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动物

农行山东省分行一季度涉农贷款增加585亿元

导语:

来源:人民网-山东频道

近年来,农行山东省分行聚焦“三农”工作重点领域、重要环节金融服务需求,创新研发五项金融信贷产品,推动金融供给同乡村振兴需求合理匹配和有效对接,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截至3月末,该行涉农贷款余额4087亿元,较年初增加585亿元,增速达到16.7%,高于全行各项贷款增速10.1个百分点。

创新“齐鲁富民贷”,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该行聚焦农户贷款难、贷款贵等痛点难点,联合省乡村振兴局共同推出面向脱贫户和一般农户的乡村振兴主题产品—“齐鲁富民贷”,形成“县乡村三级乡村振兴部门推荐客户+农业银行放贷+财政建立风险补偿机制”新的金融服务模式。据悉,“齐鲁富民贷”申请操作便捷、额度高、利率低,为农户带来了极大便利。截至3月末,该行“齐鲁富民贷”余额达到132亿元,服务农户5.3万户。

创新“强村贷”,助力乡村组织振兴。农行山东省分行聚焦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成立时间短、经营规模小、难以满足信贷准入要求等难点问题,在全省金融同业中率先推出“强村贷”产品,以“组织部门推荐+农担担保+农行贷款+财政贴息”的方式,将基层党组织工作能力和在群众中的声誉转化为可评定的信用等级和申请贷款的依据,按照村“两委”自荐、乡镇党委推荐、组织部门和农业农村部门联审、项目评审、项目公示“五步流程”推荐的“四星级”及以上合作社,可不受行业规模和年收入限制,全部纳入贷款支持范围,有效缓解了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融资难题。到3月末,已累计发放“强村贷”16.5亿元,支持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1510家,有效促进了村集体和农民群众“双增收”。

创新“集群批量授信贷”,助力乡村产业振兴。针对乡村产业经营主体“数量多、分布广、体量小”等特点,农行山东省分行把优势特色产业、农业产业强镇、优质专业市场和农业产业链作为产业集群批量授信的服务重点,将“零敲碎打”的单户服务模式变为对产业集群内目标客户实施整体服务,白名单锁定目标客户,一并开展调查、审查,一次审批。将信贷审批关键要素前置到整体服务方案,依据产业集群特点制订统一的集群客户准入标准、授信模型、授信限额、担保方案以及风控措施,信贷流程运作更加便捷高效。到3月末,已累计落地乡村振兴重点产业集群授信方案215个,合作额度365亿元,实现贷款投放172亿元,打造了曹县电商、青州花卉、寿光蔬菜等一批服务示范样板。

创新“农业生产托管贷”助力国家粮食安全。针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托管服务中存在的资金垫付、贷款用途受限、贷款期限错配、授信测算难、担保提供难等问题,在金融同业首家创新推出“农业生产托管贷”。该产品针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特点,服务对象涵盖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业企业等群体,贷款期限最长可达10年,担保方式可采用政府增信、农机具抵押等多种方式,授信额度将托管服务面积、价格等因素作为主要依据,为农业生产托管扩大规模、延长服务半径,提供了可行的金融解决方案。到3月末,该行已累计发放农业生产托管贷款2.2亿元,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近300户,其中支持的沂源县西里镇苹果技术全托管、济阳县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列入30个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典型案例。

创新“中裕金融服务模式”,助力产业全链条升级。该行发挥渠道、资金、产品等方面优势,创新“兴农联农带农”的“中裕金融服务模式”,全力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转型升级,助推“企业+合作社+基地+订单农户”农业全产业链发展。为滨州中裕食品全国首个“优质小麦精深加工项目”提供授信支持3亿元。该行以中裕食品企业信用为依托,梳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对纳入产业链企业“白名单”的相关中小微企业整体授信,出台专项供应链融资方案,压缩审批流程,提升授用信效率,累计为其供应链上企业提供融资3000万元,支持中小微企业16户。将“中裕金融服务模式”延伸到小麦基地的生产农户,对产业链上5200户脱贫经营户和规模经营农户开展信息建档,完善农户金融信息,盘活农户资产,累计发放线上贷款1.5亿元。(郇长亮 冯永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