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心术:为何汉武帝手下的能人那么多?背后的秘密究竟是什么?
导语:
汉武帝,被很多人称作“千古一帝”,他为什么这么厉害,有人说是他手下的能人太多了,这种井喷式的人才,让他不成为千古一帝都很难。但我想说的是,人才每个时代都有很多,并不是汉武帝时期,就比其他时代多很多。问题的关键,在于汉武帝的帝王心术,这不是用“知人善任、从谏如流”,就可以去概括的。
用人是一门艺术,有些人只喜欢用和自己相似的人,这叫做同性相吸。而对于和自己观点相反、背道而驰的人,则敬而远之、束之高阁。这都是因为管理者没有足够的胸襟,做不到兼容并包,那么他的选人用人一定是片面和狭隘的。优秀的管理者可以包容接纳和自己不同类型的人,并可以做到知人善任,让他们都可以能够发挥出自己的能力。
因此,有人问刘邦为什么牛?我的回答是:很多人总是想让别人给自己机会,比如韩信会去找项梁、项羽叔侄,结果只做了个执戟郎,也就是看门人;张良则投靠到韩王成手下,只做了个虚职,还被秦军打的东躲西藏;萧何则认可刘邦做老大,跟着刘邦混日子。汉初三杰,都只能说是人才,而不是好的管理者,因为他们一开始就想着给别人打工。只有刘邦是从一开始就要做老板,他才会去选人用人,最后成就帝王之业。
赵绾、王臧:百无一用是书生!汉武帝作为刘邦子孙,和前辈相比毫不逊色,帝王心术运用的更是出神入化。窦婴、田蚡都不能算是能臣,他们不过是靠外戚的身份上位,对于汉武帝而言,他们的权力越大,就会越贪婪。汉武帝要用完全听命于自己的人,因此,在初登大位后,就利用赵绾和王臧搞建元革新,颁布的最早一道诏令内容就是求贤。
你认为汉武帝招来人,全部都是些儒生吗?当然不是了,尽管董仲舒被推崇备至,公孙弘成为以丞相之位被封侯的第一人,但也有很多学百家之学的人,成为了那个时代的风云人物。
窦太后反对儒学,推崇黄老,那是一种狭隘,治理国家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怎么能只靠一类人呢?有人简单的认为汉武帝就是个外儒内法,这也是片面的认知。只有儒法就行了?不争是争的道理,汉武帝也是懂得,黄老之术他也是要用的,法家和酷吏他也要用,只不过不再是主流罢了。
当建元革新失败,赵绾、王臧自裁后,汉武帝已经意识到“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话的真正含义了。靠着赵绾、王臧两个书呆子,就想搞变法把窦太后斗倒,只能说是太幼稚了,这是儒生的局限性和问题。而道家的不争是争就派上了用场,你不要去交力,而是要去集势,欲速则不达!
在和师傅卫绾交流后,刘彻意识到治理国家,不是简单的学派之争,儒生们把治国理解的太简单了。似乎儒术取代了黄老就结束了,就天下太平了,这是片面的。黄老之术里的“不争是争”、“争势不较力”同样是人生智慧。从建元革新失败的那一刻起,刘彻才彻底摆脱了束缚,从刘彻逐渐成长为汉武大帝,形成了自己“用人不拘一格,唯才是举”的风格。
韩安国:庙堂之上的智者,汉武帝眼里的老狐狸!这里要先提一个人,他就是韩安国。韩安国曾经是梁王刘武的智囊,曾经多次献策,令梁王刘武转危为安。刘武死后,他通过重金走了田蚡的门路,为自己谋了个御史大夫的位置。按道理他算是田蚡的死党了,但是在窦婴和田蚡两人,斗得你死我活的时候,韩安国韩大人来了个“首鼠两端”,一碗水端平,连汉武帝都说:“你这个老狐狸!”这样没有底线和原则的人,我们一般人都会嗤之以鼻,但汉武帝不仅用了,还对他委以重任。
出兵闽越有他,“马邑之围”的时候也有他,重要的决策都有他。甚至差一步,汉武帝把丞相的位置都给他了。为什么汉武帝会这样做?无他,因为韩安国的能力可以与位置匹配,至于德行那不是最重要的考核指标,用人重才不重德,这和乱不乱世没什么关系。
卫霍:刻意打磨的利剑,对抗匈奴的尖兵!接下来说说卫青、霍去病。他们都算是外戚,如果没有卫子夫,卫青不过是个马奴,霍去病不过是个私生子。而他们通过郎官身份入仕,跟随在汉武帝身边耳濡目染,最后都成长为汉军主将,抗击匈奴的主力。别说他们了,连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就是那个贰师将军,都可以成为一代名将。这说明什么?当一切资源都在向你倾斜的时候,你想不成功都很难了!但发现卫氏势力越来越大后,尤其是卫青开始插手军事以外的事情了,汉武帝就不再那么眷顾他了。
比如卫青替大侠郭解求情不要迁徙茂陵时,汉武帝就说:“家贫?他都能找到大将军来说情了,我看他家不贫!”而卫青向汉武帝推荐主父偃时,汉武帝也不予采信。后来汉武帝借着李广自杀的机会,让李广之子李敢去给了卫青一个警告,卫青没有张扬,因为他知道李敢背后的那个人是谁。知道汉武帝不断提拔霍去病,打压自己的原因是究竟什么。但霍去病咽不下这口气,并因为此事,射杀了李敢。汉武帝表面上不加惩处,但不久后,冠军侯就无疾而终了。没有什么人是不可以抛弃的,除了汉武帝自己。
主父偃和公孙弘:豪横一时的权臣,精于世故的重臣!提到主父偃,他提出的推恩令、建朔方城、迁徙豪强去年龄,打压诸侯,弹劾百官,这个鞭子很好使。汉武帝用主父偃这个庶人,把一大群宗室贵胄搞的欲仙欲死,并且告诉主父偃说:“主父偃,你不用有什么顾虑,尽管替我去管教管教那些不听话的臣子和诸侯们吧!”
主父偃听后,开始越来越肆无忌惮,在把燕王和赵王搞定后,又把齐王给逼上了绝路。当地方上把这件事报上来后,汉武帝变脸了,他让酷吏张汤去严查,一定要把主父偃查清楚。
张汤有点懵,主父偃不是按照陛下的意思去做的吗?为什么要彻查他?张汤是个执行力很强的人,他和郅都的区别在于,他所有的作为都是以顺应汉武帝为目的,不管有罪没罪,只要汉武帝认为你有罪,你就必然有罪。没有证据没关系,我可以来捏造,于是就有了最早的巫蛊之术和陈阿娇的幽禁长门。问题查清楚了,主父偃收受贿赂属实,至于逼迫齐王自杀,确实有点牵强。汉武帝发话了,“齐王还是一个孩子呀!是什么样的压力,可以让他这样一个孩子能后狠下心来走上绝路,没有外部的压力,他会自杀吗?”
公孙弘看了一眼汉武帝,发现汉武帝也在看他,老狐狸明白了,汉武帝这是想让自己去做恶人呀!没办法,自己这个御史大夫不出手,难道让皇帝自己说出来,背负一个杀贤的骂名吗?这里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公孙弘可以长盛不衰的原因了,因为他可以替领导背黑锅,脏活累活我都能干,只要领导想,那就是我的事儿!
张汤:做好自己的本份,不要有非分之想!张汤,是个人人敬畏的酷吏。尽管很多人都痛恨他,但他很聪明,认为自己有皇帝罩着,丞相的位置非他莫属。但他失望了,丞相是庄青翟,庄青翟那个废物也可以做丞相?张汤的心里有一万个不服,没办法,那是汉武帝做出的决定。这也是汉武帝的妙招,张汤很能干,野心也大,做酷吏可以,做丞相不合适。
于是当三内史弹劾张汤的时候,汉武帝没有犹豫,把张汤下狱,让他也常常作茧自缚的滋味。不过张汤这个人太耿直,就是不认罪,没办法,让人告诉他,是我要让他认罪!张汤认罪了,人也没了!家里没有余钱,他的儿子张安世就比他老老爹聪明,因此,后来活成了职场的老油条。
四个不同的女人,四段类似的经历。陈阿娇、卫子夫、李夫人、钩弋夫人,汉武帝生命中,留下名字的四个女人,除了因为宠爱,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权力的更替。
汉武帝利用陈阿娇和长公主刘嫖,帮助自己登上了帝位;随后又用卫子夫和平阳公主,替代了陈阿娇和长公主;李夫人的上位,和李广利的扬名,也是汉武帝的刻意安排;当刘屈髦和李广利联起手来,他们也就成了汉武帝对付的目标,顷刻间灰飞烟灭;钩弋夫人没有笑到最后,因为刘弗陵可以继位的条件,是她这个母亲必须去死,母以子贵的时代结束了,立子杀母的时代开始了。
接纳和包容,是知人善任的前提,你不接纳和自己不对脾气的人,是不可能把方方面面的事情都搞定的,因此,国家建设需要的人才是多元化的。这就要求汉武帝也要做到兼容并包,同时不能只听一方面的声音,那样容易偏听则暗,一定要做到兼听则明。当然,汉武帝对于手下人即用且防,当尾大不掉威胁到自己时,可以做到“应弃尽弃”!
窦婴本来是汉景帝留下来,替汉武帝维持和田蚡、王娡间平衡的棋子,但汉武帝却借机会,把两股势力一网打尽,做到了独享权力了。这就比他父亲汉景帝时,迫不得已下腰斩晁错,祖父汉文帝被逼迫,罢黜贾谊要厉害的多了!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