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朝军队里的角抵运动,为何会逐渐流向民间,难道是雅俗共赏?
导语: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角抵运动,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相扑运动。它是一种具有相当强烈的对抗性的运动,参与双方将会通过身体力量的对抗来战胜对方。
谁能够站到最后,谁就能够获得最终的胜利。在这项运动当中,优胜者往往是具有较高身体素质的人。而在古代社会中,这样的人正是军队中不可多得的良才。
所以古时候的角抵运动,是一项被束缚在军队当中的运动。尤其是在唐朝初期,这项运动并没有在社会范围内推广开来,只有加入了军队的士兵才能得知具体的实践方法。
所以,角抵运动最开始也是与军事素质训练相挂钩的。只不过后来,它逐渐在社会范围内流传开来,拥有了更多的受众。
这项运动为何会逐渐流向民间呢?它又具有怎样的发展历程?
军事训练,功能固化唐朝时期的军队训练方式与之前和之后的朝代都有所不同,相比起传统王朝的训练方式来说,唐朝往往更加粗野,也更加放旷。这是因为,唐朝统治阶级的血统本就与旁人不同。
传统的中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正统,这一思想体系始终强调的核心是含蓄内敛的。所以中国人的思想总是会向内收着,这是由传统文化的体系所决定的。
不过唐朝的统治者身体中有着鲜卑族的血统,少数民族的血液让他们更加亲近自然,也让他们在行事过程中更加无拘无束,有时候甚至显得有些放荡不羁。
众所周知,少数民族民众总是格外看重武力,少数民族之间争夺自然资源,有时也是通过武力竞争的方式来实现的。这样的社会风俗,自然也会被唐朝统治者保留下来。
所以,军事训练往往更受统治者的重视。而且,唐朝军队的训练方式也有着前所未有的特点。
角抵运动,这是唐朝时期流传在军营当中的一项较为典型的训练方式。
所谓角抵运动,其表现形式与我们今天看到的相扑运动非常相似。具体来讲,就是参加运动的双方通过身体对抗的方式来决出最后的胜利者。
双方都可以采用一些动作技巧来降低对方的攻击性,也能够依靠强大的身体素质对对方实现压制。
总之,不管你使用什么样的办法,只要你能够通过光明磊落的手段打败对手,战到最后,你就会是这项运动的最终胜利者。而之后的军事作战过程中,你也极有可能会被将领委以重任。
身体对抗,这是一种非常原始的锻炼身体素质的手段。一个人的身体素质本身就是在与外界的对抗当中逐渐提升的,不管是与其他物质的对抗,还是与活生生的同类的对抗,其效果都非常显著。
通过这项运动,士兵们能够提高四肢的灵活性,有时候还能从实践过程中锻炼头脑的灵活性。更关键的是,他们养成了耐摔打的韧性,还渐渐培养起了坚持到底的决心和毅力。
这些品质,在军队当中都尤为重要。
所以在短时间之内,角抵运动就受到了极大地关注。不仅仅是普通士兵,有时候军队将领也会加入到这项运动当中。
他们三三两两地分为两个不同的团体,每一个团体会依次派出代表,脱下上半身的衣服,与对面团体的对手扭打在一起。整个过程采用车轮战的形式,若是团体作战,那就更能考验士兵们的协同作战能力了。
总之,这是一项能够全面提高士兵综合素质的锻炼方式。作为一项军事训练运动来说,它是非常合格的。
不过,随着时间的发展,这项运动也渐渐从军营走向了社会。
在唐朝的政权稳定之后,军事训练也没有必要像先前一样保持如此紧张的节奏。
士兵们有了更多的时间来放松身心,角抵运动作为军事训练运动的功效在逐渐降低,作为娱乐活动的性质却在逐渐增加。
有时候在军营当中百无聊赖,士兵们也会自发组成团体,进行角抵运动。
当这项运动渐渐脱离军事意味和政治意味之后,它也就有了在社会层面中广泛传播的可能性。
统治阶级的推动,也是其广泛流传的主要原因。
唐朝的皇帝大多尚武,他们非常喜欢现场观察和欣赏角抵运动的过程。不过皇帝每天都有许多事情要完成,所以他不可能三天两头地跑到军营当中,只为了欣赏一项运动。
而且皇帝认为,这项运动除了可以提升大家的军事素质之外,还能够强身健体。如果运动能够在社会范围内普遍流传开来,那么人们都能够通过相对放松的活动锻炼自己的身体,保持强健的体魄。
在封建社会中,每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都有可能成为军队的后备力量。所以提升老百姓的身体素质,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于是在统治者的默许之下,这项运动渐渐开始在社会层面中推广开来。不少年轻人从这项运动当中体会到了莫大的乐趣,他们也成为了最积极的传播者。
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这项运动,并实际参与到运动当中。通过角抵运动,大家切实体会到了放松身心的重要性,也在社会化的娱乐活动当中释放了生活的压力。
除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之外,这项运动还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即便是作为旁观者,老百姓也能够在观赏运动的过程当中获得乐趣。参与者的一举一动,本身也会因为人们的关注而不断放大。
统治者的推动,老百姓的欢迎,社会环境的接纳,都为角抵运动提供了广泛流传的条件。这项运动也并不再局限于军营之中,而是流向民间,雅俗共赏。
社会环境,繁荣开放从整个大唐王朝的时代背景来看,我们也不难发现,角抵运动本身就是有着快速传播和快速兴起的条件的。
民间娱乐方式的增加,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唐朝时期社会开放,不管是农业经济还是手工业经济都非常繁荣。朝廷出台了一系列的经济政策,在提高政府财政收入的同时,也提高了老百姓的生活水平。
老百姓解决了温饱问题,也不会再产生如此巨大的物质需求。当基本的生理要求被满足以后,他们自然会产生精神层面的需求。
所以唐朝的娱乐活动才如此丰富多彩,老百姓可以在任意时间和任意地点,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娱乐活动参加。
不过,在唐朝前期,社会层面中的大多数娱乐活动都是有一定门槛的。
众所周知,唐朝的文化艺术发展非常繁荣。民间出现了大批文学家和艺术家,这些人都具有一定的文学门槛和审美门槛,他们创造出来的文学艺术作品,有时候甚至带着阳春白雪的意味。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欣赏高雅的文学艺术,所以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参与到高雅的活动当中。
既然无法参与高雅活动,那相对民俗化一点的活动,自然就会受到更多民众的欢迎。
角抵运动,正是带着这样的意味。
这是一项身体对抗性的运动,本身也是充满了乐趣的活动。老百姓们发现了一个新的维度,原来有的娱乐活动竟然能够在抛开思想束缚的情况下,单纯去解放人类的身体,让人们从运动当中感受到生活的乐趣。
而且,任何一个人都能够积极参与到这项活动当中。你不需要拥有丰厚的家庭背景,不需要才高八斗,更不需要拥有巨大的财富。
只要你是一个对自己的身体有自信的人,你就能够被纳入到体系当中。
相比起阳春白雪一类的活动来说,下里巴人的活动往往更受到大家的欢迎。角抵运动正是如此,在民众中间广泛流传开来。
而且,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参加这样的活动。这项运动不会受到地点的束缚,所以也显得更为自由。
与之相对应的,就是戏曲。老百姓在欣赏戏曲的时候,一定要到专业的戏台子底下观赏。这种类型的文艺活动,对地点的要求相对较高。
但是角抵运动只需要一块空地,能够容纳下几个人,运动就能够顺利开展。如此便捷的活动,当然也具有广泛流传的条件。
随着传播程度越来越高,角抵运动也逐渐成为了大唐的一张文化名片。
在综合国力的强势之下,唐朝总是以上位者的态度与周边国家进行来往。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传播,更是成为了催生社会新鲜血液的主要力量。
而角抵运动作为一项受众极广的运动,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受到了许多外邦人的关注。他们研究这项运动对于唐朝民俗社会的意义,也在参与这项活动的过程当中,感受到了大唐民众的活力。
所以,这项运动逐渐成为了大唐民间活动的代名词。一张特色鲜明的文化名片,也就此而诞生。
与民同乐,凝聚人心在角抵运动的传播过程中,统治阶级的推动力量不容忽视。对于这群上位者来说,角抵运动逐渐成为了他们拉拢人心的一种手段。
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位典型的明君,他非常懂得与民同乐的重要性。“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是魏征对他的忠告,也时时刻刻镌刻在他的心间。
为了凝聚人心,凝聚整个社会,唐太宗在自己的执政期间举行了十几次与民同乐的活动。他亲自来到民间,与老百姓共同欣赏表演,甚至还会降低身段,与老百姓直接交流。
角抵运动,是他们观赏的表演之一。这项运动本身就是唐太宗自己感兴趣的运动,它又能够吸引众多民众的注意,把统治阶级所倡导的社会化活动下放到民间,对民众产生无法忽视的感染力。
在这样的力量之下,唐太宗自然能够笼络民心,也能够更好地捍卫自己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
任何一项出现在社会范围内并大力推广的活动,或许都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
结语:
角抵运动如今已经成为了常见的社会运动之一,也受到了不少观众的喜爱。
在唐朝,它经历了曲折的演变过程,从军事训练项目变成了军队娱乐活动,又从军营流向民间,雅俗共赏。
统治者通过它来传递文化,凝聚社会,捍卫政权。
参考资料:
《旧唐书》
《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