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美德有哪些?
答:
一、自强方面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2.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
4.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5.自人君公卿至于庶人,不自强而功成者,天下未之有也。
6.有志者事竟成。
7.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8.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9.学者自强不自息,则积少成多;中道而止,则前功尽弃。其止其往,皆在我而不在人也。
10.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二、诚信方面11.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
12.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为言?
1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4.民不信不立。
15.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16.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独也。
17.言而必信,期而必当,天下之高行也。
18.精诚所加,金石为开。
19.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
20.一言贵于千金,一诺重于千钧。
三、仁义方面21.仁,人心也;义,人路也。
22.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23.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4.多行不义,必自毙。
25.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26.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7.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2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9.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0.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3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3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33.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四、智勇方面34.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35.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36.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37.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3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39.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40.所贵于勇敢者,贵其敢行礼义也。
41.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4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3. 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44.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
45.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五、正气方面46.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47.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48.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49. 权力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
50. 人固有一死,属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51.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52.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53.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54.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沧冥。
55.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惜,要留清白在人间。
六、孝慈方面56.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
57.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言,泛爱众而亲仁。
58.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59.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60.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61.老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
62.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63.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64.子孝双亲乐,家和万事成。
65.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七、廉耻方面66.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67.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68.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69.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
70.声闻过情,君子耻之。
71.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72.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
73.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
74.临大利而不易其义,可谓廉矣。
75.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礼犯义,其原皆生于无耻也。
八、礼敬方面76.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77.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78.满招损,谦受益。
79.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80.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81.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82.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83.里谚曰:“礼让一寸,得礼一尺”。
九、勤俭方面84.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85.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86.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87.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
88.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89.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90.为政之要,曰公与清;成家之道,曰俭与勤。
91.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十、中和方面92.立政鼓从,动化天下,莫尚于中和。
93.礼之用,和为贵。
94.过犹不及。
95.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96.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9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98.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
99.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100.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