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堡之战和萨尔浒之战同样的大败,为什么对大明王朝的影响截然不同?
同样的大败,同样的对异族,从直观来看应该是土木堡伤得更深,50万大军+皇帝,可是为什么土木堡之后明朝依然兴盛,而萨尔浒之后明朝就一年不如一年?难道仅仅是于谦的力挽狂澜和张居正的强行续命?求高人解我疑惑
答:
土木堡之战和萨尔浒之战是明朝历史上两场著名的败仗,都对明朝的历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表面上看,貌似土木堡之战明军的损失更大,但实际上这两场败仗对大明王朝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
萨尔浒之战对大明王朝的恶劣影响要比土木堡之战来得严重。理由有三:
一、两场战役爆发的时代背景不同。
1、明朝建立于1368年,土木堡之战发生在1449年,这一年是朱元璋立国的第82年,属于明朝的前期。当时明朝经历了22年的“永乐盛世”和11年的“仁宣之治”,在永乐、洪熙、宣德三代皇帝的治理下,国家体魄健康,政治架构完备,大明境内外安定。虽然英宗皇帝年少轻狂,但国家仍然有足够的精力,物资,军队来抵御外敌入侵,需要的只是三军主帅,稳定局势即可。于谦需要的是时间,从八月十五土木之变到十月初八瓦剌占领紫荆关,于谦利用这段时间完成了军事部署,到也先兵临北京城下时,北京已经集结了二十二万军队,瓦剌此时已经没有胜算。可以说,明朝完备的国家体系确保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而北京保卫战的存在,使得大明朝的国祚又延续了170多年而不至于成为第二个北宋。
2、萨尔浒战役发生在1619年,这一年是朱元璋立国的第252年,差不多100多年后了。
此时,明朝已经是王朝末期,经济,政治和体系已经完全糜烂,朝廷本身在辽东地区已经是人心丧尽,朝廷中枢失控,魏忠贤当政,党争不断。此时的明朝是日薄西山,而努尔哈赤反倒是蒸蒸日上。大明已经大不如前,一方面得对付关外的后金,另一方面国内的农民起义是一波接着一波,可此时的大明已经没有于谦那样的人站出来了,整个朝廷军队腐败没有战斗力,朝中党争严重,缺乏可以统筹全局的能臣,国库更是空虚得不行。在这种情况下,明朝已经承受不起萨尔浒之战带来的损失了。
二,两场战役对明朝根基的触动程度不同。1、萨尔浒之战的阵亡人数相比于土木堡之变并不算多。在这场与后金的交战之中,努尔哈赤采用逐个击破的方式,仅用5天时间就连破大明三路军队,一举击溃大明包围圈,令大明损失5万多人。这虽然是一场局部战役,但却对当时辽东的形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认为是明亡清兴的重要转折点。这是因为萨尔浒之战中虽然明军士兵损失看似不大,但是后金军成建制地消灭了明军大量职业军官,这是明军最大的损失,而且无法弥补。正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萨尔浒之战明军军官被杀三百多,开原铁岭两战明军光军官就战死五六百,到了熊廷弼任辽东经略后连中军把总都很难寻得。后来虽然熊廷弼苦心经营但在兵员质量上再难与萨尔浒之前的明军相提并论。
2、土木堡之战中损失的明军主力主要是京师驻军,而维持北方边防的主要力量仍然存在,只是京师短时间军事力量真空,短时间难以弥补,因此瓦剌军队才能轻易攻到北京城下。但由于边防军队可以威胁瓦剌军后方,所以瓦剌军队即使是击败了京营俘虏了明英宗,也是难以在后方受到威胁的情况之下长时间不计损失去攻打明朝京师的。可萨尔浒之战中的明军主力是以边军及内地派出二线军队为主,因此萨尔浒之战的失败使得大明在辽东的军事力量存在真空、并且短时间内无力派出军队填补这块军事空白。简单来说,土木堡之变后,哪怕瓦剌占领了北京也不可能长久,只能像安史之乱的叛军占领长安一样掠夺,后面肯定会被大明赶来支援的边军打败,但是萨尔浒之战失败后,辽东就会慢慢被后金占领、做大,最终成长到威胁大明的心腹大患并严重动摇了明朝的根基。
三,明朝面临的对手实力不同。1、土木堡之战明朝的对手是蒙古瓦剌部,首领是绰罗斯也先。
也先不是黄金家族的后裔,也就是说他和成吉思汗没有血缘关系。这样一来,他在瓦剌诸部落中就难以服众。当时蒙古的大汗是脱脱不花,脱脱不花是黄金家族的成员,只不过没有实权,实权都掌握在太师也先的手里。
后来,也先自己想当大汗了,结果和脱脱不花发生了冲突,双方发生了内战,脱脱不花战败逃亡。也先自己登上了汗位。
然而,由于也先不姓孛儿只斤,所以他登基在蒙古诸部落看来是名不正言不顺的,所以各个部落对他普遍不服。这就导致也先登基两年后就遭到暗杀身亡。也先死后,瓦剌蒙古逐渐分裂,实力自然大大削弱。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瓦剌部自己内部不团结是它无法战胜明朝的根本原因。一个整合不了内部的瓦剌政权是成不了真正的“瓦剌帝国”的,它又如何能够与明朝为敌?
2、萨尔浒之战明朝的对手是建州女真,首领是努尔哈赤。
而建州女真就不同了。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落后,建立了八旗制度。从此所有满洲人都被努尔哈赤牢牢地控制住了,没有任何人能够撼动爱新觉罗家族的统治地位。满清的皇帝对于整个八旗具有绝对的统治和领导权。
正是在这种高度集中统一的领导下,清军的战斗力才会与日俱增,成为明朝的强大的对手,并且最终灭亡了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