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巷,影壁,垂花门……他住在历史里
导语:
北京东城 | 作者 闫文
已逾耳顺的蒋连生,在东四六条胡同住了50年。身为老北京,热情、淳朴是大家对他最深的印象。蒋连生的家中总是热热闹闹的,邻居都喜欢来这里喝茶聊天,谈论最多的话题就是他所居住的地方——崇礼住宅。
崇礼住宅原为光绪年间大学士崇礼的官邸,占地面积约1万余平方米,由两院一园一侧宅组成。
从东四六条西口进入,没走多远就能看见胡同南侧的八字照璧,气势恢宏、格外醒目。照璧在两侧斜出两翼短墙,从上方俯视呈八字形,所以称为八字照壁。照壁下有基座,上有砖雕花饰。从大门走出,精美图案浮现眼前,让人赏心悦目。蒋连生介绍:“照璧两翼的设置在当时还有一项功能,就是便于马车在此回转停放。”
照壁对面是屋宇式大门,从建筑规模来看,属于广亮大门,是当时普通宅院中等级最高的。广亮大门在构建上,包括抱框、门扇、余塞板、走马板、连楹、门簪、门钹、抱鼓石、门枕石、门槛等样样俱全,显示出当年居住人非同一般的社会地位。在门外台阶旁,还设有上马石与拴马桩。
从大门外向里望去,一座独立式内影璧映入眼帘。上面刻有二字,现已模糊不清。“我曾经试着按照上面的轮廓进行描绘,和大菊胡同里院落门上雕刻的‘戬毂’二字进行比对,我觉得这影璧上的字与其相似。”蒋连生说。戬毂寓意吉祥,在《诗经》中有过记载,“天保定尔,俾尔戬毂,罄无不宜,受天百禄”。影璧表面光整,磨砖对缝,且顶部也设有精美砖雕,与门外照璧相互呼应,形成空间感。
崇礼住宅西侧的月光胡同,曾经也是院内建筑的一部分。蒋连生介绍,月光胡同曾是条南北向的廊子,因为年久失修导致坍塌,形成了现在的月光胡同。根据门口照璧、影璧的设置来看,65号院为崇礼住宅正宅。从大门、影璧、倒座房、垂花门、厅房、正房、耳房、厢房、廊,纵深至后罩房建筑保留完整,在宅院中轴线左右均匀分布。
走进大院深处环顾四周,无不体现匠人智慧与建筑之美。区分内外院的垂花门,坐落在住宅中轴线上的关键位置。虽说建筑体积相对较小,但在装饰方面得到了充分的展示。砖雕、木雕、油漆彩画、石刻等元素使得垂花门成为院内吸引视线的焦点;与垂花门相连接的廊子将院内房间一一串联,尽显庭院方正规整;四合院中的廊子属单面廊,上设有什锦窗,由方形、圆形、扇面形,多角形,桃形等图案组成,营造了廊内和谐气氛。蒋连生表示,院内还有个建筑细节已经看不到了,整个院落地面是朝东南方向倾斜的,便于排水保持地基相对干燥,起到保护房屋木质构架的作用。
由于历史原因,如今的崇礼住宅已成民居,门口常有过往好奇游客打探其里。
四合院让人们眷恋的,不仅仅是院子本身。它与四季相关,与生活相连,与情感结合。冬天坐炉边看窗外飞雪,夏天站帘内听落地雨声,白天孩子们追跑嬉戏,晚上鸣虫低声争叫,这种惬意不是住在现代高楼大厦所能比拟。正如歌词里唱的:“四四方方一座城,东西南北分得清,邻里街坊是朋友……养育着一代代的老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