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房山区的拒马河畔,有一座始建于战国时期的土城
导语:
北京晚报·五色土 | 作者 高文瑞
上小学时,课本里有“拒马河,靠山坡,弯弯曲曲绕村过”,当时我的脑海中就有了山清水秀的美丽想象。长大后乘火车专程去十渡游玩,触摸了清澈的河水,欣赏了陡峻的山崖,路过了特色的民居,理解了“弯弯曲曲”:反复十次也没走出拒马河,还在青山绿水之间盘绕。
拒马河与“房山照塔”景致 摄影:高文瑞
前几天我又去拒马河,这次不再是走马观花的游玩,而是寻访河畔的古迹,聆听民间流传的有趣故事。
蔡庄土城始建于战国时期
拒马河古称涞水,发源于“代郡广昌县涞山”,即如今的涞源县,源头水量很小,稍大于小溪。代郡在河北省,战国时期属赵国领地,至今蔚县附近有代王城遗址。河水东南流入十渡,已为燕国领地,都城就在房山区,现今为燕都博物馆遗址。
沿途泉水不断汇入,逐渐形成一条大河,势如巨马奔腾,约在汉代改称巨马河。河水流域一片良田沃土,引出争雄战事。东汉末年,军阀混战,袁绍与公孙瓒相互争夺。袁绍在取得了两次战役胜利后,乘胜追击,结果大败。《后汉书》载:“瓒将步骑三万人追击于巨马水。”公孙瓒打败了袁绍军队,史称“巨马水之战”。
巨马河流过张坊,分出南巨马河、北巨马河,再向东南汇集多条支流归入大海。巨马河宽阔流急,也是天险,相传曾阻止了石勒的马匹南下。石勒是羯族将领,为十六国时期后赵的开国皇帝。祖逖是河北涞水县人,与刘琨少时为友,同为东晋将领,共守河边,以拒石勒。二人夜闻鸡鸣,急忙起来习武,成为“闻鸡起舞”的励志典范。此后,人们就把巨马河称为拒马河。
南拒马河左岸有一座古城,系1959年1月北京文物普查时所发现,名为蔡庄土城。该城始建于战国时期,大致呈正方形,长宽各约300多米,现仅存东、西、南三面,北城墙可能被河水冲毁。东南、西南两城角保存尚好,高约3.5米,南墙和西墙中部各有一处向外突出,可能是城门所在地。遗址地表散布着大量陶器残片,均为夹砂陶,包括红、灰两种,纹饰以粗绳纹为主。采集到的标本有青石镰残段、兽面纹半瓦当、夹砂红陶鬲足,还有汉代五铢钱等。
蔡庄村在房山区大石窝镇,拒马河在此进入平原地带,分出岔流。村子处于南北拒马河之间,全村500多户,1000多口人。公路从村中穿过,有公交车等各种车辆通行。村民多姓蔡,还有王、侯等大姓。我向村中一老人打听古城情况,老人说小时候常到河对岸的土城里去玩,那时的城墙很高,南墙与东西城墙能连上。地上各种瓦片很多,都是文物。城里有砖窖,生产队烧砖时用了城墙上的黄土。
出蔡庄村西南1里,看到了清澈的拒马河。河床开阔,铺满碎石,衬托着远山,思绪溯流飞向远古。河水在这里拐了个弯儿,绕过一座小山丘,可以称为三面环水的好地势。土城建在山丘之上,而在河畔却看不出任何痕迹,比较隐蔽。
土城边的巨石
过河上了小山丘,土城边立有巨石,上书红字:土城山。这才意识到小山丘因城堡也有了称谓。向前看到了高高的黄土夯墙,这是城堡的东南角,墙面长满了荒草灌木,枝叶茂盛,很难看到墙体。东城墙低矮如土垄,墙体很宽,平整出几级阶状,上边种着不同的蔬菜,长势良好。墙基上有水管穿过,向墙内送水,墙里面有果树林。
东南角下立有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碑牌:蔡庄土城遗址,2001年7月12日公布,2001年10月立。墙外空地的铁笼里跳动着鸽子,鹿与牛在圈里平静地吃草,给沉寂的古城带来了生机。站在文保碑处西望,是条小路。我沿着小路西行,观望城内,满目果树,有桃树、红果树、柿子树、樱桃树等。土地经过耕耘,寻找不到陶瓦碎片。行走间看到一大坑,是砖窑遗址。南墙仅存几十米长,约四五米高,连到城堡的西南角。墙体已被雨水冲刷流失严重。个别部位偶能看到夯层,每层并不清晰,约有10厘米左右。墙上有几处孔洞,夯筑时放上木棍等物体,以结实城墙。墙下有铁板保护,防止黄土流到路上妨碍行走。沿墙根新栽了一排白杨树。西墙已无,只能从较高的地势看出是城墙基址,上面新砌了砖墙。300多米见方的城堡被围了起来,形成封闭空间。
土城残留的南墙
当地人说,城堡中的低洼处是20世纪70年代挖的水沟,当时从拒马河引水,经南城门向河北省涞水县板城村输送,还可向村里运送其他物品。那时蔡庄村与板城村相邻,城堡处于两村交叉地带。
城内发现铜铁箭镞
蔡庄土城历史悠久,在周边地区都有故事流传。据说板城村的村名就是从古城墙而来。板城村有古代的石碑,还有神奇的传说:板城曾有一彪人马在此自行称王,因而板城名声很大,至今板城村西尚有王子坟遗址。涞水县有两个板城村,另一个在西面的野三坡一带,避免重名,1981年这里改称山后板城。
《涞水县志》中有记载,板城村为汉高祖征匈奴时所筑。唐开元五年(717年)置板城县,天宝年废。据传当初城墙和城门系木板结构,故称板城。古时城墙不会由木板筑造,夯筑黄土需用木板做挡板,墙体夯实后再拆去木板。把城墙说成是木板结构,让人不解,或许村名来源还有别的说法。
清代的《方舆纪要》有记:“板城废县,《志》云在县北。汉高帝征匈奴时,经此所筑也。或曰:唐开元中,刺史卢晖奏置板城县,盖即此城云。天宝后俱废。”从中可知,土城在汉代建成,用于军事。汉初有过与北方匈奴的争战。汉高祖六年(前201年),韩王信在大同地区叛乱,并勾结匈奴企图攻打太原。汉高祖刘邦亲自率领32万大军迎击匈奴。蔡庄土城在征途之上,地势较高,是驻军的理想选择。公元前200年(汉高祖七年),汉高祖刘邦被匈奴围困于白登山,属今山西省大同市。刘邦采用陈平的计谋得以脱险。此后,刘邦认识到当时用武力手段无法解决与匈奴的争端,遂开始笼络匈奴,以维护边境的安宁。
此后的唐朝利用这座土城做了县治,不过时间不长。唐开元与天宝仅隔几十年的时间,县治废弃。自此1300多年以来,少有人在此居住,城堡逐渐荒凉并废弃。
考古队从城内外发现了许多文物,瓦片说明城内有房屋建筑,而陶鬲的出现证明了土城的年代久远,商周时期陶鬲与青铜鬲并存。陶鬲是炊器,便于加热蒸煮食物。还有人在城内发现铜铁箭镞,应是军队驻扎时使用的武器。
古城为何称为“蔡庄土城”?汉代会出现“庄”名吗?追溯历史,蔡庄村在清代时称蔡家屯。蔡氏是较早来到村里的住户。光绪《顺天府志》中记述了这一带周边的村落:“房山县,西南……石窝新庄……七十里,下滩屯,蔡家屯,郑家磨,王家磨,史各庄,正子营屯,上石堡屯,下石堡屯。”屯源于军事,明代为了防御分为军屯与民屯。这一带村落有过军事驻防,拒马河是天然的防线,古时多有利用。明代“靖难之役”中便有“燕王驻兵故安,渡拒马河”的记载。无论蔡庄村何时成村,古时的城堡不会出现“庄”字。
土城处在房山区与涞水县的交界处,南至涞水县板城村约3里,西到北庄村约1里,东至王家碾村约2里。附近这几个村在《顺天府志》志中没有出现。涞水县属易州,虽与涿州相邻,却不归顺天府管辖。
蔡庄土城是城因村名。古城在燕赵大地沉睡了多年,然而并不孤独,相邻有镇江营村,出土过大量的红、灰陶片,甚至还有新石器时代的房址、窑穴、石器、骨器等遗存。村里的覆钵式古塔为明代建造,称镇江塔。此地称江,可见拒马河之浩大。古代先民依偎着拒马河繁衍生息。清澈的河面倒映出对岸的金栗山,上有八角形七级密檐砖塔耸立,为辽代建造,倩影美丽,景致称为房山照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