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国都为何能穿越四千年保存至今?数千年前曾为《诗经》仙境
导语:
(作者:赵辉)中国考古学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兴起以来,已经一百年,对夏代遗址寻找的工作一直没有间断。尤其本世纪初国家启动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为解开中华文明起源问题,对夏文化的研究与夏遗址的寻找更是倾国家之力,但至今也只是探寻到唯一一个二里头文化遗址与夏朝年代部分重合,其是否为夏代遗址还一直存疑,这不能不说是件相当奇怪的事情。
夏朝存在于中国多种史料、传说中,夏商周三代的中国历史事实毋庸置疑,但为何却难以找到夏朝470年历史的文化遗址呢?
目前中国史学界与考古界把夏文化的寻找区域重点定在黄河流域,尤其是河洛地区,才是产生夏文化遗址久寻无果的根本原因。虽然从有文字记载以来,最早从殷商甲骨文开始,中国的政治与文化中心都在黄河一线。但要寻找华夏民族起源的夏朝,还是在黄河流域寻找,就显得中国史学界与考古学界的简单与幼稚,其本质原因就在于对史料中周武王的“有夏之居”与何尊铭文“宅兹中国”的错误解读。
通过笔者对夏朝历史的研究,笔者可以百分百地确认,夏朝的中心区域在淮河流域,在淮北平原;夏朝的国都遗址是位于涂山北的夏水北淝河四方湖畔的古城遗址。
对于笔者的这一确定性结论,不论是历史学家、考古学家还是普通读者,都会不屑一顾、嗤之以鼻。淮河流域是中国泛滥成灾的地区,黄河数次夺淮淹没淮河流域,夏朝怎么可能建都在淮河流域?大禹也是因为淮河洪水四溢,才在淮河治理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涂山家门。大禹建立的夏朝,这么可能在距离淮河不远处的四方湖畔建立夏朝国都?这决定不可能。
首先,笔者要说,大禹治水不是抗洪抢险,而是农田水利工程,是尧舜禹时期农耕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从渔猎文明走向农耕文明,人们对农耕文明的土地和水利的不断依赖,而进行的利国利民的水利工程。大禹治水并不是洪水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而进行的抗洪抢险,淮河流域的水患在上古时代并不是后人想象的洪水遮天,淮河流域不适合人类生存。恰恰相反,淮河流域,尤其是淮北平原地区,河流纵横、湖泊众多、土地平坦肥沃,是远古人们从事渔猎与农耕生产的最佳自然环境,温暖的气候条件,催生了华夏农耕文明的高度发展。物质财富的积累,催生了文化与文明的最先形成与发展,成为夏朝建立的物质基础。在此渔猎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共同促进下,大禹在此建立夏朝国都,就有得天独厚的气候、自然与地理条件。
其次,淮河流域受到黄河夺淮的干扰影响,主要是在南宋以后。根据史料记载,黄河曾有数次侵夺淮河流域,但为时较短,对淮河流域改变不大。自西汉以来,淮河流域多为黄河所侵,“多在泗(州)、凤(阳)以上”,“颍(上)、亳(县)、怀远之间”。唯1194年第四次大改道起,淮河流域的豫东、皖北、苏北和鲁西南地区成了黄河洪水经常泛滥的地区。黄河长达661年的侵淮,使得淮河流域的水系,发生了重大变化。黄河对淮河流域的影响区域可参看下图:
夏水北淝河四方湖畔的古城遗址夏朝国都,位于涡河北15公里处,为淮河的一支独立支流。黄河夺淮经涡河入淮河,对北淝河无丝毫影响。而经泗水入淮河的黄河水也距离北淝河下游相当遥远,完全不构成对北淝河河流的影响。“涂山顶上挂杂草,淹不到古城一根草”是古城当地流传的民间谚语,说明古城遗址得天独厚的地势优势。因此,历代历次的黄河夺淮,对北淝河流域都没有造成干扰破坏,更没有对夏朝国都遗址造成根本性的破坏。这里的主要原因,在于大禹对夏朝国都选址的高瞻远瞩、慧眼独具。
造成淮河泛滥的黄河才是限制早期人类文明稳定发展的根本原因,在黄河流域黄河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干扰,使得中国早期人类文明难以形成并稳定,这也是在黄河附近难以寻到夏文化踪影的根本原因。黄河对千里之外的淮河干扰破坏都如此频繁严重,那黄河流域对自身的破坏,为早期人类文明的破坏就更无以复加了,在此区域如何形成华夏文明的起源?
夏水北淝河流域,不仅没有受到近一千多年黄河对淮河水系的干扰影响,而且夏水北淝河流域更是中国古老《诗经》的发源地,是《诗经》那些醉人诗篇的主要描述场景,其和谐的人文环境,催生了《诗经》的产生。《诗经》在淮河夏水北淝河流域的诞生,也是夏朝国都数千年形成的高度文化文明,在夏水北淝河流域开出的照耀后世文化的绚丽花朵。“鼓钟将将,淮水汤汤,忧心且伤。淑人君子,怀允不忘。鼓钟喈喈,淮水湝湝,忧心且悲。淑人君子,其德不回。”生动地记录了二千七百多年前淮河儿女在淮河之畔涂山之巅,举行祭祀大禹的盛会,缅怀大禹为淮河儿女做出的杰出贡献。
笔者对夏水北淝河四方湖畔的古城遗址为夏朝国都的判断,主要来自于四方湖古城遗址现在的地理地貌仍然保持着四千年前夏朝国都的原始风貌。其“三里之城七里之郭”仍有迹可循,大禹治水治理农田水利的工程仍然滋润着当地的农业生产,《诗经》中描绘的人间仙境仍栩栩如生,展现着二三千年前的风采。这些穿越四千年时光的夏朝国都风貌,能够传承至今,笔者不得不感叹大禹治水的丰功伟绩,其穿越数千年的智慧对华夏民族的深远影响。
四方湖畔的古城遗址为夏朝470年农耕文明历史的唯一国都,笔者的这一限制性观点,将笔者的学术结论容易遭受攻击的弱点暴露无遗,任何人只要在淮河流域四方湖为中心一百公里以外找到夏朝国都遗址或者夏文化遗址,笔者的这一结论将土崩瓦解。笔者愿意接受任何有识之士系统全面的反驳、考验、拷问,但请不要拿后世移花接木的孤立地名做为夏朝国都论证的依据,如果这些地名有参考意义,相信中国历史学界早已破解了夏朝历史,寻找到了夏朝国都。这也是目前史学界与考古界无法找到夏朝遗址,导致否定夏朝存在的根本原因所在,因为真正代表夏文化的地区根本没有进入中国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的视野之内。(作者:赵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