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工龄越长,退休工资就越高?
答:
首先,要了解什么叫“工龄”?
所谓“工龄”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起,以工资收入为主要来源或者全部来源的工作时间。
“工龄”又分“有效工龄”、清零工龄”和“折算工龄”。
“有效工龄”是指在当地实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的“连续工作时间”,或者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的累计工作时间。
“清零工龄”是指当地实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参加工作的连续年限,由于某种原因,被清零的视同缴费年限(工龄)。
“折算工龄”是指符合特殊工种退休条件,在特殊工种岗位工作8——10年,按规定每年“折算工龄”,计入计算退休基础养老金的总体工龄年限的折算工龄。
工龄又分为“视同缴费年限”的“连续”工龄;
“实际缴费年限”的“累计”工龄。
那么,是不是工龄越长,退休“工资”,实际应称为退休“养老金”就越高呢?
一般来说,退休养老金的核算高低是根据以下参数决定的(不包括辅助养老金、职别及职称附加养老金)。
当地上一年度社评工资、视同缴费年限、视同缴费指数、实际缴费档次、实际缴费年限、实际缴费基数、个人账户余额、计发指数等参数有关。
实际缴费年限越长,不等于个人账户余额越多,因为缴费档次分为:60%——300%。如果同样缴费年限长,但是缴费档次取60%、100%、300%,个人账户余额就不同。
所谓“工龄”越长,只体现在基础养老和过渡性养老金的核算中,只是间接体现在个人账户养老金核算中。
在退休养老金核算中,在其他计算参数相同的情况下,所谓“工龄”越长,退休养老金就越高,是成正比关系!
在退休养老金核算中,在其他计算参数不同条件下,“工龄”越长,就不一定退休养老金越高。
在退休养老核算中,所谓“工龄”长,只能直接体现在基础养老和过渡性养老金核算的一个参数;间接体现在个人账户养老金的一个参数。
退休养老金核算不仅仅体现在一两个参数,是通过全部参数核算出来的。
这就是“工龄”越长,退休养老金不一定越高的结论依据!
命题论点鲜明,论据不足,结论不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