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美容

600多年前,朱棣为何放弃富庶南京,执意迁都北京?原因很复杂

导语:

  

在北京的中心位置,有一座宏伟瑰丽、金壁辉煌的神秘“院落”。它历经了600多年的风风雨雨,见证了世间的兴兴衰衰,它就是明清两朝的皇家宫殿-紫禁城

紫禁城,即故宫博物院。

它是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四年即1406年开始建设,历时14年,于1420年竣工完成的。从此紫禁城从朱棣到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历经24位皇帝统治中国近500年。

600多年前,朱棣为何放弃富庶南京,执意迁都北京?原因很复杂

如今斗转星移、日月轮回,禁城依旧,站在红墙黄瓦、庄严肃穆的宏伟建筑下,不免感叹与疑惑:当年朱棣为何执意要迁都北京?南京城不也是一块风水宝地吗?

当年,朱棣将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阻力重重,但具有重大历史远见,意义尤为深远,对中国政Z、经济、文化等影响延续至今!

钰姐现与大家一起来揭秘下。

600多年前,朱棣为何放弃富庶南京,执意迁都北京?原因很复杂

一:迁都北京受阻

1402年,朱棣打败侄儿建文帝,登基为帝,年号永乐。此后励精图治,发展政Z、经济、文化与军事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六年后,即永乐六年(1408年),朱棣向群臣宣布,准备迁都北平。

诏书一下,朝野哗然,立即分为两派,北方派举双手赞同迁都,南方派则反对迁都,为此争执不休。

争论的焦点无非是南北生活差异问题

如:北方派常年跟随朱棣作战且家在北平,到南方后吃、住必不习惯;

反对迁都的南派则习惯了南京的懒散生活及秀丽风光,而北平风沙大、水源不足,让你怎么人活?甚至还说北平只适合当兵的人驻守,而不适于居住。

反对派意见很大,朱棣不可能不理会,于是他想了一个十分缜密的方案,逐步实施这件具有战略性意义的军事政Z中心的迁移工作。

600多年前,朱棣为何放弃富庶南京,执意迁都北京?原因很复杂

朱棣的方法是怎样的呢?他有五个步骤:

第一步:他自己不出面,而是让指挥礼部尚书李至刚提出兴建北平城并改名北京的建议。

李至刚等人提出北平是“龙兴之地”,也就是朱棣的成长地,并提出要效仿朱元璋对老家凤阳的作法将北平立为陪都。

朱棣收到建议之后,就提升自己原来的燕京北平府的地位,改北平为北京,改北平府为顺天府,称为行在。

由于朱棣是遵从祖制之举,那些反对北迁的南派大臣们没人敢责难,朱棣便开始公然营建北京城,还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

600多年前,朱棣为何放弃富庶南京,执意迁都北京?原因很复杂

第二步:下诏向北京周边大举移民屯田、减免赋税、推行惠民政策,包括提供生产工具等。

北京城虽然地理位置重要,但经济上远远不及南京富庶。朱棣在20岁就藩北平时,北平还是个一无所有的破城。

后来朱棣当藩王20年努力发展经济,北京经多年精心建设,终于日益昌盛,初具大都市规模,能与南京相媲美了。

第三步:下诏营建北京宫殿,又在北京北郊昌平境内给自己修建了陵墓-长陵。

朱棣一步步的迁都实施行为,让反对迁都的大臣们一步步地上套了。

建北平宫殿让大臣收集木材、实施整个建造工程,又在自己继位7年后(即1409年)首次回到北京并把自己陵墓-长陵建在北京,这连傻子都看得出来是“迁都”的信号。

但是只要朱棣没有把迁都之事公诸于世,即便那些反对迁都的大臣们看出了端倪,也不好说什么了。

不得不说,朱棣的逐步渗透计策太妙了

600多年前,朱棣为何放弃富庶南京,执意迁都北京?原因很复杂

第四步:疏浚通惠河,打通南北漕运河道。

1410年,朱棣首次亲征回朝后,命人疏浚通惠河,目的就是打通南北漕运之路。而运河一开工就花了整整5年时间,直到永乐十三年即1415年才全部完工。

通惠河可是北京的一条经济命脉,是元代挖建的漕运河道,由郭守敬主持修建、元世祖命名的。

朱棣都在打通生命线了,可见他的迁都之心已经逐渐在昭然若揭了。

600多年前,朱棣为何放弃富庶南京,执意迁都北京?原因很复杂

(通惠河)

第五步:“生米煮成熟饭”,打击个别反对者。

次年即永乐十四年(1416年),朱棣见时机成熟,正式下诏令“文武群臣集义营建北京”,并公开了迁都计划。

不料,这时跳出来几个反对者:河南布政司陈祚、周文褒、王文振,3人太不了解朱棣了,竟上书反对迁都。

“生米都煮成熟饭了”,居然还有人反对,如此不识好歹?

朱棣一怒之下将3人贬到均州太和山去种田,如此以敬效尤,其他南派大臣即便有不满也不敢吱声反对了。

如此,经过朱棣十多年逐步渗透的筹谋,迁都北京之事就此成为了板上钉钉之事。

永乐十八年,即1420年,北京宫殿(即紫禁城)终于营建完成了。

北京宫殿虽按南京故宫为蓝本修建的,规制相同,但比南京宫殿更为雄伟壮丽,更为庄严肃穆。

600多年前,朱棣为何放弃富庶南京,执意迁都北京?原因很复杂

永乐十九年,即1421年,朱棣下令正式从南京迁都到北京,将北京定为京师。

为了表示对父亲朱元璋的敬重,朱棣仍然将南京称为京都,而将北京称为陪都,并让太子朱高炽留守在南京监国。

因此最初实行的是两京制以作缓冲。但皇帝与中央朝廷都在北京,政L也由北京出,实际上北京已是真正的国都了。

此后,朱棣就坐在北京城,开启了他梦想中的千古帝业。然而,迁都北京后,全国多地发生火灾,于是一些反对迁都的腐儒大臣们将此归咎于迁都造成的过错。

朱棣勃然大怒,将闹得最凶的萧仪斩了,然后放出话:迁都是一项死命令,无论如何,都必须执行,谁敢妄言,下场同此!

600多年前,朱棣为何放弃富庶南京,执意迁都北京?原因很复杂

如此在朱棣的坚持下,北京成为了大明都城。朱棣在此起家,又在此开创了史上大名鼎鼎的“永乐盛世”。

北京城仿佛被上天注定了一样,其影响深远并延续至今。

朱棣去世处,明仁宗朱高炽即位,由于他长期在南京监国,习惯了南方,因此想要还都南京,并下令修葺南京宫殿,但因上位不到1年就去世了,还都计划就没实施。

但明仁宗在遗诏中表明还都南京意愿,朱瞻基即位将其搁置。直到宣宗儿子明英宗即位后,正式确立北京为京师,从此明朝再没变过国都位置。

我们不得不佩服朱棣的战略眼光。

600多年前,朱棣为何放弃富庶南京,执意迁都北京?原因很复杂

(明英宗)

二:为何迁都北京

朱棣为何不顾大臣们反对力排众难,放弃富庶安逸的南京而多年处心极虑筹谋迁都北京呢?背后的原因很复杂,意义也很深远。

一起来分析一下,敬请大家指导。

一、北京是朱棣的发迹地,也是根基。

朱棣虽然生在南京,长在南京,但是他的大半生几乎都在作战中度过,并非一直在南京享受安逸的皇子生活。

当年朱元璋打天下时,连朱棣名字都没时间取,到朱棣10岁时将他封为燕王,朱棣20岁时又让他就藩北平,那时北平就是一座风沙肆虐、一无所有的破城。

此后,朱棣多次受命参与北方军事活动,两次率师北征,打败蒙古乃儿不花,生擒北元大将索林帖木儿等,由此在北方等地声名大振,影响力很大,逐渐发迹起来。

朱棣经过多年打拼,终于在北平有了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孩子,还培养出了自己的军队,包括起事的宿将谋臣等,而他们多为燕邸、北平都司及燕山三卫所属将领。

600多年前,朱棣为何放弃富庶南京,执意迁都北京?原因很复杂

也就是说,朱棣及部属的家庭等大多都在他的就藩地北平发展起来的,起事功成之后自然都想要归乡,而不愿长驻南京。

而北京之于朱棣,就是他的发迹地、根基地、龙兴之地,在此他更得人心,而在南京却民心不齐等,因此自然要迁都北京。

二、太祖朱元璋也想过要迁都。

  南京地理位置不适合做国都,它不是全国的中心位置,地理位置偏东南,还会受到北部的北元残余势力及蒙古势力等隐患的威胁。

史上自古定都南京大多享国不长。

加之南京皇宫地势不好,非龙居之地,朱元漳很忌讳,因此想迁都。据说当时选了四个地方:濠州、关中、洛阳、开封,还派太子朱标去考察。

朱元璋老家在安徽凤阳,当时叫濠州。

朱元璋对老家非常眷恋,1368年当了皇帝之后,就想要衣锦还乡荣归故里,因此在1369年就下令将濠州作为中都,也就是仿两京古制,甚至还想仿南京修建宫殿。

600多年前,朱棣为何放弃富庶南京,执意迁都北京?原因很复杂

但后来发生了很多事,太子朱标很中意洛阳,但英年早逝,朱元璋深受打击,迁都之事也就作罢。

其实一直到明亡,濠州都仍被称为中都。

三是北京地理位置好,物产丰富。

北京战略位置险要,战争年代时,三面环山,易守难攻;和平发展时,东南平坦,适于经济发展,城市建设。

而且地理位置显赫,历史悠久,山川雄奇,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从古至今历来都被视为藏龙卧虎的神州宝地。

因此,郑晓在《今言》中说:

  “京畿负重山,面平地,饶鱼盐谷与果窳之利,又转漕东南,财货骈集,天险地位,足制诸胡”。

也就是说,北京地势险要,物产丰富,运输便利,供给方便,还可以抵御北边外敌等。

600多年前,朱棣为何放弃富庶南京,执意迁都北京?原因很复杂

  四、巩固北部边疆,震慑北方势力。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这就是大明王朝的气节。前者指的就是朱棣迁都北京;后者指的是明末崇祯皇帝自缢于煤山。

朱棣之所以迁都北京,我认为最大的因素,还是出于明朝政Z与军事来考虑的。

著名史学家费正清也说过:

 “北京优于其他一切地方,既可以成为对付北方入侵中国的堡垒,又可以作为支持皇帝在北方执行扩张性政策的一切活动的中心”。

朱元璋当初为何将他几个尚武且最能打的儿子镇守北疆,包括封朱棣为燕王,也就是有让儿子守国门的愿望。

北平地势险要,极具优势,足以控四夷而制天下,如可以俯视大河上下,兼顾漠北,还可以放眼于东北的黑龙江、贝加尔湖一带,以及西北哈密及更远的地域等。

600多年前,朱棣为何放弃富庶南京,执意迁都北京?原因很复杂

从当时情况看,北京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一是土地肥沃广袤、平坦,可成为大批军队及百姓迁徙于此提供生活供给。

二是北京地处南方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等多文明交融地带,十分敏感,而如果控制住了北京一带,向内可守大明疆土,向外可进一步发展。

当时北部北元残余势力、蒙古势力等会时常入侵,那指挥长城一带的军事防御,抵抗并保护大明北部边疆就尤为重要了。

朱棣有20多年藩王生涯,在北平筑城、屯田等并长期与北元、蒙古等入侵势力打交道,深知北平就是天时、地利之地。

而如果大明迁都在北京,就会对北部外敌势力以强烈的震慑作用,并有效地巩固大明的北部边疆了。

600多年前,朱棣为何放弃富庶南京,执意迁都北京?原因很复杂

  五、巩固自己的统治之需。

不可否认,朱棣迁都北京,也是为了巩固自己统治、加强皇权。

朱棣登基时,天下并不稳定,那么就需要巩固自己地盘,如大规模移民、屯田,培养军队、加强守卫等。

明初,南北文臣武将分布不均。

南方主要是文官集团,并把持了文官势力;北方主要是武官集团,掌握精兵强将,文官势力弱。而迁都北京,就可以平衡南北文臣武将。

再者,当时建文帝留下的一帮南方文臣武将,继续为朱棣所用,这就让北方人不爽了。

朱棣在北方成长起来,从藩王到皇帝是北方人支持,自己做了皇帝也不会忘了兄弟们,因而将都城迁到北京,让南方人离开舒适区,让北方人享受福泽。

因此,朱棣迁都,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掌握精兵强将防卫,平衡南北势力格局。

600多年前,朱棣为何放弃富庶南京,执意迁都北京?原因很复杂

三:如今的紫禁城

现在我们来看年北京的紫禁城,这座600年前明成祖朱棣留下的伟大杰作,规模宠大,宏伟壮丽,令人咋舌:

不算护城河与城墙之间的绿化带,总占地面积达72万多平方米,宫殿面积16万多平米,大小宫殿70多座,房屋达9000多间。其布局严格按照“井”字形进行布局,规划得非常整齐。

紫禁城,也叫故宫博物院,堪称现今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代宫殿了。

尤其令人惊叹的是,紫禁城不仅金碧辉煌、大气磅礴,体现了皇家的威严气派,而且还修建了先进的地下排水系统等。

600多年前,朱棣为何放弃富庶南京,执意迁都北京?原因很复杂

遥想当年朱棣力排众难,出于政Z与军事等因素建设了这座宏伟建筑,不禁唏嘘不已。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大明王朝虽然存续276年而亡,却向后世展示了一代有明君王波澜壮阔、爱国守疆的民族气节,令后世钦佩不已。

而明成祖朱棣更是史上公认的一位多智多谋、精力充沛的君王,他励精图治、雄才大略、高瞻远瞩等,不愧为一代永乐大帝

大家怎么看呢?欢迎留言。

600多年前,朱棣为何放弃富庶南京,执意迁都北京?原因很复杂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侵则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