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精心挑选的徒弟姜维,后期为何不堪一击?其实原因很简单
导语:
稍微对三国历史有些了解的朋友可能都知道,蜀汉丞相诸葛亮不仅才华过人,而且还慧眼识人,蜀汉后期发掘出了许多有能力、有才华的人。
无论在任何时期,人才的价值远远要高于一城一地所带来的收益。在这种心态的影响下,北伐途中诸葛亮培养了很多的优质人才,例如王平,马岱和姜维等人。
这些经过了北伐血与火洗礼的人,基本上都成为了蜀汉后来的顶梁柱,其中诸葛亮在姜维身上花费了最多的心血。
成功收服了姜维之后,他不仅将姜维留在自己身边协助处理军政要务,更是苦心孤诣将毕生的所学传给了他,希望能够继承衣钵带领蜀汉走下去。
然而,如此被赋予重望的姜维却并没有能带领蜀汉继续发展壮大,到了三国后期的时候,姜维及其手下的兵勇反而变得不堪一击,频频被邓艾过击败。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情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天水的“麒麟儿”姜维字伯约,天水冀县人,在《三国演义》中第一次出场是在诸葛亮北伐攻取天水的时候。当时,曹魏驸马夏侯懋向魏明帝曹睿主动请缨,要去抵抗诸葛亮的入侵。
然而,夏侯懋不过是一个酒囊饭袋罢了,一贯养尊处优的他又怎么会是老谋深算的诸葛亮的对手。交手数次后,夏侯懋就落入了诸葛亮的手里。
诸葛亮以夏侯懋为诱饵设下调虎离山的巧计,企图一鼓作气攻下天水。
却不料当时在天水为功曹的姜维识破其计,反倒将计就计反咬了诸葛亮一口,让蜀军吃了个不小的亏。
自此之后,诸葛亮便记住了这个年轻人,尽管《三国演义》中对姜维的出场难免有一定的艺术化,但是俗话说的好“艺术源于现实”。
在正史《三国志》中,姜维的形象虽然不如小说那么丰满,但也相差无几。
历史上的姜维出身天水冀县,父亲姜囧在他幼年时期便战死沙场,只留下了姜维及其母亲在乱世中艰难的求生着。
尽管生活十分的艰难,但母亲却依然没有放弃对儿子的教育。
在母亲的督促下,姜维自幼便养成了温和敦厚的良好品性,在家对母亲极其孝顺,在外则广读诗书、结交名仕。
姜维温和敦良的性格,再加上他满腹的才华,很快在这些名仕的口中就得到了一个新的称呼“麒麟儿”,简简单单的三个字就足以说明姜维的不凡。
因为适逢乱世,姜维自忖若是没有一身好本事,难以保护自己的母亲过上太平日子。
于是,他便接过了父亲姜囧的担子,继承了他的功曹之位,在天水保卫着一方百姓。
如此慷慨的义士自然会得到众人的认可,姜维仁义的名声传扬的越来越远,也是因为如此诸葛亮才知道他这样一个人。
那个时候诸葛亮正苦其年岁渐高、后继无人,马谡虽好但却缺少实际经验和本领,听闻了姜维的美名之后,诸葛亮便产生了想要收其为弟子继承衣钵的想法。
诸葛亮通过亲情的感化和离间计等手段,成功将姜维逼得走投无路,最终只能在其母亲的规劝下归顺了蜀汉。
得到姜维的诸葛亮大喜过望,甚至认为此次北伐攻城掠地带来的收益,都不如收服姜维带来的收益大。
在姜维归顺蜀汉之后,诸葛亮待他如同其子一般,不但对其各种加官进爵的优待,更是不惜将毕生所学传授给他。
诸葛亮似乎很坚信只要有姜维在一天,蜀汉就一天不会倒下。
事实也证明了诸葛亮的远见,姜维苦苦支撑了蜀汉数十载,直到自己倒下蜀汉才正式宣告了灭亡,可以说姜维的一生都与蜀汉的兴衰牢牢的绑定在了一起。
不过,姜维虽然是忠义之人,但也无法改变一个问题,那就是在魏蜀征战中屡屡受挫、不堪一击,为何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呢?毕竟诸葛亮出祁山时刻并非如此。
无力回天的姜维曾经,为了能将姜维培养成能独当一面的帅才,诸葛亮放下蜀汉丞相的面子,亲自写信给当时的大将军蒋琬,希望他能够让姜维多上前线得到历练。
但从结果上来说,除了北伐中上方谷截杀司马懿一战取得大胜之外,姜维所参与的其他战役均没有收到什么特别好的反响,甚至有些战役还被打得丢盔弃甲大败而归。
难道说诸葛亮的眼光有问题?其实并不是,姜维后期的不堪一击是有原因的,这几个原因是无论如何都无法回避的致命原因。
首先从姜维个人的角度来说,作为武将他在战场之上依靠的更多还是自己的武艺,在军事战略、战役战术等方面远不如自己的老师诸葛亮。
诸葛亮用兵最为谨慎,但凡天时地利人和只要一方面不占优势,那么他就绝对不会轻易用兵。姜维师承诸葛亮多年,却没有学到自己老师的这一点。
就拿姜维围攻南安来说,南安靠近西凉、气候极其寒冷,如果诸葛亮用兵的话一定会考虑到南安的气候,毕竟自己的将士们都是西川人氏。
西川的气候温暖湿润,远没有南安的天气那般让人望而生畏,他在行军之前就一定做好万全准备,让部下多带好御寒衣物攻城等诸多准备工作。
然而姜维却并非如此,他忽视了将士们生活在西川温暖湿润的环境这一特点,不顾天时以至于被陈泰以逸待劳打得溃不成军,最终自取其辱大败而归。
其次姜维在战争中也经常枉顾地利,就拿姜维最后一次北伐攻取南安来说,吸取了前面“徐徐图之”而战败的教训,姜维决定速战速决一鼓作气拿下南安城。
尽管这个做法很不错,但是他却再一次忽略了一个事实,南安城城高墙厚、易守难攻,城内的守军只要坚守不住以逸待劳就一定能拖到魏国的援军支援南安城。
可以说姜维此战完全不占地利,必然是难以成功的,事实也正如此。魏国援军在邓艾的带领下火速驰援南安,再一次给了逆天而为的姜维一次打击。
最后就是人和,在蜀汉内部除了姜维这样道德高尚之士外,也就只有那些一直追随诸葛亮北伐的将领、文官,还能坚持光复汉室,兴与旧都的理想。
其余的蜀汉官僚道德水准可没有那么高,亦或者说目的并不那么单纯,党派至间的争斗非常严重。
对于他们来说,光复汉室不过就是一块大饼而已,对他们来说,升官发财如何保住自己的仕途亨通才是最重要的。
姜维虽然道德高尚、军事才华很高,但是他的政治敏锐度却很低,看不透这一点。对于姜维来而言,老师诸葛亮临终时交代自己的北伐才是他的一切。
于是,姜维和这些大臣之间的矛盾,随着时间的推移上升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
俗话说得好“攘外必先安内”,试想一下内部争权夺利,那么对外又怎么可能获得胜利?天时地利人和姜维通通不占优势,怎么可能能在对外战争中获得胜利呢?
硬实力上的差距除了枉顾天时地利人和这一点之外,另一个让姜维变得如此不堪一击的原因,就是天下大势不倾向于蜀汉。
通过对比魏蜀吴三国的国力不难发现,蜀国早已处于大势已去的下风,它是三国之中最弱的一方。
尽管如此,蜀汉却依然能安然屹立数十载,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川蜀之地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非常适合偏安一隅,但从某个角度来说也是出川的阻碍。
刘备和诸葛亮在世时都很重视民力,也都懂得爱惜百姓,就算到了后来诸葛亮北伐时,也是在尽自己最大努力尽量减小北伐对国力和百姓的伤害。
这也就是为什么诸葛亮北伐时蜀中百姓能接受,甚至能心甘情愿的为国效力的原因,然而姜维却并不明白这一点。
九伐中原明显变成了劳民伤财,因此蜀中百姓的态度发生了很明显的转变,他们都不再支持姜维的北伐,反而开始对北伐怨声载道。
不但百姓如此,就连蜀汉的士兵们更是如此。
原先,士兵跟着诸葛丞相还有光复汉室的希望,现在跟着姜维就完全没有希望,所以他们也开始逐渐不再服从姜维,亦或者是表面一套背地里一套。
试想一下,本就处于弱势下的姜维,再加上一些表里不一的将领和士兵,这样的姜维又怎么能做到可堪一击呢?
总的来看,硬实力这个东西是无法用阴谋诡计来弥补的,无论在任何时候阴谋总是打不过阳谋。
可悲亦可叹,继承了诸葛亮衣钵的姜维一心只想完成诸葛亮的遗愿,希望带着遗憾离世的恩师有朝一日能够彻底安息。却没想到,因为种种原因自己还是败了。
也许在姜维死于乱军之中的那一刻他才明白,不是自己不努力,而是实在无力回天,毕竟蜀汉一州之地去打曹魏的天下九州失败是必然的。
对此,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