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健康

它是佛教圣果,又是治病良药,上可润肺,中可健脾,滋养一身津液

导语:

开门见山,今天想和你聊聊药食两用的余甘子。

它是佛教圣果,又是治病良药,上可润肺,中可健脾,滋养一身津液

余甘子

余甘子虽广泛分布于我国滇、粤、桂、琼、台、赣、闽、川、贵等省区。但其最早的使用源于古印度,余甘子,又有“庵摩勒”、“庵婆罗”之名,均为音译而来,是佛教圣果“三果”之一;在《医理精华》、《耆婆书》等古代印度医典中,余甘子也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药材之一。古代印度僧侣大都有随身携带干燥的余甘子的习惯,以作为治病防病常备药物之一,随后,又因佛教在我国的广泛传播,余甘子的药用价值也在我国境内得以为大众所认识和接受。

它是佛教圣果,又是治病良药,上可润肺,中可健脾,滋养一身津液

而余甘子,自魏晋以来,在我国已有1500多年的食用和药用历史。余甘子的果实初食之时有一股子酸涩的味,良久,便会有淡淡的回甜,故得名“余甘子”。

它是佛教圣果,又是治病良药,上可润肺,中可健脾,滋养一身津液

余甘子

而余甘子作为药材入用,最早的记载可以追溯至唐代的《唐本草》,称其有着“补益强气”之用,到了后世宋代的《太平圣惠方》,明代的《本草纲目》也对余甘子的药用价值有着详尽的记载。而今,余甘子仍然作为“藏族习用药材”而被广泛使用。可以说,余甘子有着浓重的异域色彩与佛教背景,是中华文明、中亚和南亚文明传承和交流的缩影。

它是佛教圣果,又是治病良药,上可润肺,中可健脾,滋养一身津液

那么,这小小的一味余甘子到底有哪些药用功效呢?不妨花个三五分钟,听远志细细道来:

消化不良

现在的人,饮食条件是越来越好了,你去商场里看,但凡是那些大排长龙的门店,几乎都是吃饭的地儿;还有那些铺天盖地的网红店,珍珠奶茶、火锅、面条、大盘鸡,想吃什么应有尽有;或者你实在是懒于出门,在家动动手指,外卖小哥就能替你把想吃的美食送上门来。

然而,现如今的人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吃得太好,动的却太少,而长时间的缺乏运动,脾胃健运的功能也会日渐退步而见腹胀、消化不良。

而提及健胃消食,众人皆知山楂之功,却不知,余甘子亦是一味改善消化不良的常用药。

余甘子味酸而甘,既能助胃消化腐熟我们吃下去的食物,又可以助脾转运水谷精微至五脏六腑,为健胃消食之良药。

它是佛教圣果,又是治病良药,上可润肺,中可健脾,滋养一身津液

余甘子

如果想要效果更好一些,可酌加山楂、麦芽等健胃消食的药材。

它是佛教圣果,又是治病良药,上可润肺,中可健脾,滋养一身津液

山楂

它是佛教圣果,又是治病良药,上可润肺,中可健脾,滋养一身津液

麦芽

咳嗽喉痛

前段时间,新冠病毒席卷,远志身边的好多人都阳了,先是反复的高烧不退,待高烧好不容易退却之后,又是咳嗽不止,同时伴有严重的咽喉肿痛,有人戏称之为“刀片喉”。

究其原因啊,主要还是由于风热奔袭于肺脏所致。

中医认为,火曰炎上,风性善升散。是故,火热之邪携带着风邪上攻于咽喉,因而症见咽喉肿痛。此外,热病容易灼伤津液,火热之邪灼伤肺津,炼而成痰,是故而见咳嗽不止。

余甘子味甘而酸,中医讲,酸甘化阴。是故,余甘子尤善养阴生津,其入肺津,为润肺止咳之良药。

它是佛教圣果,又是治病良药,上可润肺,中可健脾,滋养一身津液

余甘子

此外,可酌加玄参、射干等养阴生津、清利咽喉的药材。

它是佛教圣果,又是治病良药,上可润肺,中可健脾,滋养一身津液

玄参

它是佛教圣果,又是治病良药,上可润肺,中可健脾,滋养一身津液

射干

烦躁口渴

有些人啊,总是觉得口干舌燥的,喝多少水也不解渴,古人根据这个症状形象地称之为“消渴疾”。

之所以喝水不解渴,主要还是由于你的身体缺乏的不是水分,而是津液。

何为津液?简而言之,就是身体内所有的液体及其代谢产物,包括血液、汗液、唾液等等。

中医认为,津液隶属于阴液的范畴,若是体内津液亏虚,阴不制阳,虚阳就容易上浮逾越,损及肺中津液,而咽喉为肺之门户,肺经得损,故而症见口干舌燥。

然而,一提及消渴症,好多人就会将之与糖尿病划等号。须知,消渴疾,说的是阴虚致病。而糖尿病只是消渴疾中的一种,此外,甲亢、更年期综合征也都隶属于阴虚致病,同样在消渴疾的范畴中。

余甘子味甘而酸,性偏凉,主入肺、胃经,余甘子就像是一场久违的甘霖,润泽了我们身体内干涸的脏腑。

它是佛教圣果,又是治病良药,上可润肺,中可健脾,滋养一身津液

余甘子

或者,也可酌加天花粉、黄芪等益气养阴生津的药材。

它是佛教圣果,又是治病良药,上可润肺,中可健脾,滋养一身津液

天花粉

它是佛教圣果,又是治病良药,上可润肺,中可健脾,滋养一身津液

黄芪

值得一提的是,余甘子不仅果实是一味治病的良药,它的叶子味辛而性平,功善祛湿利尿,为改善高血压、胃痛、肠炎之常用药;

余甘子的根味淡而性平,功善收敛,亦是降压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