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巨头长虹陨落,被美国恶意拖欠44亿,今靠卖总部大楼“续命”
导语:
曾几何时,“冰箱、彩电、洗衣机”,还是人们结婚必备的三大件。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的娱乐方式由单调走向多元化,首先进入公众视野的是彩电。在那个时候,拥有一台彩电可以说是富有的象征。在整个行业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市场需求不大的情况下,长虹品牌高瞻远瞩地抓住机遇,开始了中国家电史上第一次大规模降价销售。
可以说,长虹电视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让昂贵的彩电走进了“寻常百姓家”。从那时起,人们还可以清楚地看到有趣的节目。“天上长虹,人间彩虹”的口号一时间家喻户晓,成为了长虹电视台的代言人。
说起长虹,很多80后和90后的一代人都并不陌生,在长虹大火的时候,几乎陪伴着这几代人的成长;而长虹也曾是电视领域的霸主,在国内连续20年蝉联国产电视销量的榜首位置,很少有品牌能够撼动长虹的地位,当初在很多人的家里都有一个长虹电视机,因为质量好,就算是使用10年也不会坏!
长虹企业成立于上世纪60年代末,总部设在四川,主要生产的是家电。由于家电品类市场正处于上升阶段,国内其他企业少有涉足,在不久之后,“长虹”企业几乎就一枝独秀,成为了家电行业中的佼佼者。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长虹”被称为“彩电大王”。
1989年,长虹因为仓库货物挤压,率先开始打“价格战”,“价格战”即降低商品价格来增加商品销量。在其他家电企业没有反应过来时,长虹已经将积压在仓库的货物售卖给消费者,迅速占领了彩电市场,打其他家电企业一个措手不及。
事实上也促使我国加快了从黑白电视到彩色电视的升级和转型,长虹也成为了当时彩电领域的销售冠军。到了1992年,其市值就高达580亿之多。
在此之后,1996年,面对国外进口品牌的威胁,长虹再次打算运用价格战突出重围,同样的技术和同样的产品质量,长虹彩电的价格比国外进口的品牌低了整整百分之十八。其他品牌见此情况,也纷纷跟着降价销售,最终成功用价格打败了国外进口品牌。正是因为此次“血拼”,让国产品牌在和国外进口品牌的竞争中占据了主动优势,也同时展现了长虹品牌的影响力。
两次价格战之后,长虹的销量只增不减,1996年创造了440万台彩电的销量,这简直是个破天荒的纪录。1997年长虹创造了660万台的销量。而TCL只销了134万台,康佳不超过200万台。
据悉,长虹电视在上市之后,成为了风靡一时的国产家电巨头,大街小巷都能看到长虹的广告。长虹发展到最鼎盛时期的时候,认为自己已经具备垄断国内家电市场的能力,于是与国内8大彩管厂签订了差不多垄断的供货协议。可是市场并没有如长虹所预料的那样出现空缺,相反彩电市场已经趋近饱和,由于判断失误长虹生产的彩电大量滞销,卖不出去,库存高达67亿。
在2001年,长虹开始了公司的外贸战略,美国作为他们主要销售地被重点划出进行调查。而经过调查后,APEX公司成为长虹在美国的合作伙伴。
双方谈妥的合作方式是以赊销作为主要资金结算方式。最后一切谈好,长虹设想开展一系列充满远景的外贸事业。可是一切却并非长虹想象的那么简单,从供应商品开始,APEX的欠款就开始不断增加,一开始是18个亿而后不断叠加,一直拖到了最终的44亿。拖欠的货款,完全打乱了长虹的资金链,导致集团资金流通出现了问题,难以支撑企业的正常经营。
但是长虹的亏损之路并没有在这里结束。2006年,长虹董事长赵勇宣布,确定等离子屏为长虹的投资方向,为了生产等离子面板,后来成立四川虹欧显示器件有限公司,投资近17亿元。然而,市场最终选择了液晶显示器,虹欧年年亏损,长虹已经在等离子体项目上投资了40多亿,而这些全都“打水漂”了。
为弥补损失、偿还债务,长虹做出的举动令所有人大吃一惊,它卖出了自己的办公楼——长虹大厦,当时,面值1亿的长虹大厦以8000万的低价出售。
原本是家电龙头的长虹,曾与海尔齐名。然而,长虹的市值只超过了100亿,海尔的市值却超过了1000亿,长虹曾经的“彩电大王”沦落到如此地步,应该总结教训,从自身找原因。无论企业规模有多大,优势有多明显,都要时刻关注产品本身,否则很快就会被后起之秀超越,甚至被市场淘汰。
如今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未来我国彩电市场的出路和发展来自对目标市场需求的把握、对核心技术的研究开发、创造创新能力的增强的提高发展,这对国内类似长虹一般的企业来说既是机会也是挑战,企业应该做到防患于未然,根据时宜,生产需求需要性产品。
本文转载自科技头版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