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在,有两千万存款是什么水平?可以一辈子不上班吗?

问:在中国,有两千万存款是什么水平?可以一辈子不上班吗?

答:

我是香港新移民,来到香港生活3年多了,发现有些香港朋友越是有钱越要努力拼搏,有些人到了65岁还不愿意退休。

.

我是二婚嫁到香港,老公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他在香港有几位同学个个都是有钱人。

黄同学今年65岁,他的太太阿微是澳门人,阿微的父亲以前在澳门开了多年的赌场生意兴隆,阿微又是家里的独生女。

后来阿微的父亲母亲相继离世,家业自然都落到阿微与黄同学夫妻俩人的手中。

黄同学在1998年就在香港置业,他在香港的中环、尖沙咀、旺角等地分别都有物业出租。

黄同学有个爱好就是喜欢玩车,他家里有5辆名车:什么保时捷、奔驰、埃尔法等名贵豪车都有。并且上了两地车牌,一个车牌就是100多万元。

阿微在澳门也有好几处房产出租,可谓是两夫妻收房租收到手软,按道理他们也都是50后的人了,也该到了退休享清福的时候。

然而,黄同学还在香港努力拼搏,他的儿媳是韩国人,儿媳负责在国外进货,他就负责在香港化妆品销售。

香港相对于大陆来说对于外来品的关税是相当低的,而香港对于大陆的货物的关税更是低,所以使得成本变得很低。

而对于大多数的港货而言,一般的利润是在30%左右,而且是非常的稳定的。

大家想想这是一个多么大的利润数据,再有关税的情况下还能达到这么高的利润,可想而知港货店会给我们带来多大的利润呀。

他的太太做港货代购赚钱!

第一,例如现在港币和人民币的汇率就是0.85,赚的第一步就是汇率差,原价港币一百多,两百多,三百多的面膜,人民币统统88块,188块。

第二,现金券!现金券!现金券!很多专柜都有优惠活动,且力度相当大,基本可以买50减15的。

第三,会员卡,像我们一直往返广港补遍各种专柜,身上当然是有会员折扣卡的咯。

有时候周末有空大家约起来,一起出去享受香港美食的时候,他们都会带几款韩国货来分给我试用,本钱都不要,送了几次都是这样的,搞得我都不好意思了!

在中国,有两千万存款是什么水平?可以一辈子不上班吗?

.

陈同学是在香港长大的,他的父亲以前在香港是做金融行业的,但是金融从业人员的起薪根据岗位不同也有很大的差别,例如做投资银行的证券研究起薪是48万一年。

资产管理行业的投资管理员有55万一年。那如果做到合伙人的话年薪百万千万也是有的。

陈同学在香港也有好几套房产,他的太太在2018年因病离世,就一个女儿已经成家立业,并且也有生了一个宝宝取名乐乐,现在宝宝已经4岁了,有一位菲佣再带宝宝。

然而今年68岁的陈同学仍然在香港开商店做生意,每天起早贪黑地忙活,有时节假日都不休息。生意红火出奇的好!

香港商人在答应别人的事情之前,往往会先衡量一下以自己的力量是否可以办到。

办不到的事情,就不会答应别人,同样,答应了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他们知道,往往主观上要求自己重承诺、讲信用,但具体做起来,是否一定能够做到,则不完全取决于主观愿望。

因此,无论何时何地何种情况,在答应别人去做某件事情之前,都要自己衡量一下各方面的条件,没有十足的把握,绝不乱下狂言。

只有那些自己可以确定绝对可以很好地办到或虽有一定难度但是经过努力一定能够办到的事情,才能对人做出承诺。

香港商人很清楚这一点,因而在做事时小心谨慎,不吹嘘自己,在商场上给人留下了诚实守信、一言九鼎的好印象。

生意场上,对客户要讲信用,对合作伙伴,对朋友,对跟着自己做生意的人,都要讲信用。

他们在朋友间的感情上可以说是慷慨大方,友情无懈可击。但是一旦到了生意场上,他们就完全按照规矩办事。

很少像咱们东北等地的商人意气用事,只顾朋友情面而丢掉大笔的利润。

香港商人不屑慷一时之慨,他们在与朋友的合作中循规蹈矩,该办的手续一定会办,该分的钱丝毫不马虎。这样,其实也是对朋友的一种信任。

在中国,有两千万存款是什么水平?可以一辈子不上班吗?

.

黄同学也是50后的人,在香港有房有车,他的太太也是内地过来的,目前她在香港做会计工作。

黄同学本来在香港是做汽车销售的,做汽车销售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收入是根据自己的销售业绩来决定的。

一个月一辆车都卖不出去只能领取底薪工资,卖的车越多,工资越高。现在买车的客户都在店里直接买保险,汽车销售卖保险也能赚一笔提成,每个月都能卖掉几辆汽车的话,在香港月收入轻松4~5万港币。

这还不够黄同学趁周末、节假日、下班时间还要去跑滴滴车,每天晚上有时忙到凌晨4点才收工回家。

前几天老公带我出去与他们一起吃饭,看到黄同学整个人都瘦了一圈,听老公说:他太勤力了,白天上班夜晚跑滴滴车,每晚休息不到4个小时。

前几天大家一起吃饭聊天时,我看到陈同学的那股拼搏精神,不禁问道,陈哥!你打算几时退休啊?

他听到退休两个字,马上反应很大:

在我的字典里没有退休两个字,只要身体允许的情况下活到老就得做到老;

在我年轻的时候一般不愿意向家里要钱。也许是面子攸关,或是怕朋友或同事们的轻视目光,才如此崇尚经济独立。

总之,情况就是这样,不事生产,不供养双亲,无所事事,是相当可耻的。

香港人非常害怕长期失业,大家都很看重工作给自己带来的安定感、满足感,乃至成就感。

所谓独立,常常是指个人经济的全面独立,粤语说得好:“好仔(有志气的儿子)不论爷田地”,在金钱上不依赖父母,是子女供养父母。

已婚子女若能力可以,也会按月或不时给父母费用,数目多少不论,因为这是一番心意,表达做子女者的孝顺。

当然,也不是人人如此,也有不少令人厌恶的不孝事件。然而孝敬父母仍是一种普遍的观念,我个人以为是理所当负的责任。

基本上,在香港的后生仔如果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及固定的感情,大抵会考虑结婚。

虽然上面说及有关的困难,但人生的一切是要徐徐面对的,所以应做的事也会照着做。

接着他又说道: 我结婚时候都不用家里一分钱,在香港蜜运中的男女,沉迷在爱情的甜美之中,然一旦要“拉埋天窗”(粤语即结婚),浪漫立即变为现实。

金钱不够,结婚这桩事,不用想。

当然,也有些人采取折中办法,旅行结婚算了。

可是,能否如此,往往要看双方家长的意愿。另一方面,香港年轻人对婚姻多抱独立自主的想法,至于筹备婚事也是如此。

咱们常听见什么“储钱结婚”就是类似状况的反映。但总的来说,婚事的支出是尽量自行筹谋。

不知多少情侣为了组织新家庭,正在共同努力工作、储蓄,虽是艰辛,然二人同心,虽苦也甜吧!

在中国,有两千万存款是什么水平?可以一辈子不上班吗?

写到最后:

香港人,事实上九成人口的中国人,他们对任何事情一旦产生兴趣,即会无限投入;

一旦觉着可以获取利润,便全力以赴。我从不觉得香港是个人情淡薄的地方,相反这里充满活力,每一个人埋头苦干,像是老早领悟到一种生存的条件和规则。

基本上,大家循此道而行,以搏取最佳的生活资源。因此,人们大多以现实或金钱挂帅,拼命经营,赚取金钱,好应付现实所需及高昂的生活指数。 “中生代”生活素描。

亲爱的友友们!对此您怎么看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