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因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归因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有哪些)
归因理论是指说明和分析人们活动因果关系的理论,人们用它来解释、控制和预测相关的环境,以及随这种环境而出现的行为,因而也称“认知理论”,即通过改变人们的自我感觉、自我认识来改变和调整人的行为的理论。
归因理论是在美国心理学家海德的社会认知理论和人际关系理论的基础上,经过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罗斯和澳大利亚心理学家安德鲁斯等人的推动而发展壮大起来的。
根据心理学家弗里茨·海德的归因理论,人通过两种主要的归因方式去解释自己或其他人的行为。
内向归因把事情的起因归因在行动者的性格,态度,或人格而导致的。比如说,当一个小孩哭时,如果我们把他哭得原因归因为那小孩调皮,无理取闹什么的,这就是一种内向归因,因为我们把小孩哭的行为看作是他的人格问题。
外向归因把事情的起因归因在行动者的外在因素或处境而造成的。用回刚刚那个例子,如果我们把小孩的哭归因在小孩其实是肚子饿了或是不舒服才哭的,那我们的归因方式就属于外向归因。
归因理论的常见现象:
1. 基本归因错误
指人们在评估他人的行为时,即使有充分的证据支持,但仍总是倾向于低估外部因素的影响,而高估内部或个人因素的影响。
2. 自我服务偏见
指个体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如能力或努力),而把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如运气)。
3. 判断他人时常走的捷径
(1)选择性知觉,指观察者依据自己的兴趣、背景、经验和态度进行的主动选择。
(2)晕轮效应,指根据个体的某一种特征(如智力、社会活动理、外貌),从而形成总体印象。
(3)对比效应,指对一个人的评价并不是孤立进行的,它常常受到最近接触到的其他人的影响。
(4)定型效应,指人们在头脑中把形成的对某些知觉对象的形象固定下来,并对以后有关该类对象的知觉产生强烈影响的效应。
(5)第一印象效应(首因效应),人对人的知觉中留下的第一印象能够以同样的性质影响着人们再一次发生的知觉。
归因研究虽然一直相当活跃,但归因理论真正对教育领域产生影响并不很早,这种影响始于韦纳。20世纪70年代初,韦纳尝试用归因解释成就动机,从而创造性地将这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至今仍颇有影响力的动机归因理论。
在韦纳的动机归因理论中,他首先确定了成就情境中成败归因的最显著的原因知觉即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同一种活动情境中的原因知觉是多种多样的,不同情境中的原因知觉更是千差万别,为了寻找众多的原因知觉内在的共同特性,韦纳通过逻辑和经验分析、数理统计分析(相关法、多因素分析法、多元方差分析)确定了原因的三个维度:(1)原因源,原因源是指原因是行动者自身原因还是外部环境的原因,如考题难度是外部原因,能力是内部原因;(2)可控性,可控性是指原因能否受行动者主观意志的控制,如努力的可控性较高,能力、运气的可控性较低;(3)稳定性,稳定性是指原因是否随时间而改变,如运气很不稳定,而能力较为稳定。韦纳进而提出了归因的三维结构模式:原因源×可控性×稳定性。他认为对任何一种原因知觉都可以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表中列出了他对于学业成就归因中一些常见的原因知觉的原因维度的分析。
可以说,韦纳对于原因维度的确定是他对于归因研究的重要贡献之一。韦纳对于归因研究的另一重要贡献是,他使我们对于归因的关注不再仅仅局限于归因本身,而开始探索归因对于后继行为的影响。韦纳认为,归因不是一个独立的过程,它是行为后果与后继行为之间的中介认知过程,对行为后果所作的归因会影响到对下次结果的预期及情感反应,而预期及情感反应又成为后继行为的动因。他曾提出了一个简明的动机归因模式,来表达存在于归因、情感、行为预期与行为之间的这种动力关系:
成就动机是人类所特有的高级动机,而学习动机在个体的学习行为中起着十分重要的动力作用。根据归因理论对人类心理动机的透视和分析,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进行学习动机的激发。
1. 学会积极归因,形成有效的学习动机
所谓积极归因即能够调动学习积极性的归因方式。从韦纳的成就动机的归因模型中我们可清楚地看到,行为的内外控制点和稳定性均影响人的成就动机和行为,其中稳定性的作用尤其重要。这一理论告诉我们:失败归因于稳定的、内部的、不可控制的原因将会弱化进一步活动的动机;而失败归因于不稳定的、外部的、可控制的原因,则不会弱化甚至还会强化进一步的活动动机。成功归因于稳定的、内部的、可控制的原因,将进一步强化成就动机;相反,若成功归因于不稳定的、外部的、不可控制的原因,则无助于强化,甚至还会弱化进一步的活动动机。因此,当成功时应多做稳定归因,而失败时要多做不稳定归因,这样才有利于个体保持积极的行为动力。如果总是将失败归因于一时较难改变的能力缺乏,个体可能就不会努力去尝试解决类似的问题了。许多同学的厌学情绪就是在失败情境下因不适当的归因而产生的。
2. 明确目标,体验成功,增强自我效能感
为什么具有同样智力和技能的人在同一任务环境中,会有不同的行为表现其原因就在于他们各具不同的自我效能。自我效能是个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种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它是个体自身潜能的最有影响力的主导因素,对控制与调节个体的成就行为,尤其是在个体面对困难时的态度和坚持性及策略的采用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激发个体为达到目标所付出的持久的努力,勇于面对各种挑战,不怕困难和挫折,力图实现成就目标。
第一,要设置明确而合适的目标定向。学习动机对学生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学习目标上。一个人的求知欲越旺盛,越想得到别人的赞许和认可,增强自尊,他在有关的目标指向性行为上就越想获得成功,其行为的强度就越大。因此,不管是为获得知识、能力,或者是为获得良好的地位、声誉,学习目标定向明确,个体学习行为的积极性就高。一个没有学习目标的人,在学习上缺乏进取性、主动性、自觉性,即使获得好成绩,其成功感也不会强。尤其是那些自我能力归因较低的个体,当遇到困难或遭遇失败时,学习会更加消极。因此,明确而合适的学习目标走向,有助于激发个体的学习动机,获得强烈的成功体验。
第二,可进行“自我竞赛”。即同自己的过去比,从自身进步、变化中认识、发现自己的能力,体验成功,增加自信心。
第三,为自己创设更多的成功机会,发挥自己的专长与潜能,增强胜任感。譬如,语文、数学成绩都较差,但擅长美术,就可从发挥美术特长入手,增强自信,从而增强攻克语文、数学科目的学习困难的信心。不过,成败经验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还受到个体归因方式的左右。只有当成功被归因于自己的能力这种内部的、稳定的因素时,个体才会产生较高的自我效能感。因此,在对成败进行归因时,还应持积极、客观的态度,以增强自我效能感,保持持续的动力。
归因理论帮助我们用更加客观的角度去思考他人的某种行为,以他人的立场或处境去解释他们当时的行为,而不是了断的去推断他人态度,人格,脾气有问题。学会多方面思考,从他人的角度观察事件会让我们成为更加思想成熟的人。
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学!如果您在日常生活中,有关心理学方面的烦恼和疑惑,欢迎一起学习讨论!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优秀作者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与我们取得联系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纳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