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为什么乡镇的医生叫赤脚医生?
答:
赤脚医生是历史的产物,是毛泽东时代留给广大农民的精神印记。建国最初的10年,农村医疗状况非常差,缺医少药现象尤为严重。农民生病多数采取土方治疗,感冒发高烧咳嗽时,或在身上拔火罐,或在手指头上放血,要不喝点姜汤盖上被子捂出一身汗,然后就等着看疗效了。小病靠硬扛,大病没得治,人均寿命多在六十岁左右。 针对农村医疗实际状况,毛主席在1965年1月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对卫生部工作提出了严厉批评。会后,卫生部立即讨论整改落实方案,并于当月20日向毛主席呈送报告,决定在11所医学院开办三年制学习班,为农村培养医生。毛主席觉得时效太长,还是不能在短期内尽快解决农民看病难的问题,卫生部便又大范围增设了许多速成学习班。过后,毛主席仍对此忧思难忘。1965年6月26日,卫生部部长钱信忠向毛主席汇报工作,当主席从医疗资源分布数据中得知,全国有140多万名卫生技术人员,只有10%在农村时,不由震怒了:“告诉卫生部,卫生部的工作只给全国人口的15%工作,而且这15%中主要还是老爷。广大农民得不到医疗,一无医院,二无药。卫生部不是人民的卫生部,改成城市卫生部、或老爷卫生部、或城市老爷卫生部好了。现在医院那套检查治疗方法,根本不符合农村。培养医生的方法,也是为了城市。可是中国有五亿多人是农民,脱离群众,把大量的人力、物力放在研究高、深、难的疾病上,所谓尖端。对于一些常见病、多发病、普遍存在的病,怎样预防?怎样改进治疗?不管或放的力量很小。把医疗卫生的重点放到农村去!”这就是 “六二六”指示的源头背景。毛主席不仅把农村医疗卫生看作实际民生问题,更是将其视为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社会主义理想、保持党的初衷的根本途径。“六二六”指示激起整个卫生部门对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高度重视,大批城市医务人员巡回奔赴农村、边疆。同时,将人力、物力、财力的重点,逐步投放到农村和城市基层。 此后十多年,中国医疗卫生制度发生了显著变化。农村医疗卫生事业蓬勃发展。赤脚医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及农村三级转诊体系成为农村卫生的“三大法宝”。 所谓赤脚医生,泛指农村医疗人员。人员成分大体有三:一是农村从医世家;二是具有高小、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经县级医院培训后略懂医术病理的农民;三是一些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 尽管这些赤脚医生,文化程度不高,接受专业培训时间短,但在那个热情似火的年代,学习钻研的劲头十足。由于工作性质处于半农半医状态,平时除了坐诊卫生所给病人看病外,其余时间照常下田干活。碰到前来求诊的,立马从田里拔出泥腿,光着脚就跑去了。赤脚医生名称由此而来,其中包含着一种亲切。赤脚医生的出现,给农民医疗带来最切实的改观:小病小伤得以及时处置,接种疫苗、卫生预防宣传、询诊听诊无所不在,更重要的是就诊方便,不耗太多精力和时间。到1977年底,全国农村基本实行了合作医疗,赤脚医生数量一度达到150多万名。1985年1月25日《人民日报》发表《不再使用“赤脚医生”名称,巩固发展乡村医生队伍》一文,至此“赤脚医生”逐渐消失。根据2004年1月1日起实行的《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乡村医生经过相应的注册及培训考试后,以正式的名义执照开业。赤脚医生的历史就此终结。从去年卫生部公开的数据得知,目前的卫生技术人员是50年前的6.4倍,可见中国的医疗事业蓬勃发展的势头,同时我们也从这些数据中察觉到了一个令人担忧的趋势,2017年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占总比较2013年降低了5.78个百分点。可见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状况需要继续关注和改善。“把医疗放在农村去!”半个世纪前的伟人指示在今天仍然具有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