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设计

在苏州买房好不好?

问:在苏州买房好不好?

今年25,年底结婚,16年在苏州科技大学毕业,眼看着苏州房子一路飙升,感觉现在买房不划算,可是媳妇想要买,我家庭还不错,首付和月供都没问题,就是感觉现在买不划算……媳妇又想要……好纠结……

答:

网友分享:

老家邻居要在苏州买房,因为她儿子想在苏州工作,不想回到盐城就业。因为,他觉得苏州这边有更好的环境和机会。

我倒是能理解他的想法,因为较之盐城,苏州的优势明显,特别是园区。这边有更好的就业、更好的配套、更好的教育,当然更好的未来。想想98年中考结束,我第一次来苏州的时候,落脚就在东环路永林新村附近,当时逛了好多地方,比如拙政园、寒山寺、观前街。返乡车上,我就想着以后如果能来这个城市,该是极美的事。那会园区还是一片农田。

他们本来年前就像买房的,但是由于身在老家,过来不方便,略有耽搁,但等到年后过来的时候,房价暴涨,人心惶惶。之前150万的房子,年后再看,这就翻番了。若要按照老家人的收入核算,150万,近乎是一个家庭几十年的辛苦钱。

“你看,一眨眼,这钱就没了。”邻居很是懊恼,电话里跟我说,“这简直拿钱不当钱呀”。

我倒是能理解她的心情,但是,他们城里人都是这样玩的,怎么办。

但她买房的决心很大。

“之前一直拖,搞到现在,把一百多万都亏了”。她抱怨道。

她计划在今年4月中旬一定把这事定下来。

“不然,以后再也买不起房子了。”她解释道。

在老家,邻居们都知道我是干房地产的,一般到苏州买房都会问我。当然,这次她到苏州买房也不例外。

当然,对于年后那轮没有节制和底线的暴涨和媒体没有节制和底线的爆炒,我甚为厌恶。这不是作死的节奏吗?苏州房地产在整个长三角地区历来比较稳健,既没有上海的天价,也没有杭州的起起伏伏。每年温和上涨,点到为止,倒也不失苏州这个城市调子。但是,2015年下半年的暴涨,苏州的房地产市场,就完全像失心疯,跟末日狂欢似的。大家都知道这个泡泡会爆,但依然不停参与其中。

“我建议先观察一下,这个房价应该会跌。”作为她们眼中的专业人士,我建议道“但你们的房子可以先看起来。”

起初她也想买新房,但由于他儿子工作在园区,园区的新房基本属于有钱人的事了,其他区域新房要不远得让人想哭,要不同样也是有钱人的事。

所以,我建议她看看二手房,我给她介绍了几个做中介的朋友。

她的需求倒也简单:

① 离工作地方近点(儿子在苏虹东路工作);

② 预算控制在150至170万之间,首付能在100万左右;

③ 儿子刚毕业,薪资有限,月供在3000元以内;

④ 最好是装修房源,装修很烦;

⑤ 不低于两房,能落户,有学区,学校不能太差;

前几日,我爸说她和儿子已到苏州,正在看房。我赶紧打个电话过去。电话中她说,已经看过好几处房子,几乎满苏州地跑,南环的一个老小区,斜塘的莲花社区、东环的苏安新村。

“150万,只能买得起这些小区的房子,”她抱怨道,“那些小区看上去真不咋地。”

“我带你们去看吧”。因为我发现比较下来,符合他们需求和条件的,青剑湖板块可能是不错的选择。

其实,在她们来苏州之前,我就试探看了一下青剑湖板块,问了几个中介,跑了小区,比如华园星城、青湖语城、首开悦澜湾、上郡、金色湖滨等,但青剑湖的不足,倒也不得不提,沪宁线和高铁线将它和园区湖西湖东割裂开来,仅有星湖街、星塘街几条主干道通联,高峰时前,那叫一个堵呀,另外,配套跟湖东比起来,差距那叫一个大,学校目前只有青剑湖学校,而且只服务青剑湖周边几个项目,商业中心仅限于几个邻里中心,跟湖东诚品、永旺比起来,差距不是一个段级的。

但有一点,这个版块便宜,跟湖东和湖西相比。

第二天,她们首先到了我家,跟我妈寒暄一下,我们就出发了。随行的还有他儿子,今年22岁了,一脸懵懂。想当年,他还是个小屁孩,总牵着他们家小狗满街跑。

看着,这就长大了。哎,岁月是杀猪刀呀。

我定了一个路线。从星湖街出发,沿着葑亭大道看一下华园星城和新唯花园。这两个小区都是中新开发的,前者新点,后者老旧点。

首先看了新唯花园小三房,88平的,报价165万,由于房屋正在出租,几乎没有装修,租客都在家里,的确很乱,匆忙瞄了几眼,我们就退了出来。小区整体显得破旧,外立面颜色斑驳,景观说不上,大门口的商业略显杂乱。

从新唯花园出来,拐了一弯,我们就到隔壁华园星城,感觉清爽多了,里面中了很多樱花树一样的植物,煞是缤纷,外立面也干净简练许多,大门也开阔些。看了一套83平的两房,毛坯,报价170万。

“小区不错,房子还行吧”,邻居总结道。

“那我们去青湖语城吧。”中介小姑娘赶忙插话,“那个房子学区是青剑湖学校的,环境比这好。”

说完,我们一行就驱车前往。沿着展业路一路向北,约莫7-8分钟,就到了目的地。

显然,这边大环境更好点,绿化更稠密,看不到厂房的痕迹。从一堆欧式风格商业里,找到了入口。

中介小姑娘前路带路,穿过一波浓密的绿化,在一栋楼前停下。这个小区外立面也能入眼,看上去较新,小区的绿化养护的极好,以小高层为主,楼间距也算开阔。

一会房东回来,赶紧给我们开了门。

房子是2.5开间的二房,中间鼻子户,78平,满五,明厨明卫,客厅带阳台。主卧尚可,次卧偏小。

屋里可以说,窗明几净,地板都冒着油光,看得出来房东是个讲究的人。

“我这房子,别看它小,用的都是好东西”,房东情不自禁夸道,“地板和家具全实木的,空调格力的,冰箱西门子的,都是好东西。”

老家邻居看得仔细,让儿子一直拍照。每个房间逐一打量,看得出来,她很感兴趣。

作别房东后和中介小姑娘后,我们启程去别的项目。

我们一路向西看了上郡一套位于3楼的80平的两房,对面就是青剑湖学校,装修一般,户型,阳台偏小。

“关键是楼层低,我怕采光不好。”老家邻居补充说。

另外一套位于首开悦澜湾。小区整体不错,位置也是极好的,紧邻星湖街,驱车去时代广场极为方便。小区规划合理,外立面洋气。房源是一套位于12层,小两房,户型中规中矩,装修看得过去,但报价明显要高多了,78平,183万,单价高达2.3万。

“这个真贵。”老家邻居嘀咕了一声。

等我们从屋子出来,也临近下午5点了。

四个小时,走了五个小区,近6套房子,应该收获满满,但也累得够呛。

“看得怎么样?”送行之时,我问了一下邻居。

“我回去跟洪亮(她老公)再商量一下”。她略显无奈。

“谢谢你呀。”临走了,她补了一句。

回到家后,第一个接待的小姑娘电话我说晚上有一套双友新和成的工抵房,两房,报价170万,老家邻居说已经回亲戚家,请我帮忙看下。

等到了7点,我开车过去,然后顶着着寒风穿过小区,结果小姑娘说,房东没有回来,我刚想骂娘。

小姑娘倒也不急,对着高楼默数。

“我们去5楼,那家有人,户型一样的。”

于是,我便跟着她上了楼去,敲门,质询。房东不情愿地开门后,我从门外撩了一眼,门就关上了。

“尼玛,是个横厅。“我心中叫道。

罢了,回去吧。

衣着单薄,春寒料峭,半天穿梭,落得头疼发热,鼻塞嗓哑,一杯姜茶,一夜无梦。

第二天,寒气退去,体力恢复。

“有没有看中的呀?”我兴致勃勃问了老家邻居。

“没啦,”老家邻居电话那头斩金截铁,“有人跟我推荐了城区房子,我们下次再来看看。”

事实上,他们已在回苏北的路上了。

“我总觉得那些中介可能会忽悠我。”

“好歹是跑个青剑湖,要是全苏州跑,我也得跟着散架了。”我庆幸道。

但另一个疑问出来了,在信息如此发达的今天,为啥买个房这么困难?

这简直是对体力、精力、耐力、财力、定力的多重考验。

是否有更好方式,让过程更畅快、更好些?至少少走点冤枉路,少遭些白眼,不要感冒。

是否有更好方式,让彼此更信任些?至少少些抱怨,彼此托付。

我是个房地产从业人员,这个问题,留给自己,也留给这个行业的从业人员。

希望我们可以做得更好。

毕竟买房对购房者来说是件大事,很大很大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