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时尚

一场汽车工业史上的间谍案

导语:

《鬼谷子•内楗篇》中提到:“得其情,乃制其术。”这一点不仅适合于古代谋士的游说活动,对于现代商战也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在今天,商场就是战场,要想在经商活动中获胜,就必须做到“得情”。而要做到“得情”,就必须注意收集经济信息,了解市场需求,掌握商业行情,探知竞争或谈判对手的意图等。这是经营活动的重要谋略。

挖人才,是当今窃取经济情报的高招。

1996年3月,美国汽车工业巨头通用公司的环球采购部总管何塞.伊格纳齐奥.洛佩斯携带该公司大量秘密资料跳槽加盟德国大众汽车公司。这些资料包括:通用公司汽车工业图纸、计算机软盘、计划研究报告以及 2003年前的销售战略等商业机密。这一事件在世界汽车制造业中像是引爆了一枚炸弹,立刻引起了巨大震动。一场世界汽车工业史上前所未有的间谍案也由此开始了旷日持久的诉讼。

一场汽车工业史上的间谍案

洛佩斯历来善于同供应商讨价还价,并设法把公司 1994 年底前的零件开支砍掉 40 亿美元,因此,他获得一个著名绰号-成本杀手。很快,洛佩斯成了公司内外炙手可热的人物,而且随着对通用汽车公司与欧洲业务的了解,洛佩斯的影响已远超出了他所负责的采购范围。

1992年夏末,大众汽车公司总裁皮埃希和公司其他董事到美国汽车城底特律参加一个经营管理会议,会上曾有人提到洛佩斯可以担任大众公司制造部门的负责人。于是,皮埃希便将拉拢洛佩斯的任务交给了负责北美业务的董廷斯 •诺伊曼。

诺伊曼是个和蔼可亲的人。开始他几乎每天都给洛佩斯打电话、写信,建议洛佩斯会见皮埃希,洛佩斯迟迟没有答复。但诺伊曼并不气馁,他数次拜访,力尽亲近之能事。终于,洛佩斯心动了,答应会见皮埃希。

皮埃希如期赴约,并许以百万马克的报酬,极力劝说洛佩斯改换门庭。也许是巨额高薪的诱惑,也许是佩洛斯认为找到了足以施展个人才干的地方,双方心有灵犀,一拍即合。佩洛斯还就有关合作事宜同大众方面交换了看法。不难看出,此时的洛佩斯己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了。

从这次以后,洛佩斯便开始为自己的跳槽做准备。他一边从自己助手中选出几位得力干将,一边收集公司资料,由于洛佩斯对通用汽车公司业务了如指掌,使得他不用费多大力气便可获得大量通用公司的商业秘密。如通用公司采购的新型V-6发动机的研究报告。据说,这些资料共计数百万页,装了几十箱,有的还被输入电脑软盘里面。这些机密一旦被大众公司掌握,大众公司将有充分的时间适应对手的政策,在期限、市场趋势和价格方面与通用公司竞争。

纸是包不住火的。洛佩斯的行径很快被通用公司发觉,但为了留住洛佩斯,通用公司并没有给他难堪,而且在 1993 年2月提升他为公司副总经理,以希望他回心转意。

然而,大众汽车公司则准备为把洛佩斯挖走做更大努力,同年3月5日,大众汽车公司董事长克劳斯.利森向洛佩斯提出同他签约,让其出任仅次于皮埃希的第二把手。这使洛佩斯的年薪可达 160 万美元,是他在通用汽车公司的四倍,甚至比总裁史密斯还高。

1993年3月11日,通用汽车公司宣布洛佩辞职,但是公司的高级经理们仍试图说服佩洛斯留下来。公司提出让他担任北美业务部总经理;这是特地为他新设的一个职位,仅次于史密斯。洛佩斯表示愿意留在通用汽车公司。

消息灵通的皮埃尔得知后,马上从德国大众总部打电话给佩洛斯。据知情人说,甚至西班牙国王也给他去了电话,希望大众汽车公司在西班牙建厂。三天后,通用汽车公司举行记者招待会,总裁史密斯打算在会上宣布提升佩洛斯的消息,然而为时已晚,佩洛斯早已携带大量公司资料不辞而别。

一场汽车工业史上的间谍案

皮埃希不遗余力地把通用汽车公司的洛佩斯挖走,从而大大加速了发展。

在这里,虽然洛佩斯将公司商业机密大量带走是有悖职业道德的行为,但从大众公司不遗余力地挖人才的行为来看,能够得到一流的人才,能够探得更多竞争对手的情报,的确是加速发展,提高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然,如今的猎头公司怎么会越来越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