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宋代的铜钱流传到了清代,在市面上还能使用吗?
前朝的铜钱能一直流通吗?
答:
在回答该问题前,有必要对宋代钱币作一简要疏理,这对了解清代能否使用宋钱具有参考意义。
宋朝钱币是我国历史上铸量最多、年号、钱文种类特别丰富、金银货币量大、用广,属至今仍无人能将之祥尽的币种之一。
宋朝钱币铸币量超出唐代20倍。在宋朝第二帝,太宗于端拱三年改元淳化,淳化元年五月改铸发行淳化元宝钱时,皇帝亲书隶、行、草三体钱文,成为皇帝亲书钱文(称御书)之始,又是行、草书法入钱之始。两宋300余年18帝,改年号55次,铸年号宝文钱43种之多,且不包括大小和书法等版别变化 。
宋朝币文变化可谓丰富多彩,仅以南宋嘉定铁钱为例,有元宝、重宝,还有之、至、兴、新、安、全、正、崇、万、洪、真宝等宝文钱
;宋币有对读、旋读之分。对读即上下右左读,旋读即上右下左读。如庆历钱是宋折二钱铸行开端,并形成南宋以折二钱为主的币制,开折二钱铜铁并用,对读旋读并存之先河;
宋币之书体变化有隶、行、草、楷(包括徽宗御书瘦金钱文大观通宝、崇宁通宝)、篆体(包括九叠篆钱文皇宋通宝)等,到了南宋,钱文书法开始以楷书为主,沿至元、明、清,历代铸币多以楷书为钱文;钱文版别众多的两宋钱,可谓一部实物汉字书法大全,在悠久的币史进程中空前绝后,独领风骚。
当时,宋代钱文多样的币种,同期可并用于宋各朝代,行用中,一般小额交易用铁钱,大额交易用铜钱。其比值为“旧用铁钱千易铜钱四百”,到太平兴国年间比值增至10铁比1铜,黑市比值竟高达14:1.以10:1 计算,1小铜钱重1钱,每贯重6.5斤,按同值铁钱每贯应重65斤,显然不便交易。
虽然当时宋币变化较快,但宋代纸币实物现未发现,仅存铜质钞版二件,一件是南宋“行在会子库”钞版,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另件北宋钞版流至海外。除铜、铁钱纸币外,南宋还铸行铜、铅两类钱牌,铜牌面值为贰佰文、叁佰文、伍百文;铅牌面值为壹拾文、贰拾文、肆拾文。两宋货币,金银并提,北宋太祖开宝四年(971年)制定《伪黄金律》,这是两汉以来政府第一次视黄金为法定货币。而银质货币地位后来居上。
宋代金银开采也具一定规模,皇年间岁得金1.5万余两、银22万两,政府常以金银铸钱,如金质宣和背陕、银质政和钱等。金人攻灭北宋时,曾强掠金1000万锭、银2000万锭之多,可见金、银货币量大用广。
宋的盐钞、茶引及僧道度牒等在一定程度上也行使货币职能。
在对宋钱有一大概了解后,我们来回答宋钱能否在清代行用?
据考证,我国历史上,民间行用前代的钱并不鲜见。在宋明时期更是常有夹杂。因当时老百姓基本不识字,圆形方孔的制钱在他们眼里只有铜质的优劣之分,具体是何朝那代,估计也认不得、或者不会刻意去识别朝代。从现在北宋的窖藏中最早甚至可以找到战国明化。而对于金夏异族政权来说,因为政府铸币水平限制以及宋代的大量岁币,政府也乐得使用宋币,从现在出土的辽金窖藏来看,90%以上的都是宋钱。但是,到了明末清初,在顺治年间发生了逆变。
清世祖顺治年间(1644-1661年),顺治元年,在北京于工部、户部开设宝源局、宝泉局铸币,后随着天下统一,在各地开设钱局,钱币上用楷书写着“顺治通宝”。顺治通宝的成分红铜七成,白铜三成。一千铜钱称为一串。顺治通宝重初定位每文一钱,后改为一钱二分、一钱四分、一钱二分五。顺治通宝的币型未能统一,按照背文可分为五种,也就是“顺治五式”。
据史料记载:在清军刚入关时,允许明钱流通,但不久,顺治明令,严禁使用明钱及其它古钱,独行清钱。至此,清代虽后朝仍有行用前朝钱币的习惯,如康熙的可以在光绪使用…
综上所述,就宋代钱币可否在清代使用?我的回答是:不可以!清代只是同朝代的民间有通行现象,但仅是不同皇帝可以,用宋代钱币绝对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