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起政治谋杀、换了四个皇帝,但叛军依旧顽强,而大唐却无力再战
导语:
你好,我是减水书生,与您一同品味历史、感悟思辨。
公元757年正月,安庆绪门外把风,宰相严庄、宦官李猪儿持刀而入。李猪儿抡刀砍开了安禄山的肚子,肠流腹外、血染床榻。一代枭雄安禄山,就这样一命呜呼了。
公元759年三月,史思明将安庆绪及其党羽诱骗至军中,痛斥其兵败无能、弑父篡位。然后,吩咐甲士像牵狗一样把安庆绪拉出去绞死。
公元761年三月,史朝义伙同一众亲随,直接杀入史思明的帐中。史思明逃跑未遂,被叛徒骆悦等人抓住囚禁起来,后来也被活活绞死。
安史之乱自公元755年底起算,到公元763年2月结束,持续了八年时间。但是,叛军集团却发生了三起政治谋杀、换了四个皇帝。任何一股势力都无法承受这种重创。但是,安史叛军却依旧顽强。安禄山枭雄、史思明悍将,有这两个人在,叛军强悍自若。但是,安庆绪和史朝义时期,叛军也从未怂过。叛军就是一直打不死的小强,而大唐则是败必惨败、胜也惨胜,最后只能以屈辱的绥靖收场。
安史叛军为何如此顽强,而大唐又为何如此羸弱?
历史叙述了战乱的表象。而要探究背后原因,就需要从趋势中探究、从细节中推敲、从底层中挖掘。安史叛军之所以强,就是因为:这股势力,是最强军事力量与最强经济中心的结合;而大唐无论军事还是经济,全都完败。
01.香积寺之战:李嗣业长刀如墙、仆固怀恩胡骑迂回公元756年7月,李亨灵武称帝。公元757年4月,西北边军、胡人骑兵与朔方军完成集结。于是,唐肃宗发起了收复长安之战。对于长安,大唐势在必夺,不仅组织了15万军队,而且还从回纥请来了四千骑兵。
公元757年正月,安禄山已被谋杀,叛军本应遭遇群龙无首的困局。叛军确实发生了分裂,但并未群龙无首。如果叛军是一条巨蟒,那么在安禄山死后,这条巨蟒就变成了两头蛇。一头在范阳,史思明为首;一头在洛阳,安庆绪为首。而且,安庆绪并非所谓“素懦弱”。弑杀老爹之后,安庆绪立即发动了睢阳之战,比唐军反击长安还要早。所以,叛军依旧掌握战场主动。
唐军对长安势在必夺,叛军对长安呢?远没有那么关心,虽然强将据守,但安庆绪一直就在洛阳。叛军并没有把长安看得太重,安庆绪的态度就是长安不丢就行,而且也不相信唐军能够收复长安。
公元757年5月,唐军进攻,但进攻受挫,被叛军步骑夹击、打得大败。公元757年9月,唐军孤注一掷,十五万蕃汉联军全部压上,在香积寺与十万叛军开展决战。
叛将李归仁举兵挑战,唐军将其击溃,大军压向叛军阵前。叛军则立即组织全线反击,唐军不敌、前部后退。如此规模的大军交战,谁退谁死,唐军阵型大乱、自相践踏。叛军趁势推进,压着唐军打,同时开始抢劫唐军辎重。
今日不以身饵敌,军无遗矣。
唐军前军主帅李嗣业,激励将士、背水死战。而言外之意,就是唐军实际上已经败了,正面较量,完全不是叛军的对手。但是,英雄总是在这个时候才能出现。李嗣业赤膊上阵,率所部亲军各执长刀,拼死砍杀,史载:如墙而进,身先士卒,所向摧靡。
正是李嗣业的力挽狂澜,唐军才扭转败局,从被叛军压着打到压着叛军打。但是,叛军的精骑伏兵,正在虎视眈眈。只要唐军推进到既定地点,叛军精骑就会迂回冲阵。
这时候,大唐请来的回纥骑兵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朔方左厢兵马使仆固怀恩,率四千回纥骑兵,一举击溃叛军骑兵,同时对叛军实施反向迂回,从叛军后方发动进攻。此战,唐军大胜,斩首六万、收复长安。
02.邺城之战:九节度使二十万大军,却惨淡收场长安失守,潼关惨败,同时河南损兵十余万,于是安庆绪立即逃往河北。这时候,安庆绪众叛亲离、叛军群龙为首,大唐获得了彻底消灭安庆绪叛军的机会。
安庆绪逃到滏阳的时候,手中仅有一千多人,而滏阳的河东节度使李光弼手中有一万多人。结果,安庆绪就是用这点儿人把李光弼打得大败。大唐泽潞节度使王思礼,听闻李光弼战败,所部士兵立即四散奔逃。
这就是唐军的战斗力,没有强兵,名将也不管用。
安庆绪击败李光弼后,立即树立了威信,实现了对叛军的重新凝聚,蔡希德、田承嗣所部纷纷向其靠拢,最后集结了超过六万的军队。
大唐这方面呢?虽然失去了快速推进消灭安庆绪的机会,却组织了九节度使、二十万大军,号称六十万,出击河北。唐军得胜之师,先后渡黄河、克卫州,接连击败叛军,前后斩首三万,并把安庆绪困在邺城。
邺城之战极为惨烈,安庆绪所部被围在城中四个多月,饿红了眼的叛军只能捉老鼠吃,用混着麦壳的马粪喂战马。但是,即便叛军狼狈到这种境地,唐军仍旧攻不下邺城。
而此时,史思明已经从范阳举兵十三万来援。史思明并不开战决战,而是施展叛军最厉害的武功:劫掠。所部各营每天派精骑五百,围着唐军大营轮番抄掠。后来,又派出精骑换上唐军的旗号服装,去打劫和烧毁唐军的运粮部队。
经过几番折腾,邺城之外的二十多万唐军扛不住了,所谓:人思自溃。真正的硬仗还没有打,唐军战士就已经想着怎么逃跑了。
公元759年3月,史思明举兵五万对唐军发动决战进攻。到这个时候,唐军还以为是史思明的游击部队。等接上火了,才发现这是主力。于是,郭子仪赶紧布阵、组织应战。还没等布阵完毕,突然刮起了一股大风。这股风是真的大,“吹沙拔木,天地昼晦,咫尺不相辨”。然后,高度紧张、正要死磕的唐军和叛军,跟商量好了似的,一起集体炸营了。唐军往南跑、叛军往北跑。
两军大惊,官军溃而南,贼溃而北,弃甲仗辎重委积于路。子仪以朔方军断河阳桥保东京。战马万匹,惟存三千,甲仗十万,遗弃殆尽。
大风过后,邺城之围自解,唐军万匹战马,仅剩三千;甲仗十万,丢失殆尽。从邺城冲出来的史思明所部,光粮食就捡了六七万石。此场大风之后,战场形势逆转,唐军只能退守洛阳,朔方军斩断河阳桥,防止叛军追击。
大军惨败,是因为九路节度使没有统军人物,唐肃宗只派了一个太监鱼朝恩任观军容宣慰处置使。凡是战败总要找一个坏人,但有时候一个坏人真得担不起这么大的责任。如果此战失败是因为鱼朝恩,那么李光弼滏阳战败又是因为谁?
关键的原因,就是唐军的战斗力扛不住叛军冲击。特别是史思明参战之后,唐军退也得退、不退也得退。大风突起,唐军撤退,断后的是郭子仪的朔方军,因为只有朔方军还有一定的战斗力,能跟叛军周旋一番。
03.一纸绥靖诏书:叛军就是打不死的小强邺城之战后,史思明在叛军集团,又组织了第二起政治谋杀,干掉了安庆绪及其一众党羽。之后,史思明所部渡过黄河、占领洛阳,开始向关中方向运动。
接下来的趋势,就是史思明要把安禄山的路重走一遍,再把大唐打回至暗时刻。安禄山残暴,但史思明要远比安禄山残酷得多。魏州之战,史思明所部一天就杀了三万多人。叛军破城之后,老弱全部杀掉、壮丁征为挑夫、妇女尽数奸淫。就是按照这种方式,叛军疯狂地向着关中推进,河南之地被打成了一片火海残墟。
公元761年2月,史思明在邙山之战中,击败李光弼,并乘胜进攻陕州(今河南省三门峡)。以史思明的的行军彪悍,大唐马上就要遭遇至暗时刻。即便有郭子仪、李光弼这些名将也没用,因为安史叛军一直就是最强军事存在,唐军死活打不过。
但是,邙山之战后,叛军又爆发了一起政治谋杀。史朝义杀死父亲史思明,自己成为叛军的新领袖。
叛军已经发生了三起围绕领袖人物的政治谋杀,叛军首领都已经换到第四个。而且,史朝义谋杀史思明之后的局面,要远比安庆绪差得多。此时,大唐已经复都长安、据兵关中;而且幽州老家还爆发了内乱,搞起了自相残杀。
但是,史朝义成为新领袖之后,叛军仍然掌握着战场主动,唐军只能勉强招架。事情的逆转出现在史思明死后一年,即公元762年。逆转的方式,不是战争,而是大唐的新皇帝和新诏令。
东都、河北应受贼胁从署伪官并伪出身,悉原其罪,一切不问。
唐代宗继位后,立即整顿兵马,命太子李适为天下兵马元帅,并再请回纥骑兵参战,把史朝义从洛阳一直追杀到河北。但是,太子领兵、回纥参战,也不及这一道诏书的作用大。因为这道诏书,就是一份绥靖要约:只要叛军投降、一切罪责既往不咎。而且,在后期的执行过程中,大唐已经绥靖到毫无底线的地步,不仅罪责不问,而且封官封地。
大唐的这个价码已经足够诱人了。叛军集团的四名主要将领纷纷率部投降,而且全被封为节度使。田承嗣为魏博节度使(河北南部、河南北部)、李怀仙为卢龙节度使(河北北部)、李宝臣为成德节度使(河北中部)、薛嵩为相卫节度使(山西与河北交界地区)。
04.安史之乱的趋势、细节以及底层逻辑安史之乱背后有一个非常大的趋势。这个大的趋势可以概括为:央地关系正在由集权向分权转移。而趋势的现实表现则是:在军事上是缘边节度使的设立;在行政上是诸道采访使的掌权。安史之乱后,这个趋势继续强势发展,演变为藩镇之乱。
只不过在这个地方分权过程中,安史之乱爆发了,把这个分权的问题摆在了帝国面前。但是,趋势就是趋势,趋势是谁也改变不了的。地方分权,在西周时期,表现为各地诸侯;在两汉时期,表现为各地豪强。但是,在大唐帝国,却演变成了军事利益集团。
安禄山的三镇精兵与河北道结合起来,成为最强的地方分权势力。范阳军雄冠八镇之首,河北道富甲整个帝国,军事与财富的结合,使得安史叛军成为当时的最强军事存在,也是最强力量存在。
这时候的大唐呢?大唐拿不出可战的军队、也拿不出可战的财富。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但并非八年之间无岁不战。这期间,有些需要特别注意的时期细节。
公元757年秋,大唐收复两京之后,便停止了进攻。于是,安庆绪才能够在河北重新集结力量。持续了一年时间后,在公元758年秋天,大唐才组织邺城之战。
公元760年几乎全年无战,直到公元761年开打邙山之战。在最后战役之前,大唐与叛军之间也没有爆发大的战争,期间足足持续了十八个月。
原因是什么?叛军方面,经年大战后,中原没什么可抢的;大唐武装起来,所以想抢也很难抢。大唐方面,汴渠等几个关键的交通要地要么毁坏、要么战乱,所以江淮财富始终无法大量输送过来。
唐军没有可战的资源,所以就是想打也打不动。但是叛军呢?自公元756年之后,叛军控制的河北地区,特别是范阳辐射的河北北部地区,一直就没发生大战。而河北道一直是大唐的经济中心,所以叛军的财政状况要比大唐好得多。所以,安史叛军在财力上,一直压着大唐;而大唐在财力上,一直窘迫不堪。
趋势上看,地方分权后,以范阳兵与河北道为基础的安史叛军成了大唐的最强军事存在,所以不仅能战而且能一直战。细节上看,财源断绝后,大唐不仅失去了河北财富,而且无法充分利用江淮财富,所以一直羸弱不堪。于是,总结其底层逻辑,就是:大唐无论在军事上还是在财力上,都无法与叛军实现对等较量。
回纥骑兵参战,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军事上的不足。因为大唐无可战之兵,即便在数量上占优,也无法在力量上碾压叛军。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安史之乱是以无底线的绥靖方式收场的。如果杜甫能够知道这些,他可能不是喜极而泣,而是掷书于地、怒唐之不争。
无论怎么说,安史之乱也算平定了。那么,大唐能否再从头收拾旧山河、重现盛唐风采?不能,因为趋势没有改变,所以盛唐只能一去不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