、日发精机等位居前列。
数控机床产业链行行查 | 行业研究数据库 资料显示,数控机床是一种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机床。产业链主要上游为钣焊件、铸件、精密件、功能部件、数控系统、电气元件等;而在下游则主要用于加工各种回转表面和回转体的端面,应用于多个下游行业。
数控机床产业链:
拆分产业链,从供给端和需求端两方面入手追踪产业链景气情况。
供给端重点关注原材料价格(比如钢铁价格),需求端从内需、外需拆分,关注国内机床产量以及工业母机进出口贸易数量及价格,同时一些终端的消费场景短期需求变化也值得关注。
工业母机产业链核心关注点:
就目前我国数控机床竞争格局而言,市场较为分散,竞争相对激烈,但随着部分企业着手在高档数控机床领域进行布局,市场集中度也在逐步提升。
整体来看,数控机床的核心部件包括数控系统、传动系统、功能部件、驱动系统等,其中,数控系统占数控机床成本的25%-30%。
传动系统包括主轴、导轨、丝杠、轴承等,主要被德国、瑞士、日本、中国台湾的一些公司占据。
功能部件包括转台、刀具、齿轮箱等,全球市场依旧由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企业占据仍然来自欧日美等发达国家。以配套或者外购以上核心部件实现车床精度和可靠性在行业竞争中无法获得显著优势。
高端数控系统:数控机床最具价值关键部件高端数控系统是数控机床产业链上游最具核心价值的关键部件,是高端数控机床的灵魂。
数控系统由控制器、驱动器、电机三部分组成,可以大大提高工件加工精度和效率。
控制器把被加工零件的形状、尺寸等信息转换成数值数据指令,驱动器将数值指令转化为强电伺服驱动电流,电机是直接连接到数控机床上的运动执行部件。
数控系统大大提高了机床和工业运动控制装置的速度和精度,特别是在加工凸轮轴或者曲轴螺塞等异形工件时,利用数控系统最高能做到手动机床效率的700%。
数控系统由驱动器、控制器、电机构成:
数控系统由驱动器、控制器、电机资料来源: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
高端数控系统市场格局国产数控系统和海外高端数控系统在驱动和伺服技术、可靠性技术以及应用技术三方面差距最大,也是目前限制我国数控系统向高端迈进的核心技术。
在当前机床行业的产业链分工中,数控系统呈现专业化以及高度集中化的特点,全球市场主要由日本发那科、三菱以及德国西门子、海德汉等少数企业垄断。
目前国内70%以上的数控机床的数控系统使用进口产品,其中发那科、三菱、西门子三大龙头2020年合计市场份额就达67%。我国数控系统领域主要厂商为华中数控、广州数控、科德数控等。
随着近年来国家政策加大扶持,工业母机产业链关键领域自主可控不断加速,产业链有望迎来广阔的发展机遇。
【关注乐晴,洞悉产业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