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吴三桂威震西南,但始终有三个顾虑,反叛是无奈之举也是必走之路

导语:

康熙十二年(1673年)十一月,吴三桂起兵造反,这便是清代历史上著名的“三藩之乱”。仔细分析这场持续八年之久的叛乱,发现其实早在顺治时期就已埋下隐患。三藩之所以要造反,主要还是由于自身实力的不断膨胀,而朝廷对其控制渐弱。我们以吴三桂为例,来看看他是如何积蓄力量并形成尾大不掉之势的。

吴三桂威震西南,但始终有三个顾虑,反叛是无奈之举也是必走之路

吴三桂功勋卓著,拥有特殊权力

三藩中,吴三桂功劳最高,因此受朝廷的恩礼也最多。但是,更为主要的是云南当时的复杂形势和尚未安定的社会局面,使刚刚完成一统基业的清朝统治者不得不重其事权。

顺治十六年三月,清廷谕令吴三桂镇守云南。十月,顺治帝又授予他总管云南兵民事务的大权,诏谕吏、兵二部在官员任免和钱粮事务上不得掣肘。吴三桂也因此获得了对云南军事上的用兵权,行政上的用人权,以及民政和财政的决策权。可以说,这在清代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即便与之地位相等的平南、靖南二王也只能独领军职,而民事、诉讼、钱粮仍归地方官料理。

可见,镇守云南、戡乱柔远的特殊使命,将吴三桂推到了权势并尊的显赫地位。而随着形势的发展,吴三桂的权势也越来越大。康熙元年十二月,谕令兼管贵州,康熙二年二月,又命准“吴三桂疏请将云贵二省总督、巡抚敕书,撰入‘听王节制’四字”。

吴三桂威震西南,但始终有三个顾虑,反叛是无奈之举也是必走之路

​一时间,吴三桂威震西南,权力达到了顶峰。所谓“方其入滇之时,羽书旁午,朝廷假以便宜,云贵督抚咸受节制。用人吏、兵二部不得掣肘,用财户部不得稽迟,其所除授号曰‘西选’。”

吴三桂权势的增长,说明了朝廷对他的信任,而朝廷的信任,又助长了他那不可遏止的权力欲,他借机实现了对云贵两省的大权独揽,一应治政方针,不论巨细,皆出吴三桂之手。

顺治十七年,朝廷进行了一次规模较大的裁军筹饷行动。议政王大臣会议作出不撤云南满族八旗驻防,而撤平西王属绿营兵,限三万为额。但是顺治帝认为吴三桂熟悉云贵情形,让他自己拿主意,裁或不裁皆可。这让吴三桂有了很大的自决权,也是朝廷养虎为患的一个失误举措。

事实上,吴三桂的事权还不仅限于云贵两省。顺治十七年二月,四川巡抚高民瞻上奏,让吴三桂参与四川的事务。其时,吴三桂奉命镇守云南已近一年,本不该再理四川事务。但是清廷还是给予了他这项事权,这也必然纵容和助长其势力的发展。

吴三桂威震西南,但始终有三个顾虑,反叛是无奈之举也是必走之路

吴三桂势力集团的形成

在云南,吴三桂实现的绝不仅仅是其早年梦寐以求的“执金吾”的夙愿,而且有着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和一呼百应的赫赫权势。不过,他在心理上始终有着不平衡,其原因大致有三:

一是吴三桂自以为西南一隅,是子孙万世之业,因而蓄意要像明代沐氏家族那样“世守云南”,为此他苦思冥想,处心积虑;

二是有“藏弓烹狗之虑”,封藩云南,是他所期待的,为了这一天,他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且不说亲生父母作了刀下之鬼,亲生儿子为质京师,就是贵为王爷的自己,也不过如走狗一般,舍生忘死奋战了几十年。如今,大清一统,他这个打天下的走狗,命运实在难料。

三是作为汉族异姓王,吴三桂毕竟不能与那些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相比。当年耿仲明因部下隐匿满洲逃人而畏罪自杀,这让他深感满汉之间的民族鸿沟难以逾越,不得不加倍小心。

为了巩固既得的地位和利益,吴三桂自镇守云南后,便绞尽脑汁,积极筹划,为此他采取了以下几个手段防范于未然。

吴三桂威震西南,但始终有三个顾虑,反叛是无奈之举也是必走之路

第一,提防满族亲贵。顺治九年吴三桂之子吴应熊被拜额驸后,他便将自己多年的心腹不见胡心水送到京师,名为额驸的随从,实际上是吴应熊的高参,吴三桂的耳目。所以他千叮万嘱曰:“吾子少,不更事,烦汝代庖。”

而后,顺治帝赐吴应熊额驸府第于海岱门,胡心水为其综理庶务,他挥金如土,散财结客,朝廷上的那些权贵无不为他所拉拢。甚至连云贵督抚的题本也能抄录原文送至平西王府。这让吴三桂颇为得意。

第二,向洪承畴问“永固之策”。比起吴三桂来,洪承畴更为老谋深算,虽然他为大清殚精竭虑,惹来天下怒骂,但其地位还在吴三桂等人之下。这让洪承畴在失意之中,也对满族贵族心存芥蒂,处处防范。

吴三桂威震西南,但始终有三个顾虑,反叛是无奈之举也是必走之路

​因此,当吴三桂倾心向他求教的时候,洪承畴当即告诉他:如若永固,便“不可使滇中一日无事”。吴三桂以洪承畴出言肺腑,故而谨遵其教,在镇守云南最初的几年中,他的确是马背上的王爷,先后平定元江土司,征伐缅甸,败水西、乌撒等土司。

第三,轻财好士,培植党羽。只要是被吴三桂看中的人,他向来都是以金钱开路。尤其是对云贵督抚,更是“挥金如土,为防口也”。例如,巡抚袁懋功离开云南时,吴三桂以十万金相送。继任巡抚李天浴患病,赠三万金,而且还送了大批珍贵的药物。此外,吴三桂虽身居高位,但对待故人却很重感情。只要是故友有困难,他都会伸出援助之手。

吴三桂威震西南,但始终有三个顾虑,反叛是无奈之举也是必走之路

​总之,在吴三桂十余年的经营下,“云南十镇大帅,及贵州提督,四川总兵,陕西提督等,皆为旧部心腹。此外,又有胡国柱、夏国相、郭壮图等死党,形成了一个坚固的地方集团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