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玉”出东方——带你走进良渚神秘的玉器文化
五千年前的余杭地区,华夏人民用朴素的方式,开启了一段震撼人心的古老文明之旅。良渚文化距今5300年左右,以杭州余杭良渚遗址群为中心,北至长江,南到钱塘江,分布范围较广,以复杂的琢玉业为世人熟知。那么,良渚的玉器到底珍贵在何处?今天我们就从良渚玉器出发,揭开良渚文化的神秘面纱。图 |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龙首纹玉镯,高2.65厘米,外径8.2厘米,孔径6.1厘米 | 现藏于良渚博物院许多人在博物馆亲眼见到良渚文化的玉器后,会发出疑问:这些玉为什么完全不透明?比起玉,这些明明更像石头呀!实际上,古玉因长时间深埋地下,受到温度、湿度、土地酸碱度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玉石会发生物理、化学的次生变化,可能会逐渐失去透明感与颜色。图 |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双孔玉钺 | 现藏于良渚博物院玉器的制作会消耗大量社会劳动生产力,而玉器所制的器物多用于宗教仪式。因此,一件玉器的制作不仅需要完整、受到全社会各阶层广泛认同的宗教信仰体系,更需要相对先进的生产力与完善的劳动体系作为底部支撑。
图 |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神人兽面纹玉冠状器,高5.8厘米,宽7.7厘米,厚0.35厘米 | 现藏于良渚博物院
良渚的玉器之所以独特,不仅在于繁复神秘的花纹,更因它的出现,可以反映良渚原始社会的宗教、礼仪和社会生活。原始社会中,石头成为了人们制作工具的原材料。在“遍阅诸石”后,人们发现,有些石头经过简单琢磨后,会显示出质地细腻、颜色淡雅、触感温润的特质。人们很喜欢这种特殊的石头,用它制成了各类器物。因其珍稀,只有身份地位特殊的人才有资格使用它。图 |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玉鸟,长5.5厘米,两翼宽5.8厘米,厚0.78厘米 | 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
首先,人们需要发现玉石的特性,并拥有除采集外的额外劳动力去琢磨石料。其次,原始的琢玉技术开始形成。这不是一个可以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过往人们磨制骨器、打造石器的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发生的质变。最后,原始社会的人类对石材已经有了脱离实用的审美意识。人们开始意识到石头中也存在“美”,并会创造符合审美需求的器具。图 |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石纺轮,厚0.8厘米,孔径1厘米,直径5.6厘米 | 现藏于良渚博物院
第一类是具备日常实用工具、武器外形的玉器,常见造型有斧、刀、纺轮等。这类器物已经没有了实用功能,但因其取自原始社会日常生活的常见器型,在玉器历史中有一席之地。图 |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玉纺轮,直径4.3厘米,孔径0.6厘米,厚0.9厘米杆长16.4厘米 | 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
第二类是装饰和佩戴的饰玉,如玉镯、玉珠、玉坠、玉管串等。这类玉器大约出现在7000年前。图 |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玉管串 | 现藏于良渚博物院
在中国玉器的发展历史中,因开采与琢玉技术的进步,饰玉和玉雕变得更为普遍、常见。礼玉相较前两类玉器,出现年代更晚,但因其融合了原始的宗教信仰、独特的器具形制与朴素的审美价值,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比前两者更为尊贵而神秘。图 |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玉琮式管,高3.5厘米,射径1.4厘米,孔径0.6厘米 | 现藏于良渚博物院尽管中国的玉器艺术在原始社会时仍处于初生阶段,但礼玉的制作技术却已经发展到高水平阶段,饰玉和玉雕也有相当不俗的发展。在已经发掘出来的良渚文化礼玉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一件硕大的玉琮。因其器型端庄,纹饰繁复,且体型远超其他玉琮,被学者称为“琮王”。图 |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玉琮,整器通高8.9厘米,上射径17.1-17.6厘米,下射径16.5-17.5厘米,孔外径5厘米,孔内径3.8厘米 | 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现在,这些珍贵的玉器虽无言语,却阐释了新石器时代中国文明的萌芽与发展,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历经五千年风雨的礼仪之“心”。结语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经历“琢磨”,玉汝于成。
同样经历“琢磨”,学问才能精进。
中国人喜欢将玉比作一切美好的事物,
因为玉与华夏人民
流淌在血脉里的精神一样,
切磋琢磨,方成大器。
琢之磨之,玉汝于成。
总监制:张筱曼
监制:邓莫南、王菁菁
责编:彭锋、韩丹
撰稿:李唯嘉
编辑:刘梦迪、李唯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