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旅游

戚夫人四肢被斩,为什么没有流血身亡?实情让人切齿

导语:

作为汉高祖刘邦最宠爱的妃嫔之一戚夫人,下场却十分凄惨,戚夫人四肢被斩断,但却没有流血身亡,为何这样一位娇俏美貌的女子会落得如此凄惨的下场呢?这背后实际的情况足以让人切齿,今天就来了解其背后的真相。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汉高祖刘作为开国皇帝,从一介布衣翻身一跃成为泱泱大国的统治者,这其中除开天时地利,最重要的就是人为的助力。

戚夫人四肢被斩,为什么没有流血身亡?实情让人切齿

而在一众助刘邦登上帝位的人中,离不开一个女人的帮助,这个人就是刘邦的发妻吕雉。吕雉年少时便跟随刘邦,与刘邦一块白手起家,可谓是刘邦的贤内助。开国后,吕雉也被立为母仪天下的皇后。

但就是这样一个对刘邦建立汉朝有过莫大帮助的皇后,却亲手造就了戚夫人的死亡,对待处死戚夫人吕雉的手段简直无比狠辣,这二人之间是怎样的矛盾,导致吕雉要致戚夫人于死地呢?

汉朝建立后,刘邦也没有和前朝的皇帝一样广纳妃嫔,而是和吕雉有过一段相敬如宾甜蜜的相处时光,还将吕雉和自己的孩子刘盈立为了当朝太子。但好景不长,自古皇帝多薄情,一个女人的出现彻底打破了刘邦和吕雉平静幸福的生活。

戚夫人四肢被斩,为什么没有流血身亡?实情让人切齿

一次酒宴上,刘邦在宫内宴请群臣,一位歌姬吸引了刘邦的目光,这位舞姬年轻貌美,身姿妖娆曼妙,在一众舞蹈的宫女当中脱颖而出,一曲舞蹈结束后,刘邦对这位豆蔻年华的舞姬始终念念不忘。

之后,刘邦特意派自己身边的侍从去调查这位舞姬的身份,而这个舞姬就是后来的戚夫人。戚夫人从小出身卑微,父母都是当时的贱籍,与刘邦的身份可谓是有云泥之别。

但刘邦并未因此而瞧不上她而是对她的过往表示十分同情,刘邦自己也是从十里长亭的贫民百姓一路走出来的,因此更能感同身受,对这个舞女心生怜爱,没多久就留在自己身边做了戚夫人。

戚夫人四肢被斩,为什么没有流血身亡?实情让人切齿

戚夫人好不容易摆脱了舞女的身份,成为天子宠妃,借着自己姣好的容貌和年轻的身姿对刘邦是百般讨好,一时之间,戚夫人便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皇后吕雉知道这件事情后,也没有过多阻拦,她自然明白自古“新人胜旧人”的道理,刘邦既已坐上了皇位,身边就不可能只有她一个人,三妻四妾自是再正常不过了。

但得知刘邦对戚夫人的宠爱与自己相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心中自然还是有些妒忌的,但自己早已不是过去刘邦唯一的妻子了,现如今是一朝皇后,必须表现出一点风度。

戚夫人四肢被斩,为什么没有流血身亡?实情让人切齿

这时候的吕雉对戚夫人还是比较友好的,并没有因为戚夫人受刘邦的宠爱而敌对她,还告知戚夫人,既已做了陛下的女人,定当要尽心尽力侍奉陛下。

戚夫人刚入宫,虽有刘邦的宠爱在身,在行事待人方面还是比较低调的,面对皇后吕雉的叮嘱也是连忙答应。戚夫人毕竟是在歌舞风月的场子里待过,明白一时的宠爱并不代表什么,永远的依靠才是长久之计。

根据历史记载刚成年的戚夫人比刘邦小了三十多岁,而此时刘邦已经五十多了,吕雉和刘邦年龄相仿,早已到了年老珠黄的年纪。

戚夫人四肢被斩,为什么没有流血身亡?实情让人切齿

戚夫人也趁着此时自己青春靓丽,很快便在后宫里拥有了自己的势力。不仅如此,戚夫人还在刘邦的身边吹枕边风,企图扶持自己的娘家人在朝为官。

汉帝刘邦此刻被美貌的戚夫人迷住了双眼,只要不是太过分的要求,都按戚夫人的心意去办了。没过两年,戚夫人认为自己无论是在宫内还是在宫外都势力渐稳,戚夫人的野心和嚣张跋扈的性格便显露了出来。

戚夫人此刻仗着刘邦的宠爱早就在后宫中占领了一席之地,宫中的地位也上升一大截,堪比吕后,之后,戚夫人便时常不把她先前尊敬的吕雉这个皇后放在眼里。

戚夫人四肢被斩,为什么没有流血身亡?实情让人切齿

戚夫人经常无视和顶撞吕雉,但吕雉也不是柔弱无能任人欺负的小白兔,也当众人面斥责过戚夫人几次,但戚夫人仍然不知悔改,依旧我行我素。

吕雉为此也找过刘邦好几回,但刘邦也是口头言说几句,让戚夫人给吕雉赔个罪便不了了之,之后还为了弥补命人寻奇珍异宝,只为博戚夫人开心,再之后,便是倍加的荣宠。

人云:“士可忍孰不可忍”,身为皇后的吕雉还从未收到过如此的挑衅和耻辱,不仅自己在宫中借不同的机会,打击报复过戚夫人几次,还在宫外安排吕氏家族的人打压戚夫人在朝堂上的娘家人。

戚夫人四肢被斩,为什么没有流血身亡?实情让人切齿

吕雉做的有理有据且滴水不漏,其实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但都碍于皇后的威严都不敢声张,戚夫人也知道,还跑到刘邦面前去闹过几次。

但是戚夫人拿不出切实的证据给刘邦,再加之吕雉背后有强大的吕氏一族,自己和吕雉又是同甘苦共患难半生的夫妻,刘邦只好每次都含糊过去。

再此之后,戚夫人果然规矩了许多,吕雉也是不打算再继续和戚夫人斗下去了,打算得饶人处且饶人,一方面是她作为皇后打压后宫嫔妃为外人知道名声上也不好听、而是不想让刘邦这个皇帝再这其中为难、最后是他的儿子刘盈早就是太子了,就算戚夫人再闹得翻出花来,等自己的儿子继位后,废掉一个戚夫人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戚夫人四肢被斩,为什么没有流血身亡?实情让人切齿

但戚夫人只是表面上变得听话和乖巧,背地里再谋划更大的阴谋来算计吕雉这个皇后。

戚夫人被打压过后,没安分多久,就继续闹出事件来,戚夫人被吕后针对后内心十分不服气,但一个是皇后,一个是妃子,在地位上就输了一大截。

戚夫人便每日给刘邦吹枕边风,鼓吹吕氏一脉对朝廷不忠,还哄着刘邦让他立旨意废掉吕雉这个皇后,还想让刘邦将吕后的儿子从太子之位赶下台扶持自己的儿子刘如意当太子。

此刻戚夫人在宫里已经有多年了,自然也知道在这深高的宫闱里面“母凭子贵”的道理,而且他的儿子刘如意在各方面的能力也确实要比吕雉的儿子刘盈要高出许多。

戚夫人四肢被斩,为什么没有流血身亡?实情让人切齿

刘邦人到晚年,疑心病渐重,对戚夫人每日的话语还真实有一些触动,但刘邦还是有他自己的考量,刘邦也在不停的考虑其中的利害关系。

几番思量过后,刘邦还是没有听从戚夫人的话,废掉皇后吕雉,毕竟自己和吕雉也陪伴自己多年,若是现在皇后并未犯下巨大过错,就废旧立新,世人会如何看待他刘邦,必然觉得刘邦是个忘恩负义,薄情寡义之人。

但对于太子之位,刘邦还真动了废太子的心思,打算让他和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做太子。但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满朝文武的耳中。

在刘邦拟定好废除刘盈为太子的旨意下令前,朝堂上的大臣和官员纷纷联合上书阻止,上书谏言劝告此时废太子名不正言不顺,难以服众,刘盈为嫡长子,刘如意确实庶出,自古以来,哪有废嫡立庶的道理,道德上法理上都难以服众,陛下若执意如此,恐不为后世人耻笑。

戚夫人四肢被斩,为什么没有流血身亡?实情让人切齿

一封谏言书,刘邦废太子的心思顿时消减了不少,而后皇后吕雉也得知了这个消息,一边立马差人让吕氏家族在朝堂上得官员如宫内来向刘邦表忠心,一面继续让其他人继续上书劝说刘邦,最后吕雉还听从了谋臣张良的建议,特意命人诚心去请德高望重的商山四皓来教育和培养刘盈。

经过吕后这一系列的经营,刘邦全然打消废储的这个念头直到自己的儿子 刘盈登基,皇后吕雉的心才放下来。

在废太子这一大风波平息后,很快就有人将是戚夫人撺掇刘邦废储废后的消息告知了吕后,吕雉知道了之后气急败坏,没想到自己发了一次善心想放她戚夫人一马,却让她如此得寸进尺。

但戚夫人这次的想法虽然落空,但刘邦对她还是宠爱依旧,吕雉经此一事后一直将戚夫人和他的儿子刘如意视为潜在的威胁,但只要戚夫人不犯什么大的错误,皇后吕雉也拿戚夫人没办法。

戚夫人四肢被斩,为什么没有流血身亡?实情让人切齿

吕雉只好将这次的仇恨和不甘深埋在心中,吕雉也明白“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道理,现如今最重要的是继续巩固刘盈的太子之位,保证刘盈能顺利登基。

终于在皇后吕雉终于等来了报仇雪恨的这一天。

公元前195在位8年的汉高祖刘邦去世,他的儿子年仅17岁的刘盈继承了皇位,吕雉也成为位高权重的太后。

吕雉自始至终都没有忘了,戚夫人是如何坑害自己和儿子的这件事。刘盈登基后不久,吕雉就命人将戚夫人关了起来,安排人一直折磨她,以解自己的心头之恨。

戚夫人四肢被斩,为什么没有流血身亡?实情让人切齿

不仅如此,待吕雉将戚夫人折磨的不成样子了,命人把戚夫人的四肢残忍的K掉后,继续将他的舌头拔掉、眼镜也戳x,让人把戚夫人装在一个罐子内,做成人彘,最后抬到宫闱外面任人观赏。

但被做人人彘的戚夫人并没有立刻流血而亡,众所周知在几千年前的汉朝,医疗条件和水平远不如现今社会,在如今一个人如果不幸受伤导致四肢断掉,很有可能会造成大出血而亡,但戚夫人却没有,这是为何呢?

其实背后的真相实属让人不寒而栗,这一切都是太后吕雉的意思,戚夫人被做成人之后,本就快奄奄一息了,太后就下令让太医为她诊治止血,并且用难得且名贵的补药给戚夫人吊着一口气,不让她立刻死去。

戚夫人四肢被斩,为什么没有流血身亡?实情让人切齿

而吕太后之所做这些,就是为了折磨戚夫人,让她领会一下生不如死百般折磨的滋味。终于在吕太后日复一日的折磨之下,戚夫人逐渐失去理智,成了一个疯癫的怪物,最后连自己的儿子都不认识了。

戚夫人的结局如此,他的儿子也在劫难逃,最后也是落了个被毒S的下场。

戚夫人四肢被斩,为什么没有流血身亡?实情让人切齿

戚夫人本也是年轻貌美的俏佳人,可惜走错路最后惨死,实属令人唏嘘。其实只要戚夫人老老实实享受刘邦的恩宠,与皇后吕雉握手言和,不贪图本不属于她的位置和东西,也不至于落得如今凄凉的下场。

后世对吕太后的评价褒贬不一,颇有争议,但是单就吕雉作为一国之母,不仅要忍受其她女人分走丈夫的爱,还要时刻提防那些像算计自己和太子的小人,吕雉在深宫中要维持自己的地位手段狠辣也是正常。

戚夫人四肢被斩,为什么没有流血身亡?实情让人切齿

因此有很多人认为戚夫人是罪有应得,但却罪不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