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社会

练八段锦真的可以健身吗?需要注意什么?

问:练八段锦真的可以健身吗?需要注意什么?

答:

正好相反——

听张安邦聊聊武林中的事!

八段锦不但没有夸大健身效果,反而因为传统导引养生缺乏精耕细作的传播,正在一步步走向太极拳的老路;

大家想想太极拳,本来门内秘传,王府普传开来,今日多是以公园太极操居多,当然就健身而言,不一定是坏事。

八段锦也是如此,我自己十几年前拜师学习太极拳,断断续续,但是八段锦却时常坚持,师父的八段锦掺杂了一些太极的体悟和习惯动作,这个无可厚非。因为,张安邦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八段锦!

八段锦最早练习的对象肯定是养尊处优者,一个“锦”字明明白白,锦衣玉食,就像前几年比较火的一部武侠片,张震主演的《绣春刀》,就是描写锦衣卫的,除了达官贵人,带武力值的,也就是贴在皇权边上的这些锦衣卫了。

即使是民间传承,也多为养尊处优者服务,动作轻柔,连绵不绝,行云流水如同锦般丝滑。

所以八段锦的命名可见一斑!

那么,八段锦在今天适合老百姓练习么?

古代可是王公贵族、达官贵人、隐士高人的“健身操”,我等布衣,打工坐班之辈能收到奇效么?

当然适合了, 听张安邦慢慢道来,听听张安邦的歪理正说。

奇效,现在人都追求速成,其实速成的是工具,比如从南京到北京,原来的绿皮车,现在是高铁,但是人,还是人,该办的事,还是那些事!

你想想,张安邦说的是不是这个理!

回到我等今日布衣,与封建社会的王公贵族,张安邦觉得差不多了都。

封建社会,对老百姓而言,吃饱肚子第一位,小农经济么。

但是不管什么年月,王公贵族,都不担心吃饱与否的问题,仅仅是吃好和好吃的问题。

其实今天的老百姓已经达到了,你说张安邦说的对不对,打开一些点餐软件,比皇帝的还丰富,还方便,对不对?当然营养健康,不是我们讨论的范畴。但是我们跟不运动的皇帝一样,都是营养过剩的,今天的中国,反正我见到的都是营养过剩的,有营养不良的,没有不够的,就是不好好吃而已。

古代王公贵族,夜夜笙歌,睡得迟,但是起的不晚。偶尔不上朝,懒觉到了太阳晒屁股,跟今天的我们差不多,自从有了手机,配上手游和视频,睡的也迟了,夜里欢声笑语一片,时间上跟王爷们夜夜笙歌差不多,逢周末睡个懒觉,一下子到了大中午。

所以,古代达官贵人能练的东西,今天老百姓正合适,正适合。

听张安邦这么一分析,你可能立马觉得有道理了,是不是要急着练起来——

先不忙,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要找个靠谱的老师,每个老师都是对的,但又都不对,此话怎么讲,张安邦把在教拳中的一些心得体悟说给你听听:

找到一个靠谱的老师,有经验的老师,但是这个老师的经验往往带有主观理解。

比如有的人从中医角度解读八段锦,我教过一个中医的博士和老师,他们就时常跟我探讨,句句不离自己的专业领域,我也受益匪浅;

我跟的几个老师从武术角度理解八段锦,没办法,我的圈子还是武术为主;

还有的竞技运动员出身的运动员从美观角度去练习八段锦,这些在各个视频平台都能看到,赏心悦目;

后来也接触了道家、或佛家、或医学世家等等传承的不同的八段锦版本,大同小异,抓住主线,一以贯之,理通了,形式就不重要了。

关于张安邦说各位老师:都对,都不对,这句话怎么理解!?

跟一个老师,在基础阶段,就是盲从,你自己体会能做到六十分,这个老师已经八十分了,你抄作业就可以,效果肯定比自己摸索强,毕竟人家花了不是一年两年的工夫。

但是这时候,你跟的老师跟别的老师讲的不一样,没有对错之分,只有理解不同,也有传承的问题,暂时不管,紧跟一个就行了,你跟的就是对的,等你有了老师的水准,再去涉猎其它,转益多师,也未尝不可了。

说一句题外话,各位不要总在明师上挑来挑去——

张安邦常说,现代很多人,不是运动对不对的问题,而是动不动的问题。

试问,我们身边坚持运动的有多少人?

所以,先动起来,形对了,再去求意;自己动起来,再说运动的事。

关于八段锦,我也是在教拳中,跟弟子父母及爷爷奶奶分享中,略有心得,谈不上专家,仅仅跟大家交流,不当之处,敬请指正,谢谢!

关注张安邦,聊聊习武打拳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