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英国贵族的偷腥地,为何如今丢了人气?游客看穿了本质
导语:
世界上有些特色街区,总能吸引大量游客的参观,比如美国的九曲花街,上海的南京路,法国巴黎的香榭丽舍大道,北京的前门商业街……它们要么诗情画意,要么风情浪漫,要么人气满满,总之都有可以牵动游客情绪的亮点。英国首都伦敦,也有一处特色街区,它因属于伦敦地区市井气息最浓区域,到处充满异国情调,居住着许多外国移民,所以被定义为“反传统”,它就是位于英国伦敦西区的诺丁山。
相对于伦敦的典雅厚重气息,诺丁山(Notting Hill)确实有些高调浮夸,虽然偏安于伦敦西区一隅,却是个实实在在的“小清新”。由于诺丁山的地势在伦敦市区中偏高,所以就有了现在这个名字,其实那根本没有山。
游客来到诺丁山街区,可以发现这一带的道路是高低起伏的状况。当地最多的居民是外国移民,来自世界各地,当地人呈现着不同的肤色,分属不同的种族,操着不同的语言,交流着不一样的信仰,大家其乐融融,混居于此。
街道两旁尽是色彩斑斓的房子,一些临街店铺装饰着艺术气息满满的橱窗。
每到周末,诺丁山街区就会举办民间市集活动,商贩的摊位沿街摆设,没有城管,没有工商,只有无尽的廉价商品。一切都让人感觉放松,这可能对于一贯以古板、严肃调性示人的伦敦人来说,诺丁山绝对是个“没溜儿的街区”,“没有品位,缺少正统风范”,“与英国传统文化相背离”。
诺丁山地区除了因“每周一市”(周末市集)而在入境游客中出名之外,其实它还有个欧洲地区规模最大的街头狂欢节——诺丁山嘉年华会,也相当著名,狂欢盛会每年8月末的时候举办,每年都能够吸引百万级的游客参与各种音乐、戏剧、美食和市集交易。
诺丁山这种“嬉皮士”的“市井”气息,与英伦正统、严肃、保守、优雅的气质形成了严重反差,而且这种“不入流”还是当地由来已久的传统。传说早在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的一百年里,在伦敦顶层生活圈里过着养尊处优生活的王公贵族和社会名流们,几乎人人都喜欢来诺丁山逛街,但只能是偷偷地来,悄悄地走,因为当时英国有地位的贵族,受家庭环境影响不允许出入此地。
你以为这些名门望族真的是来逛市集、淘宝贝的吗?当然不是!由于当时诺丁山地区生活着不少来自北非和加勒比地区的外国移民,街头各种货物、各色人等、各种交易在这里都可寻到,市井气息中不乏浪漫因素,于是这些名流贵族很喜欢来这里开眼界、长见识,寻找浪漫的感觉。当时很多英国贵族在诺丁山都有秘密的“爱巢”或“安全屋”,用以“金屋藏娇、私会情人”!时隔百年,如今那些浪漫的“爱之屋”已不知所踪,但洒脱浪漫的调性却仍在这里延续。
我最早听说“诺丁山”这个名字,是因为茱莉亚罗伯茨主演的同名电影:一位好莱坞女明星在诺丁山遇到了一个腼腆的书店老板,二人相遇、错过、重逢、相爱的浪漫故事。这就像一粒种子,深深埋进了我的心底。走在诺丁山起伏的街道上,可看到许多彩色鲜艳、时尚的商铺,其中许多是加勒比海地区移民后裔开设的商业。这种丰富多彩、活泼跳跃的建筑在伦敦绝对是“反常态”的,但看上去却感觉时尚、浪漫又生机勃勃。
诺丁山的Portobello Road号称当地最热闹的一条路,上千家商铺遍布半英里长道路,但一直以来当地的商户却总在抱怨没什么人气,除了一年一度的狂欢节之外,平时的游客和本地人都不多。和当地商户聊起这条街区“人气低”的原因,店主的解释是——伦敦人口基数小(2017年:890万人),跟中国的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没法比,所以来这儿逛街的人不多。我却不这么认为,中国一线城市商业街“人气爆棚”,大多数是外地游客的贡献,而非本地人,诺丁山“人气不足”的问题可能是因为伦敦人和整个英国对它的“反传统不认同”!
此行诺丁山,我专程去找了一下电影《诺丁山》里面男主角开的书店——The Notting Hill Bookshop,就在路的拐角处。书店的橱窗里贴有关于这部电影的海报,门的一侧圆形木牌上刻着一句话——“正是这家1981年创建的书店给了导演灵感,以它为原型,才有了电影里著名的旅行书店”。正当我举起相机拍照时,一个女孩闯进入了我的镜头。我们彼此会心一笑,才有了这张“纪念照”。
喜欢旅行的朋友,欢迎关注福大人,告诉你关于出门旅游那些事儿!@福大人爱旅行,其实哪儿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