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宋朝和明朝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问:宋朝和明朝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答:

中华民族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中原民族与少数民族相爱相杀,互相融合的历史;秦汉打匈奴,盛唐伐突厥,期间还有五胡乱华建立多个朝代,五代十国时期沙陀族又建立后唐、后晋、后汉三朝,再到宋夏辽金并立,蒙元一统中原,再到女真族后裔满族建立大清最终完成中华民族大一统疆域。

宋朝和明朝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所以,要谈宋朝和明朝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有什么不同?这是一个很大的课题,涉及到政治、经济、以及外交政策等方方面面的内容。本文深入简出地探讨一下,有不对的地方,大家多多包涵。我们先来看看宋朝对民族关系的处理:

北宋时期民族关系是最为复杂的关系,北宋承接的是五代乱局,前有沙陀族建立后唐、后晋、后汉,又有如日中天的契丹辽国,西北有党项族西夏,后有崛起的女真族,横扫天下的蒙古族,所以北宋各个时期民族政策是不同的。不可否则,宋朝在如此复杂的国内国外环境下,能够享国三百多年,其民族政策是十分成功的。

宋朝和明朝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宋朝采取民族政策从宋太宗,宋仁宗,宋神宗无外乎存在三种政策:“兼制夷狄”、“华夷两安”、“欲胜夷狄,先强中国”,这也是主战派、主和派以及中间派相互妥协的结果,这也是范仲淹、王安石、司马光等一代宰相明朝献言建策,相互斗争的结果。

北宋以“岁币”形势,与契丹辽国签订“澶渊之盟”维持了百年和平,对西夏也同样采取了这种方式,并不意味着宋朝是羸弱的,只是时机未到而已;宋朝念念不忘收复燕云十六州,统一中国建立大一统王朝。

宋朝和明朝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总之,宋朝采取的方式就是能打就打,打不过就“岁币”求和,在和的过程中,不断汉化少数民族;于是乎,数民族逐渐被汉化,中原思想逐渐被接受;汉化的契丹失去了少数民族崇武精神,被宋金联合灭掉;汉化女真族也失去了往日彪悍尚武的战斗力,被宋元联合灭掉;蒙元统治了中原地区,别逐渐汉化最后有相当一部分蒙古族融入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

宋朝和明朝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我们再来看看明朝的民族政策:朱元璋时期实行“南北有别”方针,对北部蒙古残部实行乘胜追击、固守北疆、到主动出击;在处理南方少数民族关系时,采取的“因俗而治、宽裕待民、以夏变夷”等政策。换句话说,明朝对少数民族政策也是非常灵活多变的,国力强盛时奉行“华夷一家”,“恩威并施,以夷制夷”的方针;国力衰弱时实行“攻防兼备、持重守御”方针。

与宋朝最大不同就是,明朝奉行“不纳贡、不赔款,不割地”的刚性国策,刚猛有余,灵活不足,能伸不能屈,最终葬送了大明江山。

宋朝和明朝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综上所述,宋朝与明朝对少数民族政策,没有明显不同, 都是强盛时进攻,衰落时防守;融合时进行汉化,汉化后最终被融入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中。唯一不同的就是,宋朝岁币与明朝的刚性,造就了南宋与南明的本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