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状元太能打:亡国后仅带200人出逃,却建立起百年大帝国
导语:
提起“状元”,浮现在人们眼前的都是满腹经纶、文绉绉的书生。
而辽国有这样一个人物,不仅考取了契丹民族当时唯一的状元,还建立起了百年大帝国。
公元1130年,有一个帝国正在西域慢慢崛起。
这个帝国正是延续辽国的西辽。
这位西辽的建立者可谓是文武双全,作为当时辽国唯一的状元,在亡国后,仅带领200人出逃,就建立起西辽,鼎盛百年,在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笔。
这位如此能打的状元就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第八世直系子孙——耶律大石。
考取进士,生不逢时耶律大石出身于契丹贵族,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不仅接受契丹族传统的训练,还饱读诗书,博览群文。
虽然耶律大石是辽国宗室贵族,但世袭制度早已取代了世选制度,到了他这一代,要想通过世袭继位,几乎没有可能。
但他并没有因此感到遗憾,比起世袭,有着远大理想抱负的耶律大石更想凭自己的本事做出一番成就。
耶律大石武功骑射,样样了得,还精通契丹文和汉文,学习了先进的汉文化。
当时,辽国为广纳贤士,效仿宋朝的科举制度。
随着科举制度的完善和成熟,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人才的模式也进一步在辽国扩大。
辽天庆五年,耶律大石在科举考试的殿试中一举夺魁,取得第一,成为当时契丹民族唯一的状元。
对于汉人来说,他们世世代代都在考取功名,对于科举考试早已是稀松平常。
但是对于长期以武力为崇的游牧民族来说,几乎没有人会选择读书考取功名,更别提一举夺魁了。
所以,耶律大石能考中状元简直就是奇迹!
状元及第后,耶律大石正式踏入了辽国的政治舞台。
虽然耶律大石是一个有能力的人,但此时的辽国已经进入了末期。
而面对摇摇欲坠的王朝,耶律大石也无能为力。
他只能感叹,生不逢时!
但是,耶律大石的人生并未随着辽国的覆灭而走向暗淡,他凭借自己的努力开创了一个新的、属于自己的时代。
辽国灭亡,带兵出逃耶律大石参加科举考试时,女真人完颜阿骨打建立的金国已经崛起。
正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
金国崛起后,便开始集合各部落反辽。
公元1115年,天祚帝耶律延禧下诏,决定亲征金国。
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辽兵在金兵面前不堪一击,很快便败下阵来,最终仓皇逃之。
可是,狂妄自大的天祚帝却将失败归咎于一时失误,又重新下诏。
在新的诏书中,他口出狂言,威胁金国赶紧投降,这一举更是刺激了金国完颜阿骨打灭辽。
从1120年到1123年,金国对辽国发起了猛烈的攻势,先后攻下了辽国的黄龙府、临潢府、辽阳府、大定府。
辽国屡战屡败,金国则乘胜追击,不给辽国留一丝退路,此时的辽国形势不容乐观。
天祚帝看到这样的情况,丝毫没有作为皇帝的担当,直接丢下析津府不管不顾,为了自保,从南京析津府逃到丰州天德军处。
走前,还不忘安排耶律淳和耶律大石留守在析津府,拖住金军。
此时的析津府陷入了金兵的团团包围中。
失去领帅的析津府,本就乱成一团,被金军包围后更是人心惶惶。
耶律大石为了稳住军心,与群臣立耶律淳为帝。
可惜耶律淳短命,称帝后不久就病逝了。
于是,耶律大石等人决定带领军队投奔天祚帝。
1123年的2月,耶律大石一行人终于在天德军夹山地带找到了天祚帝。
得知耶律大石等人立耶律淳为帝的天祚帝气急败坏,杀了与耶律大石同行耶律淳的萧德妃,并且训斥耶律大石不把自己放在眼里。
此时,耶律大石据理力争,反过来责备天祚帝为了自保丢下辽国,一番话说得天祚帝哑口无言。
天祚帝自知理亏,只好默不作声。
此时的耶律大石自立为王的想法和欲望越来越强烈,两人的矛盾逐渐激化,天祚帝害怕其反叛,特意派人监视耶律大石。
才刚消停一会,天祚帝又闹出幺蛾子。
不知天高地厚的天祚帝,信誓旦旦地说要收复失地,执意出征。
耶律大石认为,此时的金军风头正盛,现在辽国比不上金国,再加上辽国内部动荡严重,辽国面临着内忧外患的严峻局势,收复故土是不现实的。
辽国这时候出兵,要么战败被灭,要么也得落个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的结局,实在是不明智的选择。
作为辽军节度使的耶律大石,多次提出反对意见,提议“养兵待时”,建议天祚帝不要在敌强我弱之时,和金国硬碰硬。
面对耶律大石“养兵待时”的建议,天祚帝不以为然,他对辽军的实力盲目自信,反而认为耶律大石太过于拘谨,办不成大事。
面对耶律大石的苦苦相劝,天祚帝依旧我行我素,最终,耶律大石感到十分无奈和失望。
这天夜里,耶律大石深思熟虑后,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耶律大石杀掉了天祚帝派来监视的士兵,带着两百人逃出天德军。
当时由于南部、东部危机重重,于是他们就选择了前往西部,开拓疆土。
一行人先到达了白达旦部,在当地人的帮助下解决了出行和暂时的粮食问题。
于是他们继续向西,一路跋涉。
路途虽然遥远艰辛,但好在没有敌军的重重包围,最后他们终于顺利到达了镇州。
镇州,别名可敦城,位于今天的中亚地区,镇州守军接见了耶律大石的部队,知道五京被攻陷后,不禁失声痛哭。
而耶律大石到达可敦城后,打着救国济民的名号,在此建立了根据地。
另一边,天祚帝在收复辽国故土的过程中,不敌对手,一路逃亡。
1125年,金国的完颜亮率领金军俘虏辽天祚帝,辽国就此覆灭。
建立西辽,西征中亚可敦城作为辽国的军事重镇,这里设置有建安军、节度使司等军政机构,常驻骑兵多达上万人,军事实力雄厚。
作为状元的耶律大石具备一定的政治素养和战略头脑,通过辽国衰落的经验教训,他意识到光靠武力并不能得到本质上的胜利。
为征服周边国家,扩大势力,他选择交流合作的方式。
耶律大石在可敦城励精图治,收拢人心,也因此获得了一支拥有万千骑兵的突厥军队,还得到了与东喀喇汗国敌对的游牧民族的支持,很快占领了可敦城周围的领土。
但是耶律大石的爱国心十分坚定,他的本意还是为了延续辽国,于是他怀着满腔热忱在此处建立了一个新的帝国——西辽。
接受汉文化的耶律大石,深知汉制的优越性,对汉文化十分仰慕,不仅以汉文尊号“天佑皇帝”,还实行了一系列汉朝的制度,包括西辽政权内部都是高度汉化的。
虽然对当地的民族来说,这意味着他们必须要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但耶律大石以他个人的战略决策的成果折服了当地居民。
而事实也证明,耶律大石实行汉制是极具建设性的举措。
为了巩固统治政权,耶律大石不仅加强和完善了统治范围内的制度管理,还进一步扩大疆域,不断向西发展。
这期间,耶律大石西征中亚,发动了卡特万之战,在这次战役中,西辽大获全胜,也正是通过这次战役,西辽建立起了强大的帝国,在中亚乃至西方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
耶律大石以军事实力为基础,配合政治攻势,使中亚分崩离析的各部族政权纷纷归顺西辽。
没过几年,西辽越来越强大。
耶律大石知耻而后勇,西辽政权日益壮大,看着已经盘踞一方、幅员辽阔的西辽,耶律大石仍然牢牢惦记着东边的辽国,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回到故土,收复故土。
于是,他便带领着军队,企图东进。
只可惜大漠阻隔,大军难以东进,路程才到一半,军队损耗就已经非常严重,牛和马半路就死了,根本撑不到目的地,而粮食也面临断绝的状况,这也进一步衰减了士兵的士气。
秉持着“不打没有胜算的仗”的原则,耶律大石最后还是无奈撤退。
带兵撤退的耶律大石心如刀割,这些年来,他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收复故土,却没想到“人算不如天算”,最后败在了路途的遥远上。
耶律大石最后只能仰天长叹,感慨“皇天弗顺,数也”。
这声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叹,感动了同行的士兵,士兵们看到这景象,纷纷潸然泪下。
这次东征失败后,耶律大石又发动了一次进攻。
这次虽然做好了万全准备,却没料到被大漠中恶劣的天气和途中突发的瘟疫所阻拦,第二次东征再次以失败告终。
经历两次东征失败的耶律大石,早已经没有之前的意气风发了,最终他放弃了这个想法,用余生来巩固西辽政权。
最终在耶律大石的努力下,西辽不断发展壮大。
鼎盛一时,西辽被灭1143年,耶律大石去世后,他的儿子耶律夷列继位。
但是,没有了耶律大石的西辽,还能是当初那个辉煌的西辽吗?
显然不是。
西辽末期,来了一位不速之客,他的到来加速了西辽的灭亡。
这位不速之客,便是屈出律。
他因为受到蒙古成吉思汗的打压,逃到西辽投靠耶律直鲁古。
西辽好心收留他,人们对于这位外来之客也没有一点排外的意思。
而屈出律却恩将仇报,盯上了西辽政权,和花剌子模计谋夺下西辽。
之后,他趁耶律直鲁古出征,与花剌子模联手推翻了耶律直鲁古,夺取了政权。
屈出律的到来,更是将火力吸引到了西辽,掌权没几年,成吉思汗派出的手下就找到了他。
知道这个消息的成吉思汗,决定一举拿下西辽。
1218年,成吉思汗进攻西辽,随后,西辽不敌,就这样延续了百年的强大帝国走向覆灭。
虽然鼎盛一时的西辽被蒙古所灭,但耶律大石赋予了西辽存在的意义,这个意义绝不仅限于帝国的开创,它对于中华文明的发展也有非凡的意义。
每一个了解耶律大石的事迹的人,无不被他的英雄气概所折服,不禁感叹“此真乃真英雄也”。
这位状元带了两百骑兵出逃,就能够发展出强盛的百年大帝国,不管是放在什么时候,都是非常了不起的壮举。
除此之外,耶律大石还不忘重返故土,只可惜这份赤诚只能永远埋葬在耶律大石心里,收复故土的理想终究破灭了。
从现代意义上来看西辽帝国的出现,已经不仅仅是辽国的延续,更是汉文化的传承。
参考文献:《辽史》卷30《本纪第三十》
《西辽创建者耶律大石评述》丁立军
《略论西辽的统治政策》马雷
《西辽政治制度述论》王晓静
《关于西辽政权和耶律大石的几点看法》赵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