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职场

李鸿章和左宗棠的矛盾早就埋下了

导语:

李鸿章和左宗棠的矛盾早就埋下了

文 / 子玉

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恩怨,湘军集团最终分化为湘系、淮系、楚系之后,曾国藩、左宗棠和李鸿章之间产生摩擦几乎就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尤其是李鸿章和左宗棠,后来几乎发展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其实,这两人之间的矛盾早在剿灭太平军时就已经埋下了。事情还得从他们各自的身份标签被更新之后说起——

咸丰十一年(1861)8月10日,咸丰正式任命曾国藩为两江总督,并授钦差大臣,督办江南军务;

同治元年(1862)1月24日,朝廷任命左宗棠为浙江巡抚。次年5月5日,慈禧又进一步提拔左宗棠为闽浙总督,兼任浙江巡抚;

同治元年(1862)4月,李鸿章代理江苏巡抚;

这是清朝在对八旗和绿营彻底失望之后作出的无奈决定,同时也是为了从内部瓦解湘系的势力打出了一张互相制衡的牌。

是的,三人此时的头衔都是地方督抚,职位上已经是平起平坐的同事,就像分家之后的亲弟兄,以后都要关起门来过自家的日子。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左宗棠将援助江西和安徽的楚军都给撤了回来,并表示,“以后只对曾国藩的嫡系予以有限配合”。

1863年,三人为了各自的前途都聚焦自身所有的能量疯狂在太平军身上输出:湘军战天京、左宗棠战浙江、李鸿章战江苏

以前那种众人团结在曾国藩这面旗帜之下的日子再也回不去了。

从1862年之后,左宗棠就因为性格、认知以及利益纠葛和曾国藩产生各种冲突,但毕竟只局限于书信往来之间的语言攻伐,大家都是文化人,以前又是上下级关系,还是要顾及对方的面子嘛。

对于李鸿章来说,他也只会考虑曾国藩的感受,在面对左宗棠时简直就是各种不讲武德的行为。

同治二年(1863)冬天,李鸿章以诱降的手段拿下了苏州城,江苏的战事只剩下了扫尾阶段。

按照“互不侵犯原则”,李鸿章接下来的任务就只剩下将精力聚焦在恢复江苏的生产生活上。

是的,拿下天京曾国荃势在必得,肃清浙江境内的太平军,左宗棠也有把握,他们都不想别人来给自己锦上添花。

但这只是三人的一厢情愿,因为,他们也只是站在自己的层级来考虑问题,而紫禁城的慈禧显然不会这么想,按照天下一盘棋的思路她只想快速解决太平军问题,早一天拿下天京,她就能早一天睡个踏实觉。

李鸿章和左宗棠的矛盾早就埋下了

▲慈禧此时是清朝的主导 图源/剧照

于是,慈禧“致电”曾国藩:

“苏州城已破,杭州城也就是最近的事,而金陵城又比较坚固,你能不能亲自前往金陵去督战?”

曾国藩当然明白慈禧的意思,年轻的太后是想让他带着闲下来的李鸿章去支援金陵战事。

一道命令直接就打破了湘系内部的平衡:曾国荃肯定不想淮军来插手金陵的战事;李鸿章当然也没有和湘军闹翻的意思;曾国藩也不允许淮军稀释湘军的战果

是的,曾国荃已经在金陵城下苦战两年,已经到手的猎物如果让两个人来分享,他当然不愿意。

凭什么?

因此,面对李鸿章将要派兵援助的消息时曾国荃很激动,直接就召开了扩大会议:

“咱们在这苦战两年,难道就这样将功劳假手于人?”

湘军的情绪也被彻底调动,大家肯定不想让淮军来分享攻克天京的战果,分享破城之后对财富的瓜分。

为了避免淮军来掺和,曾国荃甚至还放出狠话:

“如果在天京附近发现淮军的影子,湘军必然会集中火力先将其干掉,完了再继续攻天京。”

对,将来史书上攻克天京的人名只能有一个:曾国荃

可以肯定,如果李鸿章赶去援助,势必会引发与湘军的剧烈冲突,曾国荃的情绪已经被天京城牵动了两年,很有可能会情绪失控。

而且,老师曾国藩首先维护的也必然是湘军。当时,曾国藩也已经做好了预案,如果李鸿章不识趣,他就将指挥部由安庆搬到金陵亲自去牵制李鸿章,保证大的蛋糕还是归湘军的结果。

这些都不是坐在办公室里的慈禧所能想到的。

李鸿章是个人精,派兵援助的消息只是他用来试探曾国荃态度的举动。既然曾国荃已经亮出了底牌,他当然不会去了。

见淮军没有动静,慈禧又亲自“致电”李鸿章,让他速去支援金陵战事。

现实已经将李鸿章夹在了中间,天京的战事他肯定不能掺和,朝廷的话他又不能不听,肿么办?

李鸿章的行事作风是,从不按套路出牌,这点事肯定难不倒他。于是,他调转枪头直接将军队开进了浙江战场,理由是:

湖州的太平军随时可能会窜入江苏,自己还是先帮左宗棠打下长兴,这样既能配合楚军收复湖州,还能保证江苏的绝对安全

至于援助金陵嘛,等搞定浙江之后他肯定会去。

呵呵,那个时候曾国荃肯定就已经拿下了天京。

李鸿章和左宗棠的矛盾早就埋下了

▲曾国荃是湘军吉字营的统帅 图源/剧照

可以看出,清朝此时对汉人督抚已经基本失去控制权,曾国藩和李鸿章敢和慈禧打游击底气就是手中的军队。这在以前是根本不敢想象的事情。

没办法,谁让八旗和绿营不争气,利用地方团练剿灭太平军的代价就是:兵为将有,外重内轻

在兵力优势和洋枪队的助力下,淮军很快就收复了浙江的平湖、乍浦、澉浦、海盐、嘉善、嘉兴等地。直接就是打乱左宗棠既有方案的节奏。

这还不是最要命的,李鸿章更过分的地方是,他打下这些地方之后不仅将缴获的战利品全部归为己有,而且还趁乱将当地的财富搜刮殆尽,狠狠发了一笔横财

这些都是左宗棠计划中用来养兵解决楚军财政问题的期望。而且,这些地方被淮军蹂躏之后,一时很难恢复元气,左宗棠还怎么来收税?恢复生产都是难事。

可以肯定,浙江的战事左宗棠是按照自己的既有计划来稳步推进,他是将军事问题、经济问题、生产问题综合到一块制定的战略规划

也就是说,左宗棠在操盘战争的过程中必须将对浙江经济的影响降低到最小值

结果,淮军横插一杠,左宗棠的计划全被打乱,元气大伤。

而且,你还不能公开批评李鸿章,他打的旗号可是来帮忙的。问题是,左宗棠没请他呀。

你说他们之间能不产生矛盾?

肯定会。

李鸿章和左宗棠的矛盾早就埋下了

▲左宗棠此时是闽浙总督 图源/剧照

在天京城破之后这种影响还在扩大,因为,太平军的残部都从安徽广德转移到了福建、广东一带,又是给左宗棠出难题。

而这,左宗棠也曾经三次致信提醒过曾国藩,可是,湘军没空管,淮军因为插手浙江军事也没管,结果就是左宗棠这个闽浙总督突然压力山大。

直到同治五年(1866)2月9日,左宗棠才彻底肃清了福建、广东境内的太平军残部。

在这个过程中,潜意识告诉左宗棠,他工作上的这些难事、杂事都是李鸿章间接给他制造出来的。

你说这两人能坐到一块?

所以呀,左宗棠和李鸿章这两人本来就不是一路人,而且早就有矛盾了。

写文不易,看完记得点个“”。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