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13岁”卡住爱阅读的孩子
导语: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评论员 晁星
少儿馆图书有限、略显吵闹,不愿去;开架借阅区又有13岁的年龄限制,进不去……据《北京晚报》调查,国家图书馆的借阅门槛让一些稍大些的孩童略显苦恼。不少家长也纷纷留言,表达对放宽借阅年龄限制的强烈期待。
说起来,建设少儿馆或开辟儿童阅读专区,同时限制少儿进入本馆,其实是不少图书馆的惯常做法。这种“有限开放”有一定合理性。众所周知,儿童天性活泼好动、自制能力尚不成熟,难免喧哗吵闹,影响更多人安静阅读。相反,设置专区、多加引导,则有利于小孩子们在有限的空间内释放天性、爱上阅读。此外,按照年龄划分阅读资源,也符合少儿阅读的发展规律。
真正的问题,在于“13岁”这一年龄门槛上。从成长阶段看,十几岁的孩子已有一定自主性,更愿意安静阅读,而不是“跟七八岁的小孩挤在少儿馆看书”。从读书品类看,一些少儿馆的图书已经不太能满足稍大些孩子的需求了。比如,很多学校“书单”里的书籍,都被排除在了少儿馆之外。再加上身处网络时代,少儿阅读跟社会流行文化接轨很快,对书籍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比如,近年来科幻主题大热,但许多经典的科幻原著,往往在少儿馆里找不到。从这个意义上说,很有必要重新思考“13岁”这个借阅门槛,避免其卡住很多有相当阅读能力的“大孩子”。
平心而论,孩子毕竟不是成年人,专注度和自控力都会相对弱一些,对图书馆来说确实存在管理上的难处。但相较于此,尊重孩子阅读的权利,回应他们阅读的热情,恐怕是更重要的问题。作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图书馆有义务向社会全体成员开放,正如曾有读者因难以接受乞丐、流浪汉和拾荒者入内,找到时任杭州市图书馆馆长褚树青,他回答:“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读书,但您有权利选择离开。”对图书馆来说,更该做的是在管理上多下点功夫,在保障其他群体安静阅读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给孩子们提供更多阅读空间和资源,呵护好每一颗爱阅读的心,培育好每一粒成长进步的种子。
当然,尊重是双方面的,在呼吁图书馆放松限制的同时,家长们也要承担好教育和监管的职责,帮孩子培养起一个好的阅读习惯,这也是解决矛盾必不可少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