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财经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不是要修复居延海?

问: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不是要修复居延海?

唐代诗人王维对居延绿洲有如下描述:“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唐杜甫:“弱水应无地,阳关已近天”。居延海在春秋、汉、唐时期的历史典籍中就有多处记载,并出现多首吟写居延海的诗歌(贺祥等,2003)。 据历史图集记载,战国时期额济纳河冲积扇的扇缘洼地就已经有湖泊,昔日的居延海是由东、西居延海和古居延泽三个湖泊组成的一个连通大湖,水域面积曾达到2600km2 。由于河道改变、气候变迁和人类活动。居延海演变为相距30km的东、西两湖,分别是东部的苏泊诺尔(蒙古语,意思是母鹿湖)和西部的嘎顺诺尔(蒙古语,意思是苦湖),据1958年航空照片量算,西居延海水面积为262 ~ 267km2 (都瓦拉等,2019)。‚ 随着上游来水的减少,西居延海于1961年干涸,成了草木不生的戈壁、盐漠。东居延海也于1992年完全干枯。古人笔下“湍漭不息”的居延海从此成为历史。居延海过去几千年缓慢的自然衰退,上世纪50年代后的迅速消亡(钟平,2004)。 西居延海

答:

黑河发源于青海省的托来南山中段,接近于青海与甘肃的交界,除了这个黑河主源之外,其它较大的支流源头有近二十个,这些源头在张掖以北逐步汇合为黑河主流。黑河过了长城,流进了沙漠,来到了内蒙古境内,在喇嘛庙之南分成了东西二河,东河过去叫纳林河,流归苏古诺尔,也就是现在说的东居延海。西河过去叫木林河,流归嘎顺诺尔,也就是现在讲的西居延海。所以黑河虽然说是一条内流河,但它源头在青海,主体在甘肃,下游归结在内蒙的东西居延海。西居延海海拨820米,在1961年消失;东居延海海拨879米,在1992年干枯。

东西居延海的先后干枯消亡,造成了当地沙尘飞扬,有专家调查后得出结论,影响华北乃至北京的沙尘暴源头之一就来自于居延海。由于这个原因,有关部门开始重视对黑河水的有计划利用,尽量多放一些水到下游去,近年来,居延海又逐步扬起了波浪,植被在恢复,侯鸟在戏喜,生态在改善。

有网友在憧憬,如果西线调水工程完成,多放一些水进入居延海,可以造就一个比太湖更大的湖泊,打造一个类比于环太湖经济区的西部文明,可以不可以?环太湖地区的经济实在太强大了,沪苏锡常镇南马芜嘉湖等等,随便哪一个城市经济规模都挺大的,这对西部开发意义深远。于是对此提问提供一些看法,供参考。

1、西线调水量约170亿立方米,相当于黄河年经流量的三分之一,但西线调水主要是为补充黄河上中下游的水资源为主要目标的,不是为调水注入居延海服务的。更且从黄河到居延海路途遥远,中间还要穿过近二千米的黄土高原,所以西线调水不可能调入居延海。

2、如果我们一定要想将居延海变成一个庞大的,依靠西线工程是不现实的,但依靠红旗河工程,或许还可以进行深入思考。

3、拟议中的红旗河调水工程调水量为600亿立方米,如果用100亿立方米的水来造就庞大的居延海湖,那么能够人工造就一个超过五千平方公里的巨大湖泊,那么是不是能够造就一个类似于环太湖地区经济的奇迹呢?我认为是不可能的,原因在于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太低。

4、东西居延海为什么先后干枯消失?原因很简单,因为上游灌溉用水量太大,造成了下游没有水的来源,上游和沿途用水量越大,则流到下游的水就越少,甚至没有,这是造成居延海干枯消亡的直接原因。那么中上游为什么要大量抽用黑河水呢?因为以灌溉经济为标志的农业经济是当地农民经济的根本性来源。也就是对农民来讲,扩大灌溉种植面积比环境更有直接效益。

5、而我们更需从宏观角度来均衡黑河水的利用,既要环境保护又要以灌溉保证农业生产。而近年来的居延海的水面恢复就是从这个角度来权衡利弊的。

6、但当红旗河工程带来巨量水资源之时,我们需不需要将居延海扩大到变成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呢?答案是不需要!原因还是在于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太低这个问题。

7、建设庞大的居延海的环境效率,能不能达到农业灌溉效率的水平呢?也就是说红旗河或西线的调水水资源效率是以高效的农业灌溉效率为主,还是以建设湖泊用环境效率来替代灌溉效率为主呢?

我个人认为要以高效的农业灌溉为主,而不以湖泊建设用环境带动为主,原因在于建设湖泊,存在地下渗透浪费,虽然说水资源注入地下也是一种水资源的储存方式,但更严重的问题在于:沙漠地区的年蒸发量巨大,湖泊地区的地下渗漏和地面蒸发量,一年不下有三千毫米!几乎一大半的水都被蒸发了!

我们可以去想一想:红旗河调一亿方水的能力到缺水地区,约需要七十亿的投资!用一百亿方水造就一个巨大的湖泊,就消耗了七千亿的投资,这有点不合算,效率太差;而用这一百亿立方米的水,基本可以消灭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个沙漠,采用滴灌的先进技术,可以将两个沙漠绿化起来,从这个角度看,造湖效益绝没有灌溉效益高。

8、问题更在于:用一百亿立方米的水来绿化巴腾两个沙漠,去种什么才能将七千亿的投资收回来

巴丹吉林沙漠有4.43万平方公里,腾格里沙漠有4.27万平方公里,合起来有8.7万平方公里,约有1.3亿亩土地,如果按一百亿水资源为来源,每亩可以获得77立方米的水资源,应该说种植梭梭、沙柳、芨芨、胡杨之类的耐旱植物,这77立方米的水资源已经足够了。

从最简单的的沙地农业循环产业讲,沙地耐旱植物,是饲养沙地牲畜的食物来源;胡杨沙柳之类可以打造为沙漠木本纸浆的原料来源,枸杞等是沙漠药材的植物品种,沙漠果业更是沙地农业的主流产值来源,少量的膜棚农业,蒸发量小,是解决当地农民蔬菜的供应方式,这些都是绿化沙漠带来的产业组合与希望,但切不要用大水漫灌的方式来进行大面积的粮食生产,这样不利于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

9、那么,居延海是不是可以让它消失了?消失是没必要的,我们可以用少量的水,恢复居延海的历史面貌,让其发挥优化环境的作用,但没必要将其扩张为庞大的居延湖,因为这种扩张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大低太差。

(欢迎提供不同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