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尼姑庵,有2万女性在此苦修,天黑后必须遵守一条死规定
导语:
佛教作为外来宗教,在中国宗教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甚至会力压中国本土教派——道教。一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生动地写出了佛教的昌盛。
虽然说出家的男性居多,但也有一些女性出家,男为和尚,女为尼姑。中国最大的尼姑庵便位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区。
亚青寺的建立藏传佛教最早出现在松赞干布时期。文成公主入藏时,给吐蕃带去了中原地区的先进科学技术,珍贵的书籍,以及宗教文化,也就是中原佛教。
但是,松赞干布娶文成公主之前,还娶过尼泊尔的公主,尼泊尔公主入藏时也将本国的不动佛像、弥勒菩萨像带入了藏族。
因此,松赞干布将两种佛教的文化结合发展出藏族的本族佛教,创造出专属文字去翻译佛经,教导民众,并制订了相关法律,规范民众。经过上千年的发展,藏传佛教渐渐深入人们内心。
1927年,阿秋仁波切出生。他在父母的影响下非常喜欢佛教文化,年幼时就在父母的支持下前往寺庙学习佛教文化,在学习过程中,他聪明伶俐,一点就通,深得大师的喜爱。
阿秋仁波切长大以后,开始前往各地苦修,拜各地的大师为师,学习不同的佛法理论,不断将各家所长融汇贯通。1985年,他来到四川甘孜州白玉县。
这个地方的生活方式主要为放牧,而放牧对体力要求比较高,因而多是男性承担放牧工作,而女性基本在家里操持家务,整理房间,没有经济来源,所以女性地位不是很高。
但是,在阿秋仁波切看来,男女应该是平等的,女性是智慧而又仁慈的,她们的付出应该受到尊重。所以他在此地建立了亚青寺,为牧民们讲解佛教教义,希望她们能够解放自己,成就自己。
很快就有人为寻求心灵的宁静来到这里。初来这里的人只是用红色的木板搭建了一个一米见方的简单的房子,当做自己平时休息的地方。
后来者则是根据这个模板建立了自己的房子,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来到此处,亚青寺目前已经有2万多女性在此修行,成了中国最大的尼姑庵。
亚青寺旁边的红色房子也从一两千发展到了两万多个,成片的红房子成了一片美丽的风景。
艰难的苦修亚青寺传播出的教义吸引了当地很多女性,亚青寺的尼姑们也没有辜负这些女性的期望,她们很认真地贯彻着教义,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因此亚青寺的尼姑们被人尊称为“觉姆”,这是藏语上对国王母亲,姐妹的称呼,可想而知出家的觉姆有多被人们敬重。
觉姆们获得了社会尊重的同时,也必须遵守亚青寺的规定:
首先便是日常生活必须遵守清规戒律,不可违背。与家人远远隔离,即使出去一趟也必须得到准许,不可随意离开。
除了日常诵经,听主持讲解佛法时,无论什么理由都必须出席,绝对不可以擅自离开,一旦违背,必须受到惩罚。
除此以外,觉姆们还必须自己砍柴,打水,烧火做饭,日复一日重复这些枯燥乏味的工作。
还有就是阿秋仁波切规定的百日苦修。
百日苦修开始于每年十一月份左右,这些觉姆们白天必须呆在自己的小房子里修行。地处海拔四千米高的地区,即使是在炎炎夏日,此处气温也只有几度,更别说寒冷的冬日。
房子由木板搭建而成,本就不隔风,屋内还没有取暖装置,生活在这样寒风凛冽的环境中,还必须闭关打坐,无人聊天,可想而知这对人的意志是多么大的考验。
奇怪的规定亚青寺最重要的一条规定便是——天黑以后不可以下山购物。
原因之一便是在觉姆们生活方面,亚青寺每个月会给觉姆们发放三百的生活费。这三百元的生活费主要是用来让觉姆们补充一些生活必需品。
只给三百元的生活费,可以让觉姆们去超市购物时压制自己的购买欲,减少去超市的次数,渐渐不为外物所扰,不为红尘所动,也算是苦修的方式之一。
毕竟,周所周知,女孩子的购买欲很强烈,除了日常消费,还容易被护肤品,化妆品,漂亮的首饰等一些东西吸引,一个月三百块钱根本不够。因此天黑以后不让觉姆们去超市,自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购物的可能。
第二个原因便是在亚青寺建立之初,由于前来修行的人比较少,并没有进行明确的规定,以及人员住宅的划分,因此最初的亚青寺是男女混居。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一心向佛,总有人内心不静,因而容易发生一些年轻男女看对眼的事。
在佛门发生这种事情,住持很是生气,因此开始对之前凌乱的布局重新划分,让男女分开居住,并严格规定觉姆们居住的地方不允许男性踏入。从此以后,男性修行者和觉姆们泾渭分明,不可以互相游窜。
此外,亚青寺以中国最大的尼姑庵出名,有两万多的觉姆在此修行,天黑以后,这里交通不便,路灯也没有完全普及,黑暗中谁也看不见谁,容易发生意外,这个规定也为了保证觉姆们的安全。
第三个原因是,亚青寺四面环水,并且此地地处偏僻,经济不发达,因而此地没有宽阔的石桥或者巨大的轮船,出入仅是两条窄窄的木桥。晚上灯火暗淡,如果天黑以后外出购物,很容易不小心掉入水中,天黑之后又很少有人随意走动,一旦发生意外很难生存。
虽然在我们看来,觉姆们的生活是令人难以忍受的,但是觉姆们却十分喜欢,她们认为这种生活虽然很累,但却是心灵的宁静之地。苦修,修的是甘于平静,不慕红尘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