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护理科研如何入门(护理搞科研首先做什么)

护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自己完善的学科知识体系。护理理论的应用可以提高对护理实践潜力和独特性的认识。

提到理论大家都会觉得比较抽象和晦涩难懂。今天我们就用实际案例,手把手讲清楚理论如何应用到我们的护理科研中。

在调查性研究中的应用:

(1)在影响因素分析的文章中,理论可以指导我们选择研究变量可能的影响因素。

例如:

症状管理理论指出,由疾病症状引起病人的心理反应即症状反应,受个体、健康和疾病、环境、症状感知、症状评估等因素影响。

因此该文章基于症状管理理论,选择了个体、健康和疾病因素、症状反应、环境因素、症状感知、症状评估作为潜在的影响因素,并进一步通过调查研究对这一假设进行分析和验证。

(2)在路径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中,理论可以指导我们提出各个变量之间的影响路径或者假设变量之间可能存在的中介以及调节效应,使我们的研究假设更为合理和科学。

例如:

选择、优化和补偿模型(SOC)可预测患病或残疾老年人的成功老龄化。该理论反映个体集中自身与外界资源对衰老或疾病引起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变化做出积极的老龄化应对过程,因此,社会支持和健康素养可能与SOC密切相关。

因此,该研究根据SOC理论,以健康素养、社会支持、SOC为指示变量,以成功老龄化为潜变量,建立初始结构方程模型。

在工具开发中的应用:

理论可以指导我们构建工具的主要结构,比如帮助研究者确定量表或者问卷的维度,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条目池,为工具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例如:

该文献以风险感知理论的两因素模型、多维度模型和健康信念模式为理论框架,经分析讨论,提出量表初稿应包含复发危险因素感知、复发后果风险感知2个初始维度。

在质性研究中的应用:

理论在质性研究中可以指导研究访谈提纲的设定、资料的分析以及结果展示等

例如:

该研究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视角探讨DSD患者主要照顾者在治疗期间的内心真实体验。

在后续的数据分析中,以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为理论框架,采用定向内容分析法进行分析。

并且在结果部分,也是以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为基本的框架进行结果展示。

在护理干预开发中的应用:

理论不仅可以指导我们构建科学的干预方案,还可以帮助我们明确干预中起作用的重要组份,以促使干预能够在实际应用中起到效果。

例如:

该文章基于保护动机理论明确了综合干预中的主要干预项目,并以此来制定详细具体的干预主题和内容。

最后,我们还要注意:理论的应用,首先应注意哲学基础与方法学上的一致,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护理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的护理情境进行深入理论的探索、验证和研究。

比如:

Parse人类适转理论其本质是质性研究,关注于人文,即人个体的特性、观点、体验,即自然情景中发生的事件对于人类的生活质量、健康、生命意义等作用,该理论运用现象学的研究方法,通过描述、归纳、解释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和转换、超越的现象,以证明假说。

因此,该理论的应用和扩展很难用于指导传统的量性研究,而应用于指导质性研究。

另外,Parse理论主张在涉及价值取向时由被护理的对象自由做出选择,这种选择的权力、责任及决策的后果均属于服务对象,这就意味着人类适转理论并不适用于没有能力做出选择的患者,例如急危重症和意识障碍等患者。

因此,理论虽在我们科研中发挥巨大的作用,但切不可乱用。

相信大家已经对理论在我们护理科研中的应用有了一个整体的了解,后续我们将结合案例,为大家讲解经典实用的理论模型~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优秀作者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与我们取得联系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芦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