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康熙最长寿儿子:手握兵权却未参与九子夺嫡,70岁仍被乾隆重用

导语:

康熙时期著名的九子夺嫡大家都耳熟能详,在这场象征权利与身份的战争中,由皇四子胤禛登上皇位,国号雍正,而其他不管参与与否的几位皇子或多或少的都受到了波及和打压。

只有一位特例,他没有参与到这场夺嫡之争中,这便是康熙的皇十二子胤祹。

康熙最长寿儿子:手握兵权却未参与九子夺嫡,70岁仍被乾隆重用

胤祹从小到大便不是一个争强好斗的人,不求轰轰烈烈,只求平平安安,在父皇康熙在位期间,他一直本本分分的生活,既无功也无过,没有深陷权利的漩涡中。

正因他这种淡泊如菊的处事风格,才可以让他在夺嫡后续的风波中独善其身,一直活到乾隆年间。

对于胤祹而言,虽说也具有夺嫡的条件,但他并没有卷入其中,这其中的原因就不得不提起他的成长环境。

康熙二十四年,定嫔万琉哈氏生下康熙的第十二子,也就是胤祹。

万琉哈氏的最高品阶只是嫔位,并没有受到皇帝的过多宠爱,家族势力也平平无奇。

康熙最长寿儿子:手握兵权却未参与九子夺嫡,70岁仍被乾隆重用

她也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儿子继承皇位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所以在对胤祹的教养中采取放养的方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胤祹对皇位争夺的渴望。

胤祹出生两年后,孝庄太后去世,作为陪嫁丫鬟的苏麻喇姑,陪伴了太后一生,经历了各种大风大浪,整日思念太后,以泪洗面。

苏麻喇姑在顺治年间曾衣不解带、亲力亲为地照顾出天花的幼年康熙,还对康熙之后的教育和生活礼仪付出了很大的心血,所以康熙对她的情谊虽不是母子,却胜似母子。

因此为了避免苏麻喇姑伤心过度,康熙将年仅两岁的胤祹交由她养育,在苏麻喇姑接到小小的十二阿哥时,注意力果然被转移了过去,想殉主的心思也慢慢打消,一颗心全扑在胤祹身上。

康熙最长寿儿子:手握兵权却未参与九子夺嫡,70岁仍被乾隆重用

苏麻喇姑经历了三朝,虽说只是一个侍女,但她的地位和对皇帝的影响力是不可忽略的。

她起先作为贴身丫鬟,照顾孝庄太后和皇太极的日常起居,后来又被指派教导和照顾康熙皇帝,在跟随孝庄太后经历了三朝的争夺角斗后,她对皇权争斗和在深宫中如何生存有着独到的见解。

所以在接手抚育胤祹之后,苏麻喇姑一心一意的教养着他,将自己一生感悟理解的道理倾囊相授,不仅仅是教导一个皇子应该具备的礼仪知识,还包括对他人生观、价值观的建立和培养都具有重大的影响。

由于苏麻喇姑非常信奉佛教,每日都要吃斋念佛,在佛堂焚香念经,俗话说近朱者赤,因此胤祹在每日的熏陶影响下,也慢慢地养成了处事不惊,不争不抢的性格,没有被利欲蒙蔽双眼。

康熙最长寿儿子:手握兵权却未参与九子夺嫡,70岁仍被乾隆重用

自幼开始,胤祹便谦逊低调,一如既往的保持着本心,虽不出错,但也没有突出的作为。

在康熙年间,虽说康熙帝喜爱自己十二皇子性子,但奈何胤祹身上实在是没有什么可以册封的理由,因而他也只被封为固山贝子的爵位。

康熙四十四年,苏麻喇姑去世,对于这个抚育自己长大,尽心尽力的人,胤祹也没有辜负苏麻喇姑的付出,坚持为她尽最后的孝心,披麻戴孝,守在灵前,这些行为康熙帝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康熙皇帝对他这一做法非常赞赏,并且因为胤祹办事沉稳,没有勃勃野心,康熙皇帝下令让他担任内务总管,掌管正白旗事务,手里甚至拥有了一些兵权。

康熙最长寿儿子:手握兵权却未参与九子夺嫡,70岁仍被乾隆重用

且不说胤祹自己与世无争的心态,就说他虽拥有了一些夺嫡的有利条件,但胤祹深知自己的母家背景等势力不及四皇子和八皇子等人,所以并没有生出夺嫡的心思。

在轰轰烈烈的九子夺嫡之后,可想而知,雍正会如何对待搅在权力与政治中心的兄弟们,监禁的监禁,流放的流放,打压的打压,而从始至终远离纷争的胤祹只是丢了官职和封号。

雍正继位后,通过各种手段收回了胤祹署理事务的权利,同时将固山贝子的爵位也剥夺,但胤祹并不在意,反而是安静的在王府中平淡度日。

出于雍正的疑心,在其在位期间,并没有重用自己的十二弟,对胤祹也着实算不上好,但胤祹也乐得自在,并没有怨言和感到郁闷,远离政治的他,更多的是负责与宗室礼仪相关的事务。

康熙最长寿儿子:手握兵权却未参与九子夺嫡,70岁仍被乾隆重用

胤祹主理过很多丧葬事宜,就连后来雍正帝的葬礼也是他主持的,而乾隆帝也非常满意皇叔对雍正的丧事处理的十分圆满,在其即位后,封胤祹为履亲王爵位,专门署理礼部、宗人府等相关事宜。

从此,胤祹结束了雍正时期的冷板凳,迎来了真正属于他的高光时刻。

乾隆帝给予了胤祹极大的尊重,甚至还将他列为可乘轿上朝者之首,同时也将胤祹的强项发挥到了极致,不管是祭天、祭孔、祭社稷等一系列祭祀活动,还是皇子皇嗣、皇室中人的葬礼都由他处理主持。

康熙最长寿儿子:手握兵权却未参与九子夺嫡,70岁仍被乾隆重用

同时还免除了他御前下跪之礼,之后还被任命为议政大臣,虽然胤祹在政事上极少发表自己的言论观点,但也确实是实实在在地参与到了政治当中。

可能是出于这种不问世事的生活态度,胤祹和他的生母寿命都特别长,他的生母也就是定嫔,是整个清朝最长寿的妃嫔,乾隆对她也是敬爱有加。

乾隆帝封定嫔为祖母皇太后,每当有重大日子和寿辰时,总会亲自到王府中拜见定嫔。

众所周知,乾隆帝酷爱作诗,一生中所写的四万首诗中,有非常大的比例是写给胤祹和定嫔的。

在定嫔去世时,还专门下旨宽慰胤祹,要胤祹保重身体;在得知胤祹的独生子去世后,便将自己的儿子直接过继给皇叔当孙子,这足以体现胤祹母子在乾隆心中的份量。

康熙最长寿儿子:手握兵权却未参与九子夺嫡,70岁仍被乾隆重用

于胤祹而言,他一辈子远离朝堂,没有建树,年轻时对普通生活乐得自在,在老年受到皇帝厚待也没有以权谋私,搅弄朝堂,他的这种心性是旁人不能匹及的,更何况是在复杂的皇宫之中。

也正是他这种随遇而安的心态,才足以让他远离纷争,保全身家性命,安享晚年。

在胤祹去世后,乾隆帝悲痛万分,封谥号为“懿”,让皇弟弘昼为胤祹主持,下令让弟弟及自己的五子,也就是人们熟知的五阿哥永琪,为皇叔胤祹披麻戴孝,风风光光的大葬,并让过继的孩子为胤祹守孝百日。

胤祹享年79岁,在这一生中,经历了父皇康熙在位期间的平淡安稳,皇兄雍正在位期间的打压猜忌,到侄子乾隆期间的重用敬爱,在相比较于其他的兄弟来说,也算的上是苦尽甘来,善始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