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井村名的由来
导语:
五井村名的由来
作者 | 李瑞之
关于五井村名的由来,历来有不同的说法。
下五井东村的付成学先生,曾于2018年讲述了一则他童年时代,亲耳从村中老翁那里听来的故事。
古代计量夜间的时间用“更”,自晚上19点起每两小时为一“更”,凌晨3至5点为五更。那时赶集得肩挑、手推、步行,速度缓慢,想不误赶集,只有早起早走!早起赶集一般都在3至5点,即:五更。每逢集日,通往五井的小路上,便布满了成群结队,络绎不绝的赶“五更”集的人。人们相约明天赶五更集去,“赶五更集”成为当时的流行语。“赶五更集”本是个时间集名,因“更”读jing音,演变成了地名五井集。
付先生认为,“五井”的由来,荒诞不经,实因集市而繁荣,因集市而发展,因集市而得名!
然而,古代商贩五更起床所赶的集,又何止“五井”一处呢?那又为什么独将此处称作“五更(音jing)集”呢?
下五井西村的尚青山先生则考证认为,下五井村有五口古老的水井,五井村因此而得名。
这也似乎不对。
五井集,本在下五井村,后来迁址于上五井村。
山东监察御史新安方远宜为《山东通志》撰序,时间为嘉靖癸巳六月暨望。嘉靖癸巳年是公元1533年,在此之前,早就已经有“五井”、“五井社”、“五井集”之称谓。对于元末立村的下五井村来说,在不足200年的时间里,又如何会迅速发展成一个大村,以至于拥有罕见的五口古井,而且还拥有“五井”集的呢?还不得不令人生疑。
我还在网上看到一篇关于五井中村的文章,不知作者是谁。文曰:“五井历史悠久,据西村龙王庙碑记载,唐初即有杨姓立村的杨家庄,后杨家庄东开有店铺,并常有人在店前进行交易,逐渐演成集市,始称店子集。故有‘先有杨家庄,后有店子集’之说。至宋代瓷业兴起,村北小河沿岸,瓷窑林立,窑主开井取土,形成五井,始称五井镇。”
光绪版《临朐县志》则曰:“临朐县有五井,井土各一色,可烧瓷器。见《通志·物产》”。但是,接着又说:“五井社,……土无五色,亦从未闻有烧瓷器者。”
该县志是说,临朐县有五井,井土各一色,这只是《通志·物产》的记载,但是,时人并没见到过这所谓的“五色”土,也从没听说有人在此烧制过瓷器。
该网文又说:“明嘉靖《山东通志》(卷之六·山川)即有‘五井,在临朐西南二十五里,产五色土,可烧瓷器。’的记载。1973年文物普查时,在村北发现一片南北宽150米,东西长300米,总面积4.5万平方米的唐宋瓷窑遗址,可见当年瓷业之兴盛。北宋以后,战争频仍,瓷业凋敝,居民流徙。金、元时期,陆续又有西寨、迟家寨、鞠家庄等村建立,与杨家庄、店子集并称五井镇。明、清两代商业发达,店铺林立,集市昌盛。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实行乡社制,即称五井社,俗称五井集或五井街。”
嘉靖《山东通志》卷之六《山川下》确实有“五井,在临朐西南二十五里,产五色土,可烧瓷器”的记载。但是,嘉靖《山东通志》卷之八《物产》并未见相关记录。
而嘉靖《临朐县志》记载,临朐县有“棉绸、山茧绸、生绢、木棉、红花、蜜、蜡、炭、煤、石灰、靛、狐狸皮”等物产,也没记有瓷器。
这说明,明嘉靖时代,这“五井”中的五色土虽可烧造瓷器,然而当时人们已经不再经营瓷窑了。
然而,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嘉靖《山东通志》的编者,把“五井”放在了河、水、井、泉之列,明显是将其当作特殊的水井来记的。这说明,当时“五井”之中,确实有水。
但是,此“五井”,并非尚青山先生所认定的用以吃水的“五井”,而应该是古代遗留下来的,能出产烧造瓷器所需五色土的“取土井”。
山东省省情资料库《临朐县志》亦曰:“下五井村,于元末立村,村内有五色井(井旁土皆五色)。”
不过,细细想来,不管“井旁土皆五色”,还是“五井,井土各一色”,取矿土烧造瓷器因而成井,似乎也不太可信。取矿土,似乎没有必要,也不太可能掘地成井。
然而,网文所言之五井村北所发现的南北宽150米、东西长300米的唐宋瓷窑遗址,确实存在。它还被记载在了山东省省情资料库的《临朐县志》之中。
但是,发现该遗址的时间不是1973年,也不是《临朐县五井镇村镇志略》中所记的1956年,而是1982年。
“五井瓷窑遗址,位于五井村北、旺井河北岸,1982年文物普查时发现。遗址东西宽300米,南北长150米,面积约4.5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层0.8~1.5米,发现大小几十个窑址和部分瓷器残片,瓷窑深浅不等,灰坑大小不一,一般深约2.5米左右。采集的标本有大小白瓷碗、瓷罐底、瓷片、釉柱等,考证为唐宋瓷窑遗址。1984年12月,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依据生活经验,窑口边上的土常常被烧得变色,而且深浅不一。
难道是古人误把废弃的窑坑当作了取土的矿井?
这,也似乎难以定论。毕竟,依据文物普查的结果,古窑有十几座,一般深约2.5米。自唐宋废弃,而至明嘉靖年间,少说得有400年的历史,依然呈“井”状的可能,实在不太大。
光绪《临朐县志》记载,“松山(即今嵩山)”南五里有黑山,山有两峰,俗称金葫芦、银葫芦山,山下有银洞数处,洞中有水,乃逯水之源。山涧细砂出麸金,虽含金量低,往往有贫民汰沙得之。明万历中,遣中使开采,官民涂炭,甚于兵燹,大为民害。康熙己亥,居民掘煤得砂,奸人云集,中丞峨村李公以闻,时方事西陲,军刍孔急,意欲佐公帑以塞私窦。庚子五月,归安陆师出董其役,与中丞条议八款,遍下郡邑:毋犯民间庐墓田园,毋纳四方亡命,毋扰地方供亿,执事、夫役、兵弁恪恭守法。陆师至临朐,开采三阅月,迄无成效,与中丞合词具请,封塞六井,惩首事二人而去。有陆师封黑山矿洞碑记其事,邑人至今祝之。
陆师奉帝命至临朐督办采金事宜,三个月后发现,所谓金矿,实为有人图谋,趁办矿以作乱,中饱私囊,于是上报朝廷惩办始作俑者,并永久封闭了六个“矿井”。
这一故事给了我们启发,五井虽然没有金银之矿,古人绝不会在此淘宝掘井,然而五井一带自古产煤,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
始修于民国二十二年的《临朐续志》有记:“煤炭:五井集旧有炭矿,往昔历经开采,所出炭质尚佳,皆以资本短绌,采掘又不如法,折阅中止。今邑人史柳堂邀请矿业专家勘验,具呈政府请领煤区,已蒙批准备案。将来如法开采成效当可逆睹也。”
光绪版《临朐县志》也有记载:“西山之石炭或窒其隧。旧有攻采者,其利萃于五井。”
山东省省情资料库《临朐县志》曰:“五井镇的下五井、茹家庄、朱家坡、花园河,以及嵩山乡北部和杨善乡西部,埋藏着古生代石灰系薄层优质焦煤,发热量5000~6000大卡/公斤。该煤区西缘被北东向五井断裂所截,断裂以西地壳隆起,形成高山,断裂以东沉陷,残存11层煤,厚薄不均,其中9行煤厚度最大1.5米。储量1415万吨。自清末至民国时期,曾几次开采而未成功,1958年建五井煤矿后连续开采近30年,至1987年底,保有量约569.8万吨。”
五井煤矿旧址就在五井镇朱音村以东、下五井村以北,这里至今尚有煤矸石堆积而成的“矸石山”一座,东西长约340米,南北宽约250米。
古代缺乏先进的开采技术,偶尔有人在此开采煤炭,那也必然是在煤炭最为富集的浅表层。而五井煤矿旧址一带正是这样的所在。
而制陶瓷所用的高岭土矿石,根据其质量、可塑性和砂质(石英、长石、云母等矿物粒径>50微米)的含量,可划分为煤系(硬质)高岭土、软质高岭土和砂质高岭土三种类型。
与含煤岩系伴生的矿产种类繁多,常见有:高岭土、耐火粘土、铝土矿、硅藻土、膨润土、叶腊石、石墨、硫铁矿、赤铁矿、菱铁矿、褐铁矿、石膏、硬石膏、石灰岩、白云岩、石英砂等。
虽不能说每一处煤矿都伴生有以上矿藏,既然古人在此建有十余座瓷窑,那足以说明此处煤矿所伴生的高岭土含量之大。
瓷窑在宋代以后停产,这也能从志书的记载中找到答案。
煤炭,“旧有攻采者,其利萃于五井”;“自清末至民国时期,曾几次开采而未成功”。这说明,五井一带的浅表层煤炭被开采殆尽之后,由于技术落后,无法开采深层煤炭资源,煤矿被迫废弃。制瓷业的兴盛离不开优质的煤炭资源,一旦煤矿停办,制瓷业也被迫终止。
由此来看,五井制瓷业和古代五井煤炭的开采都终止于宋代或宋末。
煤矿停办,矿井慢慢坍塌积水,而被不明就里的后人认作了普通的水井,被记入了嘉靖年间编纂的《山东通志》之中。
高岭土的化学成分中,含有大量的Al2O3、SiO2和少量的Fe2O3、TiO2以及微量的K2O、Na2O、CaO和MgO等。
而高岭土的颜色,主要与其所含的成分有关。一般含Fe2O3的呈玫瑰红、褐黄色;含Fe2+的呈淡蓝、淡绿色;含MnO2呈淡褐色;含有机质则呈淡黄、灰、青、黑等色;纯度高的则为白色。
而煤炭伴生矿高岭土的各种成分,又不太可能独立分布成矿,往往相互夹杂其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取出来,经过研磨,就变成了制造瓷器的原料,因矿石呈五种颜色,研磨成粉后,也便称作五色土了。
当然,所谓五色土,也不一定恰好就是五种颜色。咱们经常说的五彩缤纷、五彩纷呈、五色斑斓等,意指多种颜色的混杂,而非确指。在考古探掘中,“杂花瓣子土”,虽非五色,但是习惯上也称之为“五花土”,它常作为地下有无遗迹存在的判断依据。
这,便是嘉靖《山东通志》卷之六《山川下》之记,“五井,在临朐西南二十五里,产五色土,可烧瓷器”的由来。
也正因为五色土原本出自矿井之中,矿井坍塌淤堵填埋之后,后人也就无缘得见这产五色土的“五井”了。
这便是光绪《临朐县志》之记,“五井社,……土无五色”的原委了。
此文即将写成之际,得到了临朐县原博物馆副馆长馆长宫德杰先生的证实,在上五井村和下五井村之间有一条河道,称作旺井河,河床深约2~5米。古瓷窑遗址就在上五井西村东北部以北,在旺井河河道两岸的断崖上。
据山东省省情资料库《临朐县志》,五井煤区西缘被北东向五井断裂所截,断裂以西地壳隆起,形成高山,断裂以东沉陷,残存11层煤,厚薄不均,其中9行煤厚度最大1.5米。
实际上,任何河道都是断裂带的表象。也就说,河道总是在断裂带上,沿断裂带发育而成的。也就说,旺井河河道是五井断裂带的分支,处于五井煤区之内。
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古代废弃的煤矿矿井,很可能就在古瓷窑所在的旺井河河道一带不远处。
旺井河,也有人将其写作“望京河”,实际上是谐音记法。而且古代“矿”与“旺”音接近,“旺井”也有可能是由“矿井”转化而来的。
我们的结论是:五井一带在古代因挖掘煤炭,而形成大矿井,煤矿伴生高岭土矿石,矿石呈五色,研磨成粉可烧造瓷器,煤炭恰巧作为煅烧瓷器的燃料。后来,由于技术原因,深层煤炭无法开采,矿井废弃,而烧造瓷器需要大量的热度值极高的煤炭,煤炭在古代又无法大量远距离运输,五井制瓷业也就随着矿井的衰败,而退出了历史舞台。废弃的矿井,被后世传为五色井,简称五井。
实际上,光绪《临朐县志》就有过这样的推论:“今县有五井社,似以石炭井隧得名。”
2023年2月8日,我与老同学张洪生先生一同前往临朐县上、下五井一带调查走访,考察了下五井村北的河岸、下五井村与上五井之间的河岸、五井镇政府所在地莲花山以及下五井村的南岭等。
尽管电子版天地图山东把下五井村以北的河道标注为“黄龙沟”,临朐县第四中学后的河道,在河长管理责任制标牌上则标为黄龙沟。也就是说,临朐县志上所说的唐宋古瓷窑遗址所在的“旺井河”,其实是四中北侧的这一条河道。
不过,我们没有在宫馆长所说的位置发现瓷片和高岭土。
下五井村许振勇先生,生于1952年,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整平土地时,一直担任施工员。他介绍说,在下五井西村最南侧东西路东端的石桥以南,两侧河岸上,曾经有海量的古瓷片,有碗、有盆、有罐等(罐子有肚),有白、青、黑、鸭蛋黄等花色,有些瓷片非常细腻。依据他的指引,我们在桥南约150—170米处,将东西两侧土厓填入河道内所整平的农耕地里(位置在下图三角处),找到了大量的古代瓷片,有些是唐代或以前生产的,特征是平底足,个别的带有螺旋纹(见下图)。
从这座桥往东穿过大公路,东行,随即往南拐,上一小山。此山俗称南岭,又称作高家山子,有东西两个低平的山顶组成。
许振勇先生介绍说,东顶底下全是煤层,其西北侧、东侧、南侧、西南侧都有古代煤井。
东顶北,南北路西侧,有一清代矿井。矿井是由“金大人”投资挖的,挖了近100米深仍然没挖到煤,但是资金已全部用完,眼见血本无归,便寻了短见,吞金自杀了。于是,人们便用石灰做的三合土,在矿井西不远处为他做了个墓,人称“丘子”。上世纪雨水大时,这个“丘子”被冲离了原处,竟然没有破碎。因其吞金而死,人们便称他为“金大人”。上世纪五井煤矿曾计划把这个竖井用作出煤的井道,后因种种原因而放弃。
顺小路往南至顶部,东侧有一堆煤矸石,矸石堆南下方有一清代煤井,一直挖到民国时期,国民党还在里边埋了数人。此处往东还有一处古煤井,也是清代的。顶西侧古煤井,为明万历年间所遗留。煤井所在处,都已被整为大寨方。
沿路往南,下坡后,原有一条大致东西向的古道,向东下行往大辛庄,向西上行去上五井。这一坡道向西过山顶,用青石板铺就,是一条运煤路,路宽处至少1.50米,石板路长达250余米,上有2—3公分深的车辙印。下五井西村曾有一人牵着小毛驴,常年守候在这条石板路上,专门给推煤的人拉车子挣钱。
石板路两侧是五彩纷呈的高岭土,有黄、白、青、红等色。裸露的青色高岭土,用手轻轻一捻,便成为白色的粉末,细如白面,这应该就是传说中的观音土了。从路面算起,高岭土层至少有5米之多,上有一层约30公分的鹅卵石样石块,再往上是一层约40-50公分的细碎煤矸石,煤矸石上是一层薄薄的常见土层。
另外,从我们发现的古瓷片聚集区往西南,直线距离约600米,便是莲花山。其上确实也有很厚的制陶瓷的原料,俗称坩子土,也称坩子泥。但是,就其纯度而言,明显不能用来制作细瓷器。当地人介绍,上世纪七十年代或者前后,曾经聘来淄博的陶瓷工艺师做生产指导,但是这里生产的是建房用的红瓦。后来,由于厂内技术人员学艺不精,请来的师傅撤走后,生产的红瓦往往有裂纹或爆裂点,便被迫停产了。先前也有人用它制作过陶盆陶罐,但是质量都较低劣。下五井西村的尚青山先生介绍说,在瓦厂以东,莲花山顶部东侧,也曾建有陶瓷厂,主要生产耐火砖。
百度百科介绍说,坩子土,也称瓷土,主要成分是高岭土,常用以制作缸瓦,偶有精品出现。
安兆东先生介绍说,当年五井煤矿也曾经上马生产红瓦。这进一步说明了五井一带坩子土分布的广泛性。
从实地考察来看,唐宋古瓷窑依托的优质高岭土,应该主要出自南岭,而明清时代,人们挖煤总是离不开南岭,这足以说明,唐宋所传下来的,便是南岭底下有煤矿,而且是优质煤。
也就是说,唐宋时,人们便以南岭的优质煤矿和优质高岭土为依托,在此一带烧造瓷器。矿井上部内壁为高岭土,土呈五色,后来人们便以此处井壁呈五色这一特有且鲜明的特征,将此一带命名为“五(色)井”了。
这,基本可以作为定论了。
图片/王志刚
李瑞之,1967年生人,青州人,本科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英语教育专业,任职青州市实验中学,对英语学法研究与指导,尤其是对词汇与短语的记忆有着独特的思考,青州市特级教师,爱好地方文史,尝试从前人从未有过的角度,依据史料的记载和传说,从文字起源、音、形、义、转,以及地形地势等方面,利用较为严密的逻辑推理,对青齐大地上的部分史话风物地名进行解读,著述百余万字,已发表的有《亚丑部落之疑》《真真假假话营丘》《花将军与朱元璋三杀山东考》《漂移的益都》《寿光的由来》《白马院与北马栏的关系》《禅让、射日与奔月——你所不了解的“神话”》《弥河名称考》《民俗送盘缠》《女水考》《青州佛缘》等数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