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房产

有人说在六十年代,二块钱就能吃大餐,当时的物价有多低?

问:有人说在六十年代,二块钱就能吃大餐,当时的物价有多低?

答:

不满你说,我是过来人,我想信这个人说的话一点儿都不假,都是大实话,那个时候的二块钱,最少相当于现在的200块钱,下馆子的话应该可以点上四个荤菜六素菜,2包大红鹰香烟,5斤黄酒等,满满一大桌子,比农村红白喜事摆酒席还要好。

有人说在六十年代,二块钱就能吃大餐,当时的物价有多低?

说实话,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知道,当时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人民面值只有拾捌元捌角捌分。最大的面值是纸币,分别是10元、5元、2元、1元,五角、2角、1角,硬币分别是5分、2分、1分,是18.88元。

当时的物价低的让人不敢想信,社员在生产队干一天10个工分,计人民0.07分,那时大米1角3分7厘一斤,猪肉6角5分钱一斤。那时农民穷,单靠生产队分配的那点粮食家家户户基本上都不够吃。

有人说在六十年代,二块钱就能吃大餐,当时的物价有多低?

像我们山区的农民,没办法只好上山砍柴挑到兰溪城里去买。那时100斤柴火可卖3角钱,早上在县城吃碗猪血豆腐只要2分钱,吃一碗阳春面只需5分钱,余下的钱还可以买1斤半大米,家里的孩子她妈还等着我的米下锅。

那时钱是一分一分串起来用的,没有一个农民会花2块钱下馆子吃大餐。如果真是这样,2块钱一家人真可以到兰溪奎元馆美美的吃上一餐。那时饭店一碗米饭只要2两粮票再贴2分钱,花4两粮票4分钱应该可以做饱鬼了。那时物价真的很便宜,鸡蛋可以换盐,一盒火柴只要2分钱,普通农民家庭10钱就可以过一个大年。那时去外婆拜年,压岁钱只有2分,没有红包袋,外婆只是用红纸包着递给我。

有人说在六十年代,二块钱就能吃大餐,当时的物价有多低?

回想那个时候,真是一分钱当二分用,一粒米饭掉在桌子上都要捡起来吃掉,不是过年过节碗里见不到猪肉,即使物价再低农民还是舍不得吃。说实话,过去物价再低我都不留恋,现在虽说物价上涨,可农民住的、吃的、穿的样样都有,我感到真的很知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