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创作的绘本:把历史烘热了给孩子
导语:
云冈石窟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第一个由国家支持开凿的石窟群,规模很大,东西长约1公里,现存45个大洞窟,每个大洞窟还附带一些小型窟龛,石窟共有5万多尊造像,最大的造像高达17米,最小的只有2厘米。2001年,云冈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这样一座气势宏伟的文化遗产是如何建造而成的?它曾经有过怎样的历史?又如何向孩子传递呢?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郑岩和画家李星明联手创作的绘本《小石匠:云冈的故事》,讲述了北魏年间一个小石匠跟着师父来到山西大同开凿云冈石窟的故事,以小石匠的个人成长和内心世界的突破为故事线,展现了云冈石窟的开凿过程、北魏时期的民族融合、佛像造像艺术风格的变化等历史、文物知识,赞颂古代劳动人民执着专注、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在书中,老石匠延续以往的传统与习惯,采用“古法”进行雕刻,饱含着他对远方故乡的无限怀念。而小石匠采用的“新样”雕刻风格活泼,当他得到老石匠和人们的认可时,内心也得到开悟并真正实现了成长,最终独立承担起一座大窟的开凿。云冈石窟的建造离不开工匠们的坚定信念、长年累月的专注和毕生的投入,正如郑岩在后记中所说,史书中记载了皇帝和高僧的所作所为,但却没有留下千千万万工匠的名字。这本书把历史的写法翻转过来,让“小人物”站到台前,因为如果没有他们辛勤的工作,就不会有如此伟大的艺术遗产。
郑岩以云冈的诞生、流变为主线,通过塑造和小读者年龄相仿的主角小石匠,拉近了孩子们与这座石窟的距离。在艺术品的感染下,在对位的代入感中,当小读者回忆起那些高大肃穆的佛像时,它们便不再属于遥远陌生的历史,而是小石匠曾经来过的地方,是小石匠曾经打造的作品。可以说,孩子们见证了具象化的小石匠们去制造辉煌的过程。如此,他们真实地感受到了“文明”“文化”等抽象概念背后非常具体的一个个人,理解了“制造中国”中突出的人的努力奋斗、人发挥的作用。
文物就像一个索引,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历史、文化和自己。《小石匠:云冈的故事》的绘画作者李星明曾获得第七届丰子恺图画书奖首奖。在创作时,他实地采风,查阅大量的资料,力求让画面的每一个细节都能达到最佳的叙述效果,从后记中可以看到很多创作背后的故事。
一位手工造纸的师傅建议用手工仿古宣纸,于是,李星明找到了一种雁皮古法生宣纸。天然的植物纤维让纸张有着像石头一样的肌理,古色盎然。但是,这种纸并不好控制,颜色干燥以后,会比预想的要浅得多。他只好一遍又一遍地晕染,但过一段时间回头再看,画好的颜色竟然又被它“吃”了一层,变淡、变浅,就像石窟里的佛像正在被风化侵蚀一样。“这调皮的纸,真是让人又爱又恨。”
封套还有一个特殊的设计:为了模拟山崖岩石粗糙的纹路和手感,选用了特殊的云宣纸并进行了模切处理。李星明说,希望它粗粝的质感,能带读者回到小石匠生活的时代,理解那些没有留下名字,却为云冈石窟付出毕生心血的石匠虔诚、坚定的信念……
《中国教育报》2023年01月29日第4版
作者:本报记者 却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