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只有初中文凭数学不及格的华罗庚变成了数学家?
华罗庚儿时一度数学考不及格,因家贫不得不中途退学;他只有初中文凭,却开创了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等多方面研究
答:
1931年,清华校园走进了一个年轻人,他的走路姿势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只见他左腿画出一个大圆圈,右脚跨出一小步。
没人知道,这个身患残疾的年轻人,会成为清华的奇迹。他,就是华罗庚,被誉为“中国现代数学之父”。
01少年学渣1911年11月12日,华罗庚出生于江苏省金坛县,一个家境平常的普通人家。
华罗庚一家靠着父亲经营一家小卖部勉强生活,但是对于这个年近不惑才出生的儿子,父亲倾注了宠爱与心血。为了培养华罗庚,父亲可谓是穷尽心血,竭尽全力。
1922年,11岁的华罗庚被送进了金坛县第一所新式中学——金坛中学。
年少懵懂,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读书的可贵,华罗庚亦是如此。顽皮,淘气,上课出小差,成绩不但垫底,写出来的字也是歪歪扭扭,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一枚妥妥的学渣。
这样的学生,大多都是被老师放弃的,就在所有人都不看好华罗庚的时候,一个人的出现改变了华罗庚的命运。
这个人就是王维克,大概是唯一位发现了华罗庚不同闪光点的中学老师。
所以说,每一个成功者的背后,都有一位能给人光明的老师,不至于天才埋没。这也正是印证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王维克发现华罗庚的数学本上总有涂改的痕迹,而每一次涂改都是因为有新的见解。透过这些涂改的痕迹,王维克发现了华罗庚隐藏在顽皮外表下的数学天赋。
王维克是一个难得的好老师,他精心培养,努力呵护着华罗庚的数学兴趣。在他的不断指导和鼓励下,华罗庚以第二名的成绩顺利毕业。
当年的华罗庚16岁,顺利毕业让他的人生充满了希望。但是没人能想到,那张熠熠生辉的初中毕业证,成了他此生唯一一张学历证明。
因为家里贫困,无法支持华罗庚继续上高中,于是他报考了上海中华工商职业会计学校。读书期间,华罗庚因为数学成绩优异,被推荐去参加上海职工珠算比赛,竟然击败了众多高手,一举夺魁。
但是,年少有为又如何,家境窘迫,第二年,华罗庚便辍学了。
即便学校惋惜华罗庚的才华,提出免除他的一切学费,但是家里仍然出不起华罗庚的生活费。就这样,华罗庚回到了家乡,在父亲的杂货铺帮忙。
失学的华罗庚,更加明白了读书的机会来之不易,他将王维克送给他的三本数学书当宝贝一样地保存着,不断学习书里的知识,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店里的客人来买东西,华罗庚不是答非所问,就是充耳不闻,于是,邻居们就给他起了个绰号——罗呆子。父亲看在眼里,也开始责骂起了华罗庚,觉得他不能踏实生活。
那个时代的父母,大多认为,孩子不能安分踏实地过日子,是因为孩子还没有成家,成了家就好了。
1927年,华罗庚在父母的安排下,与妻子吴筱元结婚了。这场婚姻被华罗庚看作门当户对,因为他是初中学历,妻子则是小学学历。
婚后,华罗庚又动起了上学的念头,当年,他考上了江苏省立第二工业学校,但是第二年,依旧因为没钱,辍学了。
华罗庚想起年迈的父母,新婚的妻子,他决定还是要找一份工作,养活家里。恰逢此时,出国留学的王维克回到金坛中学任校长,在他的举荐下,华罗庚在学校谋了一份会计的工作。
此时的华罗庚,不仅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更是有了难得的时间继续学习。这段时间里,不断学习数学课程,并且开始向各大刊物投稿,可惜都石沉大海。
1929年,经过不懈地努力与坚持,华罗庚的论文终于在一本国家级刊物上发表了。这一年,他的女儿也出生了,这对于华罗庚来说,是收获的一年。
然而,好景不长,金坛县爆发了大规模的伤寒病,华罗庚也不幸被传染。在妻子衣不解带地照顾下,华罗庚虽然侥幸捡回了一条命,他的左腿却落下了终身的残疾。
恢复后的华罗庚回到学校上班,王维克更是给了华罗庚数学老师的职位,想要拉他一把。但是,华罗庚的初中学历,引起了家长们的不满,将王维克和华罗庚一起举报了。
王维克伤心不已,辞去了校长的职位远走他乡,华罗庚则回到了会计的岗位上,靠着微薄的工资勉强度日。
他白天上课,晚上就研究数学,他说:“我别无选择,我要用健全的头脑,代替不健全的腿。”
华罗庚没有想到,他的人生正因为他的努力,即将翻开新的篇章。
02草根教授1930年,华罗庚对《学艺》杂志上,苏家驹的一篇论文提出了质疑,并且发表了《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论文,指出了苏家驹运算上的一个错误。
这篇论文没有得到苏家驹的回应,却引来了华罗庚人生中的第二个伯乐——熊庆来。此人可了不得!不仅是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在国际数学界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当他读到华罗庚的这篇论文时,他十分疑惑。这是一个国际性的数学难题,论文写得十分有深度,但是论文的作者,他从未听说过。
熊庆来千方百计地打听华罗庚的下落,想知道他是哪国的留学生,或是哪个学校的教授。但是,得知华罗庚不过是一个仅有初中文凭的杂货铺伙计时,他震惊了!
在与学校的高层领导和教授们讨论后,大家一致认为,这样的人才不能放过,应该破格录取进清华。就这样,华罗庚得到了最高学府的学习机会。
1931年,21岁的华罗庚终于走出了金坛,迈进了清华,他的人生也即将迎来飞跃。
起初,熊庆来以为华罗庚还缺乏数学的系统知识,建议华罗庚先去旁听微积分等基础课程,结果发现他没有照做。
了解之后,熊庆来恍然大悟,华罗庚早已学完了高中和大学的初级课程。后来,熊庆来发现,华罗庚连高级课程都应付自如,以至于他往后的备课,都要请华罗庚帮忙解题。
在熊庆来看来,华罗庚就是个天才!
在当时的中国,近代数学才刚刚开始起步,想要在国际上发表论文,那都是凤毛麟角,但是华罗庚一个人就发表了十几篇,这让清华的老教授们望尘莫及。
在熊庆来与教授们的一致支持下,清华再一次破例,让只有初中文凭的华罗庚登上了清华的讲台,这一年,华罗庚只有23岁。
1936年,经过清华大学的推荐,26岁的华罗庚获得资助,远赴英国剑桥求学。谁也不曾想到,曾经的那个学渣少年,此刻已展开双翅,鹏程万里。
在英国的这段时间,华罗庚不仅局限在一门学科里,他旁听了七八门课,笔记记了厚厚的一沓,写了十几篇论文,引起了国际数学界的关注。
然而,国家兴亡,匹夫有责!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华罗庚毅然回国,与同胞们共赴国难。
1938年4月,清华,北大,南开三所大学,为了延续文化的传承,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迁往昆明。华罗庚一路辗转来到了昆明,因为学术研究突出,被破格聘任为西南联大的教授。
从杂货铺伙计到大学教授,这一条路华罗庚只走了7年,这是一个绝无仅有的奇迹。
在大学教书的这几年里,华罗庚奔波于各个大学之间,夜晚回到家里就潜心研究数学,六年时间,一部数百万字的《堆垒素数论》横空出世。
这是华罗庚攀登的又一数学高峰,这部著作的问世,一直影响了往后四十年的数学研究,被称为二十世纪经典数学论之一。
抗战胜利后,西南联合大学宣布解散,失去工作的华罗庚决定前往美国深造。在美国普林斯顿研究员,他与爱因斯登等众多顶尖科学家成为了同事。
不久后,他的妻子带着孩子们也一起到美国与他团聚,这段时间,华罗庚拥有了难得的恬静生活,在数学领域的研究也不断突破,被多所大学聘用为数学教授。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了,华罗庚难忘祖国故土,毅然回国。有人曾问他,美国这么好的条件,放弃值得吗?
华罗庚写下:
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归去来兮!为了抉择真理,我们应当回去;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为了为人民服务,我们也应当回去;就是为了个人的出路,也应当回去,建立我们的工作基础,为了我们伟大的祖国的建设和发展而奋斗!
1950年的春天,华罗庚回到祖国,重新在清华大学教书,培养了一大批数学人才。因此,我们不难看出,华罗庚是一位无比爱国的数学家。
03数学家华罗庚我认为,一个数学家的成功,不只是对学术研究的贡献,还可以实实在在地将所学理论,运用于实际,运用于新的领域,造福百姓,造福社会。
之前,华罗庚的研究领域一直是在数学,但是,一件事情,曾改变了他的研究方向。
一次,华罗庚得知,在执行爆破任务的时候。因为引线长短不一,爆破时间无法估量,导致许多战士因此牺牲。
华罗庚想,为什么不能用数学知识去解决这个问题呢?
这让华罗庚有了新的思路,他想让数学走进各行各业,成为人们能够使用到的实用工具。
为了实现“数学能够为国民经济服务”的目标,华罗庚带着助手,蹲农场,下工地,经过不断地研究和演算,他向全国推广和普及了统筹法和优选法。
这样一个数学家,在人们的印象里应该是关在屋子里,不断做演算的,不应该是到处奔波,与工人阶级长期生活在一起的。
但是,华罗庚对他的这项研究,付出了极大的热情和心血。
他为邮递员规划出了最优的送信路线,;为电焊工,提供了从斜度,角度和速度提供了新思路,提高了电焊工艺;甚至于卖油条的师傅,都去听华罗庚的讲座,找出了炸油条的最佳时间。
这些细小的数学成果,都是古往今来的数学家都从来没有做到过的,与众多顶尖的数学家不同,华罗庚的身上少了点学术气息,多了点市井的烟火气。
华罗庚的这一成果,也得到了毛主席的赞赏,称他,壮志凌云,可喜可贺!
当时,华罗庚开设的讲座受到了大家的欢迎,加之他授课的内容浅显易懂,卖菜的老太太都能听得懂。不仅如此,鞍山钢铁,成昆铁路等重要项目,都邀请华罗庚实地去帮他们解决生产问题。
“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成了华罗庚几十年来,受众最多的研究成果,为百废待兴的中国,注入了鲜活的科学力量。
除了数学的实际运用,华罗庚的数学天赋也得到实际印证过。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水深火热,牺牲的战士不计其数,日本人在中国大地上横行无忌。一次,被誉为“兵工之父”的俞大维截获了一段日本军事电报。
电报被加密处理过,虽然俞大维也有不错的数学天赋,但是依然无法破解,求助了许多教授都没有办法破解。焦头烂额之际,他想到了华罗庚,于是带着密码电报,求助了华罗庚。
仅仅一天的时间,华罗庚就将电报上的密码破译了出来,几个月都无人能解的难题,他一天就全部解出来了。
由于华罗庚迅速地破译了密码,中国军方随即掌握了日本的军事动态,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伤亡。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一个顶尖数学家,之所以恐怖,不仅仅是因为天赋,更多的是灵活的头脑,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冷静的心态。
世界千百年来,出现了无数顶尖的数学家,他们有的解决世界难题,一战成名,有的终身致力于数学研究,废寝忘食。但是,提出用数学解决人民的问题,唯有华罗庚一人。
作为一个理论数学家,华罗庚从数学,走到了人民之中,让人为之感动,尊敬。
04最后三十年后,华罗庚重回数学界,他受邀到访英国,也获得了许多迟来的荣誉,成为了美国科学院120年来,第一位中国籍海外院士。
华罗庚是一个自学出身的人,但是他教了千百万的人民,他说:
我非常富有,但是钱不在我的口袋里,在人民的口袋里。
20多个春秋,华罗庚拖着他残疾的左腿,走过了26个省份,行程超过20万公里,数以百万的人民成为了他的学生。
1985年6月,75岁的华罗庚因为过度劳累,永远地倒在了讲台上。
华罗庚将自己的才华,全部奉献给了中华民族,而中国广袤的土地上,也会深深地镌刻着他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